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道德悖论,提高交往能力


  摘要:在高校的道德教育中必须直面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这一事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学会判断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引入道德悖论,利用并突破道德悖论,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道德伦理的甄别能力,从而使他们能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在大学期间逐渐形成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道德悖论 情感需求 主流困境
  学校德育一直有冲突和整合两种相互伴生的特性。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年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种种新的取向,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道德生活领域正在面临各种现实与可能的冲突,这就说明学校道德教育必须直面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价值多元化这一事实,正视道德冲突,解决道德困惑,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理想选择能力。然而,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总是带着固化与理想主义的色彩,在道德观念的教育及管理上尚存在着单一化的现象,以致有部分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知”“行”不一。其主要有以下三个现状:其一,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不完善,是非边界模糊;其二,是一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缺少规范约束,自控能力不足;其三,是部分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欠缺,过于自我甚至自私。因此造成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遭遇了三个困境:“清纯遭遇爱情”“雷锋遭遇老人”“自我遭遇不合群”。
  一、人际交往的中主流困境的具体表现
  笔者以部分大二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设计了当前大学生中比较热门而敏感的三个交往话题:“爱情”“助人”“结伴”的情况统计发现,有以下三大困惑:
  1.“我不能恋爱吗”:清纯遭遇恋爱
  由于大学生生理、心理正处于青春勃发活力四射的特殊时期,据统计,大二学生80%有初恋的意向或情感经历。初恋情结主要源于高中时期和大学期间的交往,有少量是通过现代网络交结的。大学生正是个体生活,心理发展以及学业进取剧烈变化的重要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段。因此,通过科学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学会判断和选择,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从已有案例分析入手,本人认为高校学生中恋爱现象频发的根源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社交面窄。有些学生的校园生活仍显单调,常常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也缺乏参加社团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当数量的学生还不愿意远离自己的视线,孤芳自赏,自我封闭;情感需求。不少大学生在中学生是“宠儿”且情感经历单纯,加上学习紧张、高考压力,进入大学后面临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自然有异性相吸的状态和倾向。不可否认,恋爱有时会对自己的学业带来负面影响,而大学生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已经这么大了,还不应该恋爱吗?婚姻法规定女生20周岁,男生22周岁就可以结婚呀!这正是清纯遭遇恋爱。
  2.“我该去做好事吗”:雷锋遭遇老人
  “老年人跌倒了,是扶?还是不扶?”这是全民性的道德困惑:“扶得起,伤不起”。当下,老人摔倒诬赖救助者之事时有发生,好人难做成为举国上下民众热议且陷入了某种道德争议。“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的选择是……”对此,调查的结果竟然有48%的大学生选择了“观望和拒绝”。“助人为乐”的义举是人的天性和公认的传统美德,更是文明社会所积极倡导的主流价值。曾几何时,这种中国的传统美德却在当今社会成了人们的迷茫和困惑,国人渐渐感叹世风日下,道德日益下滑,人心不古。面对这一道德困境,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作为社会的人谁都回避不了。大学生岂能袖手旁观,置之不理?这正是雷锋遭遇老人。
  3.我怎么交不到知心朋友:自我遭遇不合群
  由于“微时代”的到来,当下大部分年轻人都在低头玩微信,沉溺于网络、游戏、虚拟的“微生活”中,加上大批来自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更是“以我为中心”的自我优越感,所以在同伴交结上也同样遭遇到各种问题。甚至有时爆发为“冲突”。本人梳理了大学生在伙伴交往上主要存在自我遭遇不合群的以下几种现象:其一,自傲而引起自大。众多的学生认为从小学到重点大学一路风光,因此逐渐造成了盛气凌人、孤芳自赏、自以为是的“傲气”,把交往对象均看作是缺乏头脑的笨蛋。其二,自卑而引起孤僻。自卑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自惭形秽,感到周围人高人一等而自己看不起自己。其三,自私而引起嫉妒。表现在对他人长处,经常心怀不满,心理承受能力差,蔑视同学,甚至仇视优者。有时容易发生冲突。
  二、利用道德悖论,提高交际能力的具体策略
  道德悖论,又称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顾的情境或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许多关于道德悖论的思辨。如“义与利”“忠与孝”“饿死与守贞”等。孟子关于“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回答实际上就是对道德悖论的精辟解读。因此,道德悖论在某种意义上是道德信念、道德原则、道德行为在理想化情境中的极端呈现。道德,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而言,既是一种情感,又是一种信念,也体现为一种行为。它需要理论的灌输,更需要体验和自省。道德教育的使命在于通过塑造倫理精神,培养完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调节、引导和提升,而不是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重点,应从传授道德知识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理性的思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判断能力的教育上来。使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能自行判断和处置所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道德冲突或道德选择时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善与恶、正与邪的冲突,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群体利益的冲突,等等。现代西方学校教育一直重视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认为道德判断是道德决策的前提。教育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和皮亚杰等都认为道德主体在面临道德矛盾与冲突时,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反省思维和理性推理能力”(The ability for reflective thinking and ralional discourse),才能作出合乎理性的道德选择,因此,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人们如何进行道德分析,而不是告诉其结果或结论。比如,设计一种“情景式的道德教育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学生被给予一个假设的情境,其中某一个人面临着一种抉择;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他们的观点考虑这个问题,并且就这一情形推断,如果面临着一个相似的抉择,你会怎么做。这就是让学生在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道德情境、体验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增加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让学生自己作出合适的判断和选择。然而,我们的学校教育无法也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很多且很有效的道德体验环境,从而使道德教育长期处于单一的灌输状态,我们的思想品德课仍然以说教为主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借鉴西方德育理念和方法,引入道德悖论,就是“缩大千世界于一隅,融万千矛盾于一体”,通过理想化的情境构建道德困境,激化道德冲突、引发学生的道德自省,从而实现道德规范的内化与升华,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和途径。具体策略为:

推荐访问:悖论 交往 道德 利用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