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走廊的理论溯源及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


  【内容提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以边境口岸城市和跨境交通为依托的跨境经济走廊建设受到相关国家重视。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和推进,说明经济走廊建设已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中国推进周边外交的实践路径。本文结合国际关系、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跨境经济走廊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对经济走廊建设的理论溯源、形成机理以及功能演化进行学理分析,并对当今世界上著名的跨境经济走廊建设案例进行梳理介绍,最后总结其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跨境经济走廊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次区域经济合作 “一带一路”
  跨境经济走廊建设是在相邻国家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跨境经济走廊的建设地域空间是一个“狭长地带”,相关国家选择部分毗邻区域参与跨境经济合作,因此可以巧妙地规避某些政治障碍,进而有效地推进相邻国家间的务实合作。经济走廊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经济效益逐步“外溢”到政治等其他合作领域。目前,学界对于跨境经济走廊的内涵与定义,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和公认的界定。总体上,国内关于跨境经济走廊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个实践案例分析,对其理论渊源还缺乏系统探究,也很少结合国际上著名的实践案例来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意义。本文尝试从国际关系、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出发,借助城市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对跨境经济走廊的内涵与定义进行界定。通过对经济走廊的理论溯源、形成机理以及功能演化等进行学理分析,结合对莱茵河经济走廊、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走廊等实践案例的梳理和介绍,揭示并分析不同经济走廊建设存在的共性与启示,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本文研究得到2013年云南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云南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早期收获研究”、“云南大学青年英才培育计划”项目、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决策咨询项目、云南省高校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次区域合作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的支持。
  一、跨境经济走廊概念与内涵
  “走廊”(Corridor)是经济要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不断集聚和扩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空间形态。托马斯·泰勒(ThomasG.Taylor)于1949年在其城市地理学专著中已提到走廊的概念,①卫贝尔(CharlesF.J.Whebell)于1969年将走廊描述为通过交通媒介联系城市区域的一种线状系统。②20世纪70年代以后,走廊规划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努尔斯(RichardKnowles)提出了“发展走廊”的概念。③1996年,欧盟委员会将“欧洲走廊”定义为由公路、铁路、通讯线路等在相邻城市和地区间跨界流动所形成的“轴线”。④1999年,欧洲委员会发布《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SDP)。该发展战略在肯定“欧洲走廊”概念中基础设施是其重要的特征元素的同时,首次提出“发展”应作为“欧洲走廊”的核心元素。同时,ESDP还进一步指出不同部门政策①之间建立联系对于城市走廊经济空间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②
  ①ThomasG.Taylor,UrbanGeography(London:MethuenPublishingLtd.,1949),pp.278-300.
  ②CharlesF.J.Whebell,"Corridors:ATheoryofUrbanSystems,"AnnalsoftheAssociationofAmericanGeographers,Vol.59,No.1,1969,pp.1-26.
  ③曹小曙、阎小培:《20世纪走廊及交通运输走廊研究进展》,《城市规划》,2003年第1期,第50页。
  ④赵亮:《欧洲空间规划中的“走廊”概念及相关研究》,《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1期,第61页。
  国内对经济走廊的理解主要是依据199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第八次部长会议上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概念。亚洲开发银行将“经济走廊”定义为次区域范围内生产、投资、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有机地联系为一体的经济合作机制。③此外,也有学者提出“经济走廊”是相关产业以交通干线为主轴、辐射周边城市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带”。一些学者进而提出,跨境经济走廊是相邻国家和地区间,以跨境交通干线为主轴,以次区域经济合作区为腹地,开展产业对接合作、物流商贸等形成的带状空间地域综合体。④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跨境经济走廊是一种强调优势互补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其实质是发展通道经济。⑤
  总体来看,国外对于经济走廊的论述往往采用“城市走廊”、“都市走廊”、“走廊”、“轴线”或其他名称代替,更多的是侧重经济走廊“城市”(节点)和“狭长地带”(空间布局)的特征,对经济走廊的基本逻辑、非经济领域带动的人文交流等合作范畴关注不足,其实质是经济走廊的雏形。国内关于经济走廊的研究和定义,将“交通通道”和“交通走廊”视为发展经济走廊的重要基础和载体,突出经济走廊的产业带动效应。对于跨地区经济走廊与跨境经济走廊之间的界定尚不明确,容易忽视国家间政治互信、地缘政治、次国家政府等非经济因素对跨境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重要影响。
  笔者认为,经济走廊的内涵与定义中,轴线形的狭长地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交通走廊是其基本的外在特征,以经济合作为目的的跨区域合作机制是其题中应有之意,以人文交流为代表的多领域发展合作也是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根据参与主体的不同,还应将经济走廊分为国家内部多个地区之间的跨地区经济走廊,以及由多个国家共同参与形成的跨境经济走廊两种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跨境经济走廊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在综合考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选择一部分相邻区域进行互联互通,形成一个联系生产、贸易和基础设施等为一体的特殊地理区域,实现生产要素根据市场调节的自由流动,通过有效的互补产业发展,释放沿线各经济中心的比较优势,最终形成沿“廊”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促进沿“廊”国家之间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种跨境经济合作机制。

推荐访问:走廊 经济 溯源 其对 中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