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日益多元化,单一的显性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新形式,隐性教育作为新型教育方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研究隐性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应用,对课堂教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隐性教育 思想品德 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84-02
  隐性教育是“引导学生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经验的方式及过程”。隐性教育目的潜隐性、教育主体平等性及教育方法间接性决定了隐性教育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引导受教育者。文章通过教学实践思考隐性教育应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隐性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的困境
  (一)教师与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教师作为这个变化过程的主导者把握着教学方向,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中主动求知,探索的独立个体。”
  1.部分教师观念落后,课堂综合驾驭能力不足
  隐性教育提倡“学生为主”,这对教师在课堂上的驾驭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在现实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通常大包大揽;在讲课时希望学生掌握更多答题技巧,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许多新教师经验不多,课堂教学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新的教学设备不能熟练应用,加之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一场新型思品课成了“补充说明”。
  2.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中学生处在价值观关键形成阶段。教师仅靠教材解释各种现象难以使学生信服,思想品德课显得枯燥、乏味;从现实应用的角度,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化对人在真实社会没有帮助,与现实社会有距离。因此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有积极性,出现厌学情绪,教师费尽心思设计教学也是收效甚微。
  (二)课程安排紧,课时少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安排较少,客观上加大了实施隐性教育方法的难度;可能一些准备开展新形式教学的教师怕影响教学进度,而将案例、情景等进行简单说明,有时更用灌输教学法取代隐性教育方法的应用。
  (三)隐性教育成果浮于表面,内化功能难奏效
  隐性教育的成果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然而,学生在教育、考试制度的重压下,获得的隐性教育所传递的知识、价值观念很难有机会去实践;同时在思想内化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反馈作用也不明显。隐性教育成果成了一种形式,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内心。
  二、将隐性教育运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的建议
  (一)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素质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不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的素质对隐性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
  1.选拔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教师
  教师肩负着促进个人成长、社会发展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选拔较高思想道德修养不能只靠短期培训和教师道德规范约束,在招聘中要严格把关,更要注重教师道德修养的考察。
  2.加强思想品德教师隐性教育行为的培养
  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也包括用自己亲身经历而获得知识的所有方法。”随着新型教育形式的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越来越生活化,对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授课中教师传递知识的职责逐渐减弱,更多地是启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能“吃透”教材,更要提升能力;将自己的认知情感与教材融会贯通,提升隐性教育素养。
  (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隐性教育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主要以学生受益为出发点。比如说在讲授《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既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使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中国现代教育起步较晚,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学生在听课时习惯教师灌输式教学,将自己放入被动地位,这与隐性教育理念相悖。隐性教育在实践中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式学习。隐性教育教学是一个将静态的知识点转化为动态应用的过程,学生能充分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和探索精神;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身完善。
  参考文献:
  [1]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龚志宏.润物细无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无意识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吴林银.论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第 91 页.
  [4]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5]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树博译,重庆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88 页.
  作者简介:
  任莎莎,新疆石河子大学,在读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推荐访问:教育 隐性 思想品德 初中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