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传统文化的优秀人才孕育的探析


  摘 要:优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地方传统文化孕育,《左传》揭示了杰出人才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密切相关,它对指导职业学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优秀人才孕育;地方传统文化;《左传》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度课题“职业教育中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6YD069)
  作者简介:周吉元,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学前教育分院/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35-0029-03
  一、问题的提出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1],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左传》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是自古以来所公认的,因此,不需要作详尽的分析。毋庸置疑,学习《左传》的篇章,对于学习古代文化,增强文言底子,借鉴写作方法等语文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而且,我们还发现,面对我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有效引导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古文的同时,深刻理解杰出人才的产生都是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密切一致,并不断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这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本文所《左传》教育价值的新追求。
  二、不同版本《左传》的教育价值
  不同的《左传》译注版本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并反映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
  (一)译注式《左传》的教育价值
  在众多的《左传》版本中,译注式出版物大约占90%。译注式《左传》,指的是出版物内容不打破编年史的排列顺序,对全文或者选编篇目进行编辑,内容大致包含事件背景介绍、原文和译文、字词注释、事件评点。尽管各个译注版本编者、选编篇目、呈现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读者对象也不一样,但这些读物的编写目标主要指向中小学生学习古代历史和文化、增强文言基础、学习写作知识,等等。其教育价值也显而易见。
  (二)国别史式《左传》的教育价值
  在现有的文献中,清代马骕编撰的《左传事纬》就是“取《左传》事类,分为百有八篇,篇加论断”。而朱东润编写的《左传选》“在选材的时候,基本上依靠《左传事纬》”,内容正如《左传选》前言所说:“是偏重国家大事的叙述的,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到春秋时代的整个轮廓。”朱先生以时间顺序,以春秋时代处于霸主地位的国家大事为主线,按照“郑庄小霸”“楚武始强”“齐桓霸业”……“越勾践灭吴”,分成十三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文选、译文、注解、评点,帮助读者感悟该阶段的社会发展动向、列国兴亡盛衰的缘由。
  三、《左传》教育中的价值发现
  (一)寻求《左传》教育价值的新视角
  在现在通行的版本中可以看到,《左传》有选择地继承了《春秋》的编年体形式,按照线性时间展开叙述,外在线索一目了然,无须进一步探究。但是,左传的结构,“从原来的《左氏春秋》,进而为刘歆的割裂窜乱,是公认的事实;再进而为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中间经过两次的转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尝试,而每次尝试的结果,都不可能是完美的”。[2] 可见,我们的先辈一直在研究《左传》结构的调整问题,并根据自己对《左传》的认识做过尝试性调整。
  鉴于《左传》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我国古代就有关于《左传》的加工改编,而司马迁的《史记》——其中的“世家”“列传”,将其做了进一步整理、加工,使之事件完整、脉络清晰,尤其是他的“太史公曰”,更是深刻揭示出列国的兴亡之由。但是,汉代以后,无论是历朝治国理政理念的建设者,还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实践探索者,后世中国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提出向先秦文学学习,都认为《左传》具有《史记》等后世巨著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研究者还公认,《左传》并不只是孤立地记录每年发生的重要事件,“而是创制了上年和下年相互勾连的锁链式情节结构,并辅以多维度叙事增强事件的丰富性和立体感……不但在据实而录的基础上洋溢着强烈的文学气息,而且能借坦荡的君子之言实现明确的教化功能。” [3]那么,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左传》对当今职业教育具有哪些现实意义和价值,值得研究。
  (二)《左传》在职业教育的价值新探
  列国杰出人才的诞生春秋既是一个国家众多,各國的彼此关系十分复杂。我们按照国别发展史为线索对《左传》的结构进行调整,并以国家杰出人才与该国文化传承为视角,可以发现,列国传承的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人才。
  比如,鲁国自武王分封建国,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历时800年左右。因为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且始终以“礼”治国的典范,所以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是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对天子,从《左传》始篇鲁国就敢于评判天子没有以礼行事:“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在国内,鲁隐公、鲁桓公两代国君都先后因为稍微逾越了礼而受到臧僖伯、臧哀伯父子的劝诫(臧僖伯谏观鱼、臧哀伯谏纳鼎),并且最后都虚心接纳意见,连乡人曹刿听说“公如齐观社”,都会前往提意见说:“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外交上,面对“齐师侵我西鄙”,展禽以成功“礼”规劝齐侯罢兵回家。为此,《史记》在《鲁世家》中以“至其揖让之礼则从矣,而行事何其戾也”为鲁国作结,而以礼相传的文化传统,诞生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显然就不是偶然。

推荐访问:探析 传统文化 孕育 优秀人才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