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治语言中“赶考”术语的由来及演变


  [摘要]“赶考”本是中国科举制传统文化中一个通俗用语,1949年3月毛泽东把“进京执政”形象地比喻为“赶考”,“赶考”遂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语言中一个概念,具有了独特的政治内涵及功能;1980年代末,“赶考”轶事重现,旨在强化人们的政治认同,反对西方和平演变;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赶考”课题,将其政治意涵升华为“赶考”精神,强化其凝聚民族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动员作用。中国共产党借用耳熟能详的“赶考”一词表达执政理念,既承续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又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了其政治动员和政治认同功能。“赶考”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关键词]赶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语言;政治动员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5)05-0016-06
  “赶考”原是中国科举制传统文化中一个通俗用语,1949年后它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治语言中一个具有独特政治寓意的概念。1980年代末以来,“赶考”更成为新闻宣传部门、学术研究中等常用的一个热词,许多学者围绕“赶考”主题撰写了大量论著,主要涉及“赶考”的任务、价值及意义等内容,但“赶考”一词的由来及演变尚无人论及。笔者曾遍翻党的七届二中会文献,亦未见到相关记载,故本文试图从历史语义学的角度,考证“赶考”政治术语的由来及其演变,并探究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一、从文化“赶考”到政治动员
  “赶考”一词本义指“前往应试”,“多指赶赴科举考试”,至迟在清代文献中已经出现。[1]自从隋朝创设科举制后,科举制延续了1300余年,梁启超称“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孙中山亦赞之“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它不仅有益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融合,还给下层庶民向上层精英的社会流动提供了一条基本途径,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等俗语,充分说明了金榜题名前后个人、家庭乃至家族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命运的质变,故人们常把“赶考”比喻为鲤鱼跃龙门。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二十四史”等官方传统典籍中鲜见“赶考”一词,而在非官方文化、民间文学等中,关于“赶考”的事例比比皆是,如《儿女英雄传》、《文明小史》等小说中有科举制的内容,古代戏曲中有“狄仁杰赶考”的剧目,民间文学中“赶考”事例也比比皆是,甚至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流传着诸多“赶考”故事,可见,“赶考”一词在民间影响甚广,几乎老少咸知。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2]。早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中国革命露出了胜利的曙光,中共就敏锐地意识到如何巩固胜利的问题。毛泽东以史为鉴,特别重视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3]。1945年7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与毛泽东进行了有名的“历史周期率”对话,总结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希望中共能够“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4]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使用“赶考”术语,但跳出“历史周期率”已经隐约成为中国革命胜利后如何巩固政权的新考题,而民主就是答案。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悍然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随即转入了战略反攻;随着军事、政治等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期间,中国革命连续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等胜利,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指日可待;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即将从乡村转到城市,开启了从革命战争到经济建设、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历史性转变,故如何建立新中国以及加强党的建设等成为历史赋予的崭新课题,“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还必须防止资产阶级“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因此,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5]1427;“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1438-1439显然,中国共产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革命胜利后潜在的巨大挑战,警惕骄傲自满、腐化堕落乃至丧失政权的危险,及时地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要求党员干部继续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告别“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这意味着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阶段基本结束,转入了城市领导农村的新时期,中共也将从在野党转变为执政党。毛泽东坦言,“进北平是要进的,但是没有想到有这么快”[6]。这表达了他对胜利迅速到来的喜悦,同时,也隐含着对如何巩固胜利和执好政的担忧。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呀。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副主席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主席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毛泽东在这段平平常常的对话中,第一次把传统的“赶考”术语从文化语境引用到政治语境中,将其文化本义发展为政治比喻义,这也成为中共政治语言中“赶考”术语的由来。
  毛泽东把党中央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一事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貌似无意和偶然,实际上蕴含着对新中国未来政治发展的深刻思考。“赶考”的试题就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后,如何巩固政权、如何建设新中国,以及顺利地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其答案就是发扬民主和坚持“两个务必”,着重解决好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等问题,时刻保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自省意识,使党员干部避免被胜利冲昏头脑、产生腐败蜕化等陋习,以至重蹈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失败的覆辙。然而,那时党员干部绝大部分是文盲,甚至许多人缺乏远大的理想,存在着革命成功后好好享受的旧观念,很难一下子就领悟这些道理,因此,毛泽东借用人们耳熟能详的“赶考”一词比喻“进京执政”,用考试成败的日常经验指代未来的执政任务和政治理念,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思想动员方式;他把抽象、难以感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可感知的事例,准确、形象地表达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执政决心,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后人评价道,“‘赶考’,这一形象的比喻,浅显通俗却又意味深长,诙谐风趣而又极其严肃。西柏坡村头这一简短而著名的对话,因其特殊历史背景和深邃内涵,被世人广为传诵,成为中共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赶考’一词有了特别的含义,使一个伟大的党有了一个始终萦绕心头的‘赶考情结’”[7]。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赶考 由来 演变 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