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极化\多极化还是无极化


  摘要:单极化、多极化和无极化趋势并存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所谓极,无非是由国际所有制决定着的、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在世界经济格局上的表现。单极化和多极化均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无极化则体现了主权共享原则,必将促进国际社会的成熟和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下,国际所有制正在进行着由私向公的不断转化,未来世界格局将进入无极化时代。
  关键词:世界格局;单极化;多极化;无极化;国际所有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03-02
  
  全球化是推动当今世界变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对国际所有制的形式提出新的要求。经济一体化对世界格局的要求既不是单极化也不是多极化,而只能是无极化即主权一体化。
  一、单极化、多极化和无极化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进入了新旧转换的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也摆脱了冷战的束缚,向全球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迈进。国际环境的变化大大冲击着世界各国外交决策的基础。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环境,维护和扩展本国的权利和利益,纷纷提出了不同的国际秩序主张。
  美国是单极格局论的积极倡导者。美国的一些当政者和学者坚持认为,美国赢得了冷战,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因此,理应领导世界,缔造以美国为主宰的单极世界。在他们看来,这样一个世界最有利于和平,因为单极结构比多极结构更稳定;它也更有利于发展,因为美国是“仁慈的霸主”。美国不仅坚持这样说,而且坚持这样做。科索沃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正是单极世界论的具体实践。
  美国的单极世界企图理所当然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中、俄、法等国家充分意识到了单极化的潜在危险性,因而极力主张世界的多极化。单极与多极之争业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正是由于中、法、俄等国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影响和带动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勇敢地向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行为说不,极大地遏制了单极化趋势的发展。
  多极化主张虽然代表和反映了多数国家的愿望,但它忽视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性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客观上要求对世界政治实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和全球治理。美国学者卡尔·多伊奇在论述国际关系在当今世界的意义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研究国际关系就等于探求人类的生存之道。假设人类文明在今后30年内毁灭,其原因将不是饥谨或瘟疫,而是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1]。”这一基本论述多极化主张的目标在于对单极化企图的抗争,它既含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和过时的均势思想,也含有以反全球化为基础的国际关系民主化思想。故多极化本身并不能满足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全球治理的要求。这就决定了多极化的过渡性质(由单极化向无极化的过渡)。因此,要防止多极化演变为分散化。对此,叶自成指出:“现在的多极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模式,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同的多极化模式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因此人们在谈到多极化时,首先要清楚,你欢迎的是什么样的多极化?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一超多强的格局,还是像一战前的欧洲那样的多强争霸?是多极之间彼此争斗不休的多极,还是干脆无序的世界?”[2]35-36
  值得注意的是,当世界格局尚处于两极之时,欧共体内部就已经实现了多极化;当人们正忙于争论单极化与多极化孰是孰非之时,欧盟内部即将以欧洲宪法的形式通过主权一体化,率先实现无极化。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在自主自愿基础上的权力让渡并未损害主权的至高無上,而是延伸和扩展了主权权利,实现了主权的共享,有利于在全球化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实现权力让渡的关键是各国都坚持或着力维护自主性原则,即在是否、何时、以什么程度和方式参加不同领域的全球化进程的问题上,各国拥有完全自主的选择和决定的权力。这也是欧盟多速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原因。自由性的权力让渡在允许别国或国际组织对本国事务‘指手划脚’的同时,对其他成员国的内部事务也拥有相同或类似的权力,实现了权力的共享。国家借助于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机制安排,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国家利益。欧盟成员国的国际地位因欧盟影响力的增强而得到提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主动参与各种双边和多边经贸及安全机制,全面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遵循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调整我国内外政策,与有关国家一道实行部分主权共享并让渡部分主权,增进和扩大了我国的利益,有效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3]。”由此可见,无极化主张彻底摆脱了冷战思维,充分体现了全球化对全球治理的要求。
