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文本:选文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每年清明前祭扫革命烈士墓之后,常让学生写写诸如“在烈士墓前”“清明怀想”“为了谁”等文章。笔者发现,小学生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往往不分“红军”“八路军”与“解放军”。类似于这样的句子屡见不鲜:“为了解放全中国,红军战士们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强渡天险——长江……”“敬爱的八路军们,安息吧!你们的鲜血洒在共和国的大地上……”稍有革命常识的人都知,彼时我们人民军队的称谓该是“解放军”。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它们是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依凭。为什么小学生还会出现这类常识性错误?革命历史文本的课程与教学有何问题?
  
  一、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偏少
  
  我们以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教材为例。经统计,12册语文课本中,共选文286篇,其中关于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有14篇,占4.9%。而且这14篇课文中,包含一些领袖故事。如一年级下册的《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写的是邓小平小时候认真练字的故事,激励学生也要认真写字;《陈毅探母》写的是陈毅孝敬母亲的事,教育学生要懂得孝顺、感恩。三年级上册的《孙中山破陋习》写了孙中山小时候看到姐姐由于缠足痛苦不堪,立志破陋习、反封建;《军神》写的是刘伯承不用麻醉接受眼部手术,赞扬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香樟,寓示着宋庆龄像香樟一样节气不变、香远溢清的高尚风格。五年级上册的《在大海中永生》,描述了邓小平骨灰洒大海的动人场面,讴歌了一代伟人无私博大的胸怀和不朽的功绩。
  在整套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真正算得上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只有8篇,仅占2.8%。这样的量明显不足,不足以让学生把一篇篇课文的“点”连成“线”,再形成“面”,学生由此缺乏基本的革命常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分配不尽合理
  
  苏教版教材所选编的这8篇革命历史题材课文中,以“土地革命战争”为背景的课文有5篇,分别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菩萨兵》《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其中,重点突出了“长征”这一宏大背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课文选了3篇,分别是《歌唱二小放牛郎》《卢沟桥烽火》《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而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课文一篇都没有。显然,苏教版教材中的革命题材课文之选文尚有欠缺。
  “红军不怕远征难”已让学生对长征谙熟于心,“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胸膛射穿”又让他们记住了为八路军做事的英勇的王二小,唯独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解放军”没有印象。因此,他们在作文中不分红军、八路军与解放军,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前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所选的革命历史题材课文,属于“土地革命战争”背景下的有《飞夺泸定桥》《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等,“抗日战争”背景下的课文有《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小英雄雨来》等,“解放战争”背景的课文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狱中联欢》等,还有“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下的课文《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等。
  时代在发展,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远,革命历史题材课文也越来越难引起学生与教师的共鸣。我们对这类课文做一些舍弃与重选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历史不能遗忘!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并不与落后守旧、老套过时划等号。相反,这些课文中描述的可歌可泣的事、抒发的感天动地的情,无不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时,需要有一定的量的保证,特别要注意选文的全面性。这样,《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的“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才有根基。
  
  三、多元解读消解了革命历史题材课文固有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实施以来,尊重学生个性体验,注重学生自主感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也无法避免这种潮流的冲击。但我们也应看到,刻意地讲究多元解读、过度地追求个性感悟以求课堂教学的“出新”“出彩”,已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教学,无疑会消蚀文本固有的价值取向,从而削弱了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
  有些课文,特别是革命题材的课文,其价值取向是不能随意改变的,它体现着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任何一个国家,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度认同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陈先云指出:“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的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其编排意图……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作者之间的对话,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所以,教学革命题材的课文,应尊重历史,尊重作者的思想感情,尊重教材的编排意图,立足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表达特点,使学生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又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浸染。
  
  四、讲解革命背景并非政治泛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稍多些,就会被冠上“灌输式”的帽子。于是,在课堂上,我们不敢多讲,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不敢多授,尽可能让学生多练。
  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因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感距离久远,学习时讲解背景、补充资料就显得尤其必要,这并非语文政治化,而是以丰富的资料、详实的背景为学生奠定品味语言文字之基,并接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其基本的革命知识、艰巨的革命使命、丰富的革命情感等,都浓缩在了课文浅显又精准的语言文字中了,教师应用自己的专业敏感敏锐地去抓取,引导学生品味感受并习得。
  请看苏教版这类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红军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朱德的扁担》)“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八路军战士从山上冲下来,复仇的子弹将敌人胸膛射穿。”(《歌唱二小放牛郎》)“长征途中,红军来到藏民居住地区,准备休整一段时间。”(《菩萨兵》)“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八路军战士从战火中救出了两个失去父母的日本小姑娘。”(《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些句子中,且不说其蕴含的宏大的革命背景、重大的革命责任、坚定的革命情感,单就革命军队在各个时期的名称这一基本革命常识,都精准无比地呈现其间了。老师们,你适时向学生讲解了吗?没有提醒,学生又怎会分红军、八路军与解放军呢?

推荐访问:选文 几个问题 文本 革命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