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题材影视剧中的民俗表现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ypj/dypj201516/dypj20151631-1-l.jpg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荧屏及荧幕上涌现出大量反映河南地区民众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精神面貌的作品,如建国之初热映的《李双双》(1962),《朝阳沟》(1965)等影片均享誉全国,所塑造的李双双、银环、拴宝等人物形象更是家喻户晓,深深影响了几代人;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河南题材的影视作品更是与时俱进,佳作辈出,如1987年根据河南作家李凖的长篇力作改编的同名系列电视剧《黄河东流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轰动;如电视剧《焦裕禄》(1990)、《难忘岁月——红旗渠的故事》(1998)等也反响热烈;进入新世纪,河南题材的影视剧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安阳婴儿》(2001)、《盲井》(2003)、《孔雀》(2005)、《鸡犬不宁》(2006)、《不是闹着玩的》(2010)、《一九四二》(2012)等河南方言影视剧以及豫菜系列电影“饮食三部曲”(《豫菜皇后》《胡辣汤》和《洛阳水席》),在数量、品质和观众美誉度上都呈上升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央视热播的《大河儿女》(2014)更是一部讲述河南人奋斗的史诗性巨作,因其浓郁的中原文化气息和丰富的河南文化元素而被称为“在广博的历史背景和厚重的品位上,形象地揭示、弘扬中原优秀文化传统的电视剧”。[1]
  纵观以上河南题材的影视作品,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影视这种最具视听表现特性的文化传媒方式来表现河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具有浓郁的风俗画特色。那么这些独具中原特色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信仰、节日庆典、民间艺术、方言俗语等民俗民风是怎样渗透和呈现于这些影视作品的?下面笔者借鉴民俗学中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的分类概念,来分析这些影视作品中的民俗运用和表现。
  一、 物质民俗的表现
  物质民俗,指的是“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等”。[2]这些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是最容易感知和显现的符号,不仅构成影视作品中人物、故事的背景,更成为影视作品直接表现的对象。其存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民俗事象作为陪体出现
  民俗事象作为陪体出现,指的是民俗事象只是影视作品的点缀和陪衬物,不是直接和主要表现的对象,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影视作品的人物、故事服务。这样的表现方式在河南题材的影视剧中大量存在。以电视剧《黄河东流去》为例,该剧以河南作家李凖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主要以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的中原人民大劫难、大迁徙为故事背景,写出了赤杨岗7户农家在空前的灾难面前所经历的种种磨难和悲欢离合,表现了中原农民坚韧的生存能力。而剧中人物和故事都是放置在旧时代中原乡土的日常生活状态与风俗习惯中展开的。剧中展现出的一幅幅关于劳动、饮食、起居、服饰的日常生活画面,正是剧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存方式。如水井、石碾、石磨、犁耙和镰刀, 黄牛、毛驴、骡子等中原农业生产民俗的展现,馒头、面条、饼子、绿豆丸子汤、豆腐汤、灵宝大枣粽子、麻酱拌捞面条、香椿炒鸡蛋、腌蒜薹等饮食民俗的呈现,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提供了一种特具民俗氛围的生存环境。再比如,河南影视集团投资拍摄的本土电影《不是闹着玩的》,也以当地的民俗风情为主要创作素材,展现了河南西北部山区农民民俗生活的画卷。剧中以自然风光和古老民居为主要拍摄场景,展现在观众的面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影片画面展现的是青山绿水、古朴的村庄,沟壑连绵的群山,错落有致的房舍……这些中原山区独特自然风光元素的运用,更增强了影片的可观性和真实性。再如电视剧《湖光山色》,以农家生活场景为背景,其细节的布置也力求彰显河南地域特色:当下河南乡村常见的房屋构造及其物品摆设——居住地的庭院布置,河南剪纸的窗花,朱仙镇年画的门画,年代久远的河南特色家具凳子、茶几等等,各种民俗事象符号在剧中的运用俯拾皆是。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生产、饮食、建筑民俗符号只是作为剧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生活习惯进行展示,并不是影片所直接和主要表现的对象。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这些民俗事象和民俗符号的存在,才构筑了影像的地域色彩,视觉上给观众一种新鲜感和审美刺激。
  (二)民俗事象作为主体出现
  民俗事象作为主体出现,指的是民俗事象本身就是影视作品直接的表现对象和主体,通过人物故事来挖掘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或精神实质,这方面的例子以河南籍导演韩万峰的豫菜系列电影“饮食三部曲”——《豫菜皇后》(2007)、《胡辣汤》(2010)和《洛阳水席》(2012)最为典型。从影片名字就可以看出,饮食民俗是影片的直接表现对象,该系列影片以“胡辣汤”、“洛阳水席”等河南饮食的现代命运发展为题材,将中原地域环境、百姓情怀与特有的饮食风俗相互绾合,在体察世间万象、品味人生百味的同时,对中原饮食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刻挖掘和剖析。影片《胡辣汤》的主题是讲述饮食与情感的关系。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河南当地的传统早餐。作为坊间百姓所喜爱的饮食,胡辣汤在河南城乡街头的早点摊点随处可见。影片《胡辣汤》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日常、大众化的饮食,在展现其浑厚绵柔、调和五味特点的同时,挖掘出其背后潜藏的中原人民的亲情人脉、乡风礼约。影片《洛阳水席》讲述的是饮食与伦理的关系。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酒席酒宴的本质往往就在于通过饮食之礼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同时某种社会伦理精神也蕴含在其中。影片《洛阳水席》以洛阳水席名店“真不同”为拍摄场景,以饭店的一名老厨师为主人公,以他毕生都在寻找洛阳水席真谛为主题,讲述发生在他身边的家庭变故、子女婚姻、师徒理念以及他最终成功挖掘并恢复洛阳水席这一大唐盛宴的曲折故事,阐释出家庭、亲情及团圆等洛阳水席所包含的伦理精神真谛。影片《豫菜皇后》讲述的是饮食与变革的关系。影片以女孩伊春喜的学厨成长经历为线索,不仅荟萃了河南各地的精美豫菜,其中“厨王争霸赛”情节更是让观众领教了豫菜厨师身手不凡的刀工和绝活。更为重要的是,导演韩万峰一方面展示豫菜的商周古韵、汉唐遗风,呈现豫菜所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为传统的饮食文化增添现代元素,赋予豫菜文化以变革精神和新的活力。比如主人公伊春喜对洛阳水席最后一道汤的大胆改良和创意,不仅赢得了同行专家的称赞肯定,更是影片借此情节来赋予豫菜与时俱进、包容创新的发展观念。总之,导演韩万峰的“饮食三部曲”以极具特色的河南饮食民俗为直接表现对象和主体,从情感、伦理、变革等方面对河南饮食民俗文化进行了现代思考,使饮食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物象层面,成为河南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观念及哲学思想等精神内涵的全面承载。[3]

推荐访问:河南 剧中 民俗 题材 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