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有关全球化内容初探


  1985年,美国学者提奥多尔·拉维特在他《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全球化的概念,随即这一概念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得到普遍使用。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谈全球化,割裂了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本文试从全球史观出发,将人教版历史必修模块中涉及全球化的内容加以整合,以利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掌握。
  一、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具体来看,全球化可以分为政治领域的全球化、经济领域的全球化与文化领域的全球化。
  目前,学术界对政治领域的全球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毫无疑问,政治领域的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从一国走向全球,即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联系日益密切;二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从当今世界来看,更多的是后者,即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商品、劳务、技术与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二是各国经济规则趋向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日益加强。所谓文化领域的全球化,主要指各国各地区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融合,即文化的同质化倾向;二是互异,也就是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在当今世界,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是在全球化的同时必须保持文化的多元性发展。
  二、研究高考。巩固基础,构建知识框架
  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总纲。复习时依据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展开,就不会迷失方向。
  1.政治领域的全球化,根源在于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政治领域的全球化,首先表现为政治从一国走向全球(即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联系日益密切),主要是指随着世界市场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资本日益要求所在国政府实行符合其利益的政策,从而使一国的国内政治日益国际化。对于这一点,学术界争议很大,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主要涉及必修1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于是英法等国在维护自由贸易的旗帜下,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满足了列强对资本输出的要求,使中国彻底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中,美日为转嫁经济危机,加紧争夺中国;日本由于在争夺中处于劣势,对中国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其次表现为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由于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世界主要大国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领先大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由此形成的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这一点主要涉及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内容: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以及两极格局解体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2.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物质基础为交通工具及通讯手段的革新。目前主流认识为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开始于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因此,必修2中涉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有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的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随着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已经实现了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与贸易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②各国经济规则趋向一致。主要是指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确立。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通过国内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前华约成员国则在两极格局瓦解后,纷纷实现市场化改革,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③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主要是指二战后美国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教训,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影响力,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两大体系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三大经济支柱。关贸总协定后来又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其对战后世界的金融与贸易秩序作了调整,客观上加强了国际经济的协调能力。到目前为止,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5、16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914-1991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曲折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3.文化全球化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自从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后,一直就存在着“西化论”和“国粹论”两大思潮。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流行歌曲、新潮服装、畅销书籍、时髦学说和价值观念纷纷在中国安家落户,文化的全球化事实上也或多或少地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在于经济与政治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融合,即文化的同质化倾向。在中国,主要表现为倾向于怀疑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引进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西化论”)②互异,也就是文化的碰撞与摩擦。在中国,主要表现为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地位。(“国粹论”)这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必修3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内容,具体反映了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中国传统学说与西学的碰撞与摩擦,主要有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以及新文化运动中民主科学与专制愚昧之争。在这种摩擦与碰撞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最终产生了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文化全球化,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在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借鉴吸收,同时以外来先进文化为依托,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三、重视理论,提升思维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理解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辩证的思维方法,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以提高理论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在高三复习中,我们应有意识地综合运用以上原理,结合基本史实,理解历史发生、发展的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等。

推荐访问:初探 必修 全球化 教材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