  二、单极化、多极化和无极化的决定
  正如一国所有制构成该国社会制度的基础一样,国际所有制构成了国际社会制度的基础。因此,国际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着世界格局为单极化、多极化还是无极化。笔者认为,国际所有制是以国家、国家集团为所有者主体,以全球生产要素(包括国内所有制的主体自然人)为客体,体现全球生产要素所有权关系的国际社会制度。如果生产要素在若干国家之间是在统一的大市场中共享的、可流动的,那么,在这些国家间就建立了国际公有制,反之则是国际私有制。
  国际私有制是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而逐渐确立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国家对全球生产要素的分割,使国与国之间以国家主权的方式确立了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相互独立性。国际私有制由此产生。国际私有制通过对全球生产要素的分割,形成了国家利益对全人类整体利益的分割。
  国家利益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不协调是当今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则构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在世界格局上就表现为“极”。可见,单极化、多极化的所有制基础均是国际私有制,即单极化也好,多极化也好,只是矛盾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解决矛盾的方法。
  联合国的建立,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国际社会一直在以推动全球一体化或区域一体化的方式推动着国际公有制的建立。比如,由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欧盟内部就正在从国际私有制向国际公有制过渡。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废井田,开阡陌,实现了商品、资本、人员、劳务四大要素的整合性,有效地克服了市场要统一、主权要独立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欧洲中央银行集中了各成员国的货币主权,实现了货币主权的一体化,发行了单一货币——欧元,使欧元成为欧盟集体主权的象征。这必然要触动欧盟范围内的国际私有制,引发欧元国家之间所有制的重组和主权重组。欧洲宪法不久前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公有制在欧盟的正式确立,预示着在欧盟内部将完全实现无极化。再比如,跨国公司对全球一体化自上而下地,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与努力解决自下而上地为全球性国际公有制的建立拉开了序幕。虽然这一过程远比欧盟复杂得多,但欧盟的成功的确给全人类消除矛盾、实现无极化指明了方向——推动一体化,实现国际公有制。
  三、单极化、多极化和无极化变动趋势预测
  单极化方面。如果将单极化仅仅定义为美国保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即狭义的单极化,那么这种单极化将只是短暂的几十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东扩中的欧盟与南下中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即美洲自由贸易区合并为跨大西洋联盟的构想一旦付诸实施,则跨大西洋联盟主权集约化的结果是美国不可能再单独拥有和行使完整的国家主权。那时,美国之极将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在联盟内的国际公有制中。如果将单极化定义为以美国为首的、由西方大国共同主导的国家集团,如北约、经合组织、跨盟等即广义的单极化,那么,这种单极化恰恰是实现多极化进而实现无极化的必由之路。诚如叶自成所言,“在建立多极化世界的进程中,一方面,要反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单极世界战略,另一方面,也要推动和争取美国成为建立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建设性力量,这是多极化格局发展的两个相互矛盾但却必不可少的方面。不反对美国的单极世界,就不可能建立多极世界,没有美国的参与,多极化格局也难形成[”2]40。
  多极化方面。虽然区域内多极化已遍布各大洲,但全球多极化目前仅仅是一种愿望,并且这种愿望源于对美国单极世界现实的抗争,故这种愿望将随美国单极世界被一体化组织所溶化而自行缓解。德国已被欧盟溶化,美国也必将被跨大西洋联盟溶化。
  无极化方面。从区域角度看,随着欧元的诞生,国际公有制已获成功,在欧盟内部无极化已基本实现,欧洲宪法迟早将这一事实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下一个无极化目标很可能是跨大西洋联盟。从全球角度看,无极化似乎将是个漫长的过程。尽管国际组织与跨国公司在上下齐动,推动着地球村的建立,但国家利益整合为全球利益需要一个过程,国际所有制在全球范围内由私向公的转化也将是个漫长的过程。这决定了单极化、多极化向无极化的过渡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欧元的诞生、欧洲宪法的诞生,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全球使用统一的货币和法律可能还要经历若干个世纪。但毕竟这一序幕已被欧盟拉开,加速度往往是难以预测的。
  
  参考文献:
  [1] 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M].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1
  [2] 叶自成.多极化研究中的几个误点[J].国际论坛,1999,(1).
  [3] 邢玉春,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地位与面临的挑战[J].国际问题研究,2003,(6):47.

推荐访问:极化 多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