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的“四个结合”


  摘 要: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在现场教学主题的选取上,必须坚持与中央精神、部门中心工作相结合;在课程设置上,需要与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等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需要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在提升培训效果时,必须注重“听”“感”“悟”“享”“用”的系统结合。。
  关键词:现场教学;教学主题;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最简单意义上的现场教学,是指教师与学员走出教室,走进现场教学点(条件允许的话可设置为现场教学基地)接受教育的形式,其目的是增加学员直观感受,提升教学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现场教学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而是对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环节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延伸,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对现场教学规律的探索,做到主题选取、系统策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四个结合”。
  一、教学主题:与中央精神、部门中心工作相结合
  2008年10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
  2013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中指出:“坚持服务大局、按需施教,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和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并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着力加强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培养”“着眼于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素质和能力,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广泛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军事、国际等方面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树立全球视野、提高科学人文素养”。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再次明确提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谋划推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把增强党性作为第一任务,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能力建设贯穿始终,坚持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并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培训”“加强党章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培训”“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培训”“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结合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哲学、历史、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帮助党员学业务、学技能,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党校姓“党”,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分校各直属班、各部委党校班在策划现场教学时必须认清定位,将组织需要摆在首位,从学习贯彻中央精神、服务推动部门中心工作的角度出发,合理设置现场教学主题。
  例如中央国家机关直属处级干部三班(以下简称“直属三班”)围绕“革命传统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等主题策划、实施了系列现场教学活动,直属三班教师与所在部门(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干部培训部)的其他教师共同策划、实施了“气象基层综改”“气象依法行政”等主题的现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系统课程相结合
  现场教学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考察”,而是对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环节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延伸。这就需要将现场教学这种形式与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学员论坛、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环节有机组合起来,统筹设置。
  例如2014年春季学期“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的现场教学。系列内容包括中央党校理论录像课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直属三班特色面授课程“气候变化及其应对”“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学员论坛“区域环保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电磁环境介绍”“让北京吃上放心水”;在中国气象局接受“现代气象业务”现场教学,列席参加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环境保护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联合举办的“南南合作框架下亚洲-非洲环境执法研讨会”;组织学员结合最新出台的《环保法》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讨论交流;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课题研究;形成了《关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思考》《利用国际合作资源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核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科学理念,探索环保新路》《成本和效率是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关键》等一系列论文成果,论文《关于促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若干思考》和《重大项目环境群体事件分析和主要应对措施》经答辩组评委审议获评“优秀论文”。
  在例如2014年春季学期“转变发展方式、创新驱动”主题的现场教学。系列内容包括中央党校理论录像课称“科学发展观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历史经验与路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三中全会精神辅导”专题讲座;“现代资本运营”“舰船及海洋工业”“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等主题的学员论坛;赴中关村产业园接受现场教学,与园区管理者、企业代表座谈交流;开展“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推动科技创新”专题研究;围绕“如何理解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如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题目进行研讨;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刘海涛、田应奎为学员面对面答疑解惑;形成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指导国企改革实践》《以科技和信息化驱动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等一系列论文成果,论文《浅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浅析市场在国防科技工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我国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经答辩组评委审议获评“优秀论文”。

推荐访问:现场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