让趣味贯彻过程


  艾尔·赫维兹在《儿童与艺术》中指出:儿童绘画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即动手操作阶段(2~5岁),符号创作阶段(6~9)和前青春期阶段(10~13)。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正处于图示发展、形象思维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来做好美术教学的幼小衔接?如何让孩子得到生态式发展?自审式的探索思考孩子要什么,我们怎样来要?
  一、让天性贯串始终
  孩子是在2周岁左右开始会动手画,到幼儿园大班,甚至小学一二年级依然喜欢乱涂乱画,很多幼儿园、小学开辟涂鸦墙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那些画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可能不像画,那可是他们花费了很多精力才画好的作品。就像画家珍惜自己的作品一样,孩子想画的时候画出来的作品才是最珍贵的。这是孩子画画的信号,是自然的活动,普遍的活动,有价值的活动,是“给这个世界做了一个记号”。艾利奥·艾斯纳解释道,这是重要的认识,也是快乐的源泉。胳膊和手腕有节奏的运动,看到线条在可以从任何地方出现的那种刺激,使儿童自我感到满足,自我解释。他们是自我满足的内在源泉。不让孩子涂鸦,他就会受挫,这可能影响他的身心发展,他以后还可能变得害怕画画和干脆不会画画。
  幼儿园孩子涂鸦获得体验以后,或用各种几何图形做标记、会画太阳,然后学会画人、动物等,这是孩子画画能力的发展过程,其中涂鸦是最基础的,也是关键的发展方式。我们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和画画的各种机会,也就是说给孩子提供一个美术氛围,让孩子产生“我可以画得很好”“真有趣”的想法。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段的老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提供纸张或者旧杂志、剪刀、胶水等,或者给一些和好的面、陶泥,以及各种色彩颜料,等等,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或随意画画。这比纯粹地学习美术技法、技巧更重要。老师不应该是制作机器人的工厂,而应该帮助一颗有无数种可能性的种子发芽的农夫。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在这个敏感的发展阶段,儿童作品有时在我们老师眼中又脏又乱,甚至青涩难懂的作品,成人有时会用不恰当的“方法”,如,给儿童画出一些物体的轮廓让他们上色或者给他们一些他人的作品模仿和描绘。其实他们根本就没有教育价值,成人模型阻止了儿童发展他们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要拔苗助长,人为地控制孩子的可能性发展,这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伤痕。
  二、让趣味贯彻过程
  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反观我们的教学,人为地将学生分成这样或那样的班,要求他们一定要用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方法,更甚至用怎么样的步骤来作画。皮亚杰指出“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趣味性是促使学生继续不断进行创作的添加剂,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下面就有两个一年级美术上册的《滚动乐园》的教学案例:
  例:教师在课前就让学生准备好积木,带到课堂上来。
  老师宣布搭积木,看哪一组同学搭得最好并且与众不同。经过小组同学的努力,有的同学搭起漂亮的宫殿,有的同学搭起的小汽车……各有各的创意,没有一组是重复的。趁着学生这股学习的热情,教师随即说:“你们都用什么物体来搭积木的,你能按照它们的形状分分类吗?”学生认识了形体,教师趁热打铁说:“那你在搭积木的时候,发现什么物体最不容易搭起来呢?为什么?”生:“圆柱、球状的物体最难搭,因为它们会滚动!”师追问:“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会滚动的东西吗?谁来说说?”学生从教室里的实物说起,铅笔盒、橡皮、足球、铅笔……哪一样也没有逃过学生的眼睛。
  上例中的教学设计理念就用探索性的趣味性解决了教学引导,在小学低段更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探索知识的源泉,切断了这个泉眼,学生的美术教学活动也就失去了动力。
  三、给性情直接的表白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的美术教学要注意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给学生创造了“性情直接表白的机会”。
  巴特也说“创造力的育成,不是由大人注入的,是以学生本身表现为中心”。因此作為美术教师,要强调尊重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自身感受,鼓励他们大胆落笔,大胆表现,随心所欲地选用他们的作画工具、颜色、方式,来表达学生内心的感受和思想的闪光点,让他们的感受自然地表现在纸上,流露在画中。培养综合性创作意识,首先需要以下几个条件: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开展创造认知活动,产生乐于创造要求。其次,在创造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准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
  四、给图式快乐的体验
  美术教学从长远来看,“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总目标,是隐含与贯穿在整个基础教育全过程中的。但图式语汇的解读能力与基本的操作能力,是支撑美术课程的支架,是显现,是真正体瑚美术课程作用的关键所在。否则课堂教学只是一个空壳,一个摆设,就如同语文课程脱离了听说读写,数学课程脱离了计算训练一样。
  但图式语汇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小学低段可以让严肃的技能学习融合在快乐的学习之中。如,初学水墨画,让学生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编个小故事——“拉根线条去散步”,既增强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体验到柔软的笔毛在宣纸上画过时产生的顺畅感,又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
  我们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是“被上帝派到儿童世界来的文化使者”,应该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做好衔接,探究其身心特点,探究此特殊阶段美术教学的连续性和专属性,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考虑,给孩子一个丰美的图式!

推荐访问:趣味 贯彻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