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领会立意优化教学提升素养


  摘 要:在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指导思想下,在《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版的背景下,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体验等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公开课,并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素养作出思考和对策。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
  笔者在区“研学后教”升级版理念指导下完成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教学,在课前研学案设计、科组内磨课、正式公开课、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以这个框题的教学为例,就初中学生思品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提出相应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和精神。
  一、提升初中学生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高中政治公布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理性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虽未公布,但对初中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也体现落实到了新《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作为其中重要的核心素养,在培育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法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学生明白自身应有的担当与责任。除此之外,还应指导其将法治意识放于首位,只有这样才会真的感受到法治中国的力量。
  培养初中学生的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理性精神素养是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品德课程是培养现代公民的重要平台。在思想品德新课标中对于教学过程进行了明确规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教学需求创造相应条件,进而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实践进程,丰富其情感体验,进而更好地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习惯。
  二、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思想品德学科特别是新改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向初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公共参与、法治意识教育,让学生积极运用公民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增强政治认同感的同时提升理性精神素养。公共参与实践除了对增强学生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外,更是公民教育的直接目的。要提升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必须在其周边多个生活情境中发现探索知识,进而更好地提升其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品格。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无论是现实教学中的因素还是新课程下学生、社会多元需求的牵引因素,都要求我们摆脱对传统方法的依赖,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
  1.搭建提升初中学生思品学科核心素养的展示平台
  与其他学科相比,我们所教授的《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心理活动有紧密联系。而且,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初中学生在其日常生活中已经可以独立参与一些公共活动。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时,课堂才会活起来,才能把课本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学活,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培育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责任教育的重要地位,使学生明确自身应有的担当与责任。笔者在本课的教学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共享单车用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角度去调查分析共享单车使用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学生在调查中针对共享单车的使用、管理中出现的困境,思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权衡各方面利弊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共享单车使用、管理效益最大化。
  “研学后教”升级版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多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和机会,把课堂设置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和交流机会,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对自身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进而更好地发挥各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多种活动中实现提升自身理性精神、公共参与素养的目标。在本课的第一个研学活动中,根据课前布置的任务,我让两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了“共享单车折射的社会乱象”“我与共享单车共成长”的调查,学生在实践调查中学会了用辩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特别从共享单车企业、平台公司、政府、用户等多角度发散思维,分析各自应该履行的义务,从而保障使用者的正常权利。
  请同学们思考:从共享单车的使用问题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并阐述推导过程。
  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在参与中开阔了视野,逐渐掌握了公共参与的一些生活常识。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生命活力。
  2.以案说法,通过学习真实案例增强法治意识,突破教学重点
  新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大篇幅地突出了法治教育内容和法治的核心价值观导向。从本课《依法履行义务》的标题就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法定义务要担责”的编写意图,也让学生充分理解法律的作用。在上本册新教材前,笔者认真学习了教育部下发的2016版《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这是新教材編写的重要编写依据,为把握和领会新教材的立意、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也为考试指明了方向。
  本框教学中的重点是懂得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也是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的需要。因此笔者在备课时精心设置了两个法律案例,分别让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懂得“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的道理。以下是我本节课准备的以案说法案例:
  以案说法一:观看视频《强制“老赖”履行法定义务》《共享单车用户义务》
  材料一:去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实现了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信息惩戒,使得很多失信人都处于“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治格局。今年被限制购买机票人员700多万人,被限制购买火车票约200万人,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6.9万人,58万人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一批长期难以执行的案件得以顺利执行。

推荐访问:立意 领会 素养 把握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