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主题形式优化高中心理辅导课程的探析


  〔关键词〕微主题;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有效性
  近年来,课程理论研究在我国有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逐渐优化的中小学课程意识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新的思考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一样,塑造学生优秀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颁布实施以来,许多学校都开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其中心理课程已逐步成为学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水平也逐步提高。但由于目前心理课程缺乏规范的课程设计和引导,心理辅导课程也正在遭遇发展的瓶颈。
  一、心理辅导课程的现状与困惑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在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点,以其独特的姿态推动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课程名称不断变化,这体现的是课程理念的提升和对课程定位的探索和思考,这一变化随之带来的是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评价机制等问题的实践和讨论,本文就高中课程主题的选择与课堂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科教学的关注点,作为课程的心理辅导课在日常的教学中,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受到许多质疑和争论。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属于非考试科目,学校对课程整体的设置缺乏规范。目前,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具有完整内容体系的课程计划,各学校心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各有侧重,制定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形式也有所差异。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影响着课堂内容的选择,如从小学到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主题涉及学生成长的诸多方面,一些学校由于课时问题,授课教师希望在一堂课上学生能够有最大的收获,许多教师都会对以下主题进行课程设计,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情绪管理、挫折应对、沟通交往等,因此,很多课堂出现多、泛、重复的课堂内容,不断重复体验的游戏,这样不仅导致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等现象,同时也导致心理教师成就感的降低和倦怠感的产生。
  (二)教学目标设定泛化,缺乏可操作性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尚属一个新兴学科,实践摸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一线心理教师而言,心理辅导课的备课就是一次次的挑战。首先,主题的选择是备课的第一要素。而教学目标要依据教学内容而设定,若教学内容空泛、庞杂,那么教学目标的设定就可能会缺乏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短短40~45分钟内,授课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活动,这就难免会出现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高歌猛进,这样的课堂学生感悟和体验都是不完整的,何来教学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心理课堂的评价是好玩、有点收获,教师备课难度与学生的反馈之间存在反差,这也是课堂有效性不高的体现。
  (三)教材的实用性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一些省份开发了不同版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一些学校心理教师会选择这些教材作为授课的参考,还有一些学校的教师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发了校本教材,前者注重一些普遍性问题,而后者则会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内容,但两者均存在的共同问题就是教材的更新慢,课题角度设置有限,教材内容缺少变化。一般十年左右各地才会重新编写一套教材,而学校的校本教材更新的速度更慢,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教材素材的要求更高,因此,目前的教材在课堂上呈现的案例和素材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思考,导致课堂有效性降低。
  二、“微主题”课程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微主题” 课程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美德,在高中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基于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思维发展的程度,强调从高中学生主体地位与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高中三年生涯发展的数个微主题。微主题选择要简单准确、细致实用,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授课教师根据微主题,设计教学环节,所有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微主题”进行设计,促使学生有充分的深层体验和拓展,力求做到一课一收获,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程设计的主题
  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因此,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面,埃里克森将“正面目标”“主要德行”“充满生机的某些品质”与“一生各个阶段”紧密联系起来,强调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
  钟志农老师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了高中心理活动课的主题设计架构,培养学生自知、自尊、善学、独特、开放、智慧、真诚、公平、理解、推己、独立、共情、知爱、审慎、负责、理智、自重、自爱、追求、耐挫、自强、客观、积极、理性、远见、希望、自策、坚持、理想、价值、抗压、宁心、自信、自控、冷静、有度等36个积极心理品质。
  教育部重大课题“学生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莫雷也提出了包含创新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及获得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等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是指较为重要、关键的素养,作为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内涵,供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估。
  这些理论都为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主题内容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三)“微主题”课程特色
  1.目标明确
  心理辅导课的目的在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内心体验,所以一节课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内心体验与感悟,高中的心理课堂不是大量心理知识的灌输,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以点促思,一课一微主题,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小而实,针对性、操作性强。如人际关系辅导这一主题,我们可以分为换位思考,双向沟通,人际中的投射、倾听、流言、自尊等微主题,以“人际中的投射”一课为例,教学认知目标可设定为“让学生感知自我投射对人际互动的影响”。情感目标为体验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行为目标为开始进行积极主动的内省,学会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与他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关注体验
  积极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主导性、改革性理念,是心理辅导课程建设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微主题心理辅导课的设置是积极取向的,本质上是同龄人对成长性话题互动分享的过程,微主题课堂内容具体,注重学生对课堂主题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活动环节易实现环环相扣,不断形成的螺旋式层次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分享、学习和成长,只有有效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因此,微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通过团体动力加深了内心的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学生的感悟自然生成。
  3.螺旋上升
  微主题心理辅导课设计中,课堂环节更加自然流畅,着力于师生共同成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互动是心理辅导课的一个显著特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针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充分的体验和讨论,通过阶段式层层递进的方式,加深认识,深化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体验和感悟的目的。
  (四)教学模式的思考
  1.“微主题”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动力“四阶段”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如人际中的投射现象这一微主题,以教学设计“人际聪法则”为例,本课团体暖身阶段采用小组对图片上A先生进行描述引入主题,团体工作阶段呈现A先生的一幅自画像,让学生讨论哪幅画符合他的特征,每组请一位学生来做一次小小心理咨询师,分析一下自画像反映出当事人当时怎样的心态。团体转化阶段则从刚才的活动中分析认识人的途径。团体结束阶段深化主题,人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同时会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本课四个阶段的设计均围绕人际投射这一主题,逐步深化展开。
  2.“微主题”心理辅导活动三段阶梯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竞争与合作中的“公平”这一微主题,以教学设计“乐享与共赢”为例,主题活动是“快乐节拍”,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小组成员按照学号顺序报数并依次轻拍桌面一下,以时间为评判标准,漏拍、错拍或抢拍属于失误,直接计为0分,四个小组依次进行,观看的组员要保持安静,若出现讲话计为0分,活动共进行四轮,具体要求和难度系数逐轮提高。活动关注学生每轮结束后的感受,着重探讨“小组内你们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小组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我们小组取得的结果”。因学号的差别,有些学生会提出不公平,有些组学号为一位数的多一些,还有些组提出其他组的单数的学号多、动作简单等,从这些讨论中引导学生对竞争与合作中“公平”这一微主题的讨论。
  (五)“微主题”高中心理辅导课程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微主题”课程内容选择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适合高中生心理接受水平,不能成为某个专业知识的灌输。
  第二,“微主题”课程设计要采用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否则可能会出现课堂内容简单,缺乏层次感和递进性,学生感受不深等现象。
  第三,“微主题”课程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各环节之间层次的递进、承转、引导都要求授课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微主题”课程设计在我校心理辅导课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公开课上得到了很多专职心理教师的认可和好评,这是一线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希望能为专职心理教师提供一种课程设计的思路。

推荐访问:探析 心理辅导 形式 优化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