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关键词]社会负面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6(A)-002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形势和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贫富差距逐渐增大,一些官员贪污腐败、行贿受贿,一些人道德、诚信缺失等。这些现象不仅对青少年带来消极影响,而且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些社会不良现象,并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消除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目前社会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 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大学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学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刚刚从高中阶段进入大学阶段,思想单纯,世界观还未定型。这时,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小环境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现象,比如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诚信缺失、贫富分化严重、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盛行等等,这些不良现象不断冲击着社会的公正与和谐,毒化着整个社会风气,也给长期受主流教育的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冲击。大学生思想、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面对这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时候,很容易对社会产生片面的、偏激的认识,消极看待整个社会,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出现了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意识淡漠等现象。
  2 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产生消极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的几乎都是“正面”、“主流”的东西,很少涉及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和敏感问题。而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获知社会负面新闻以及具有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等,这就使得课堂上昕讲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况相冲突,因而学生们对课堂上教师正面引导的内容表现出困惑,甚至持怀疑的态度,久而久之,就会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产生一种抵触、排斥的心理。
  一项抽样凋查显示,当问及“你对各种类型的选举是否喜欢参加时”,有40%的人回答“不大喜欢”,有23.4%的人回答“说不清”,这意味着将有一半以上的人有可能放弃参与选举的权利。大学生们也是如此,正因为现实民主的实现力度太小,他们就会怀疑,进而怀疑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所讲的理论,认为这些理论并不真实,甚至与现实情况完全相反,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从而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再如,目前我国一些政府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不高,少数官员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人民群众去政府机关办事阻碍重重,某些合法利益和权利得不到切实保护和落实。也使得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产生怀疑,对现实的政治失望。
  正是目前社会上这些负面现象的存在,使得教育主体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要一讲到“正面”的理论,学生就会用这些反面事例来反驳,认为课堂上所讲的都是大而空洞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种抵触和排斥心理,这就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二、消除社会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对策
  
  1 净化社会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生思想品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受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小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目前社会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就必须净化整个社会环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消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密切配合,积极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总之,要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构建合理、高效的监督体系,密切配合,努力消除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负面现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负面现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教师要实事求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敢讲真话,敢于正视现实社会中的负面现象、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贴近现实,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必须给人以真实感,能够使学生们信服,而不是照本宣科,讲大而空的理论知识。这就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用事实说话,不回避现实社会中的负面现象、敏感问题以及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同党中央的思想路线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现象。例如,面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贫富差距等问题时,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这是任何社会转型时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问题,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制度的完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小,直至达到共同富裕。面对学生们提出的“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大多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等问题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些领导干部的腐败等问题,老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认识到这只是党员中的个别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还是能够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还要充分凋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共同探讨消除这些社会负面现象的对策,注意培养学生们正确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理性思维和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和分析问题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剖析现实中的各种社会现象而受到教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和道德鉴别能力。
  3 更新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的个性特征,他们对同一、件事情往往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和判断,不愿全盘接受课堂上老师灌输的理论。这就要求教育主体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不能继续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一味地进行说教,照本宣科,不联系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太少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在掌握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育主体树立以下几点新的教育观念: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充分凋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对理论知识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分析,集中学生的智慧,反映学生的意愿。同时还要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爱好,及时凋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其次,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透过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就能提高他们理性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遇到一些社会负面现象如贪污腐败、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时,可以及时通过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避免片面、偏激地看待社会现象。
  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和公共场所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其主要形式有:课堂教育、专题理论讲座、政治形势报告会、大众教育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广播、影视作品、网络等)、教职工的言行等。而隐性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它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当代全球化的社会状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通过课堂主渠道向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周围环境对他们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教育主体应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比如日常谈话、开展校园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无意识的渗透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编辑:陈富祥

推荐访问:消极 负面 对策 思想政治教育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