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创新教学势在必行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它不仅是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全民法治素养提升的基础路径。但是当前初中学生仍然面临法治教育欠缺的现实,则需要我们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扩充学生的法治知识,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育 教学方式
  初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作为中国公民法治意识和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做好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工作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随着国家对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化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版本的更新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到了应有的轨道上,以新教材为基础创新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新时期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重要性
  1.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同于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它更强调对人影响的内在性,对行为的规范性。初中是学生塑造完善自我人格的重要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引导学生思想发展,规范学生行为。初中阶段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形成叛逆性格,如果不加以正确的道德和法治引导规范,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加强初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让学生对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推动学生形成全面的公民意识,在学生构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培养完善的人格基础。
  2.实现全民法治素质提升的基础路径
  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内容决定了其成为全民素质提升的基础路径。初中阶段作为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和法治教育能够提升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能在认识世界的初期吸收到更多的社会与人发展的基本理念,理解人之为人关系的原因和道理,对平等、民主、权利和义务等公民基本概念有准确的认识,为培养法治公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仅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更是从社会和历史角度实现全民道德和法治教育,从而成为了全民素质提升的基础路径。
  3.有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需要全民参与,更需要祖国未来建设者接班人参与其中。初中阶段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能够积极培育具有守法精神的公民,通过道德和法治教育,初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更能在社会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监督作用,培养学生从小树立依法治国的意识。道德和法治教育还帮助初中学生建立自觉履行义务的精神,让学生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中能够明白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从初中阶段着手道德和法治教育,必将引领提升公民的法治观念,改善社会的法治环境,有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
  1.初中学生对法治认知不足
  宪法作为国家的基本大法,应该成为公民具备的基本常识,初中学生同样是宪法权利的主体,宪法知识应该成为初中阶段学生应知应会的重要的学习内容。但是目前初中学生对宪法认知不足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初中学生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法律认知体系,对宪法地位认知不准确,对国家立法机关职能不清楚,对立法与司法体系认知混淆问题也十分突出,对基本立法机关的相关职能还存在模糊的现象,此外,学生在国家法治进程中的地位和自我认知还不充分,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2.学生权利意识不足造成的知行不一
  现阶段,学生权利意识没有形成,而且初中学生普遍缺乏通过正确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意识,“不想、不敢为”的思维惯性成为主要障碍。由于学生法治认知不够,使得他们在“知”和“行”出现不一致现象,遇到现实问题时仍然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甚至很多学生对属于自己权利的事也不关心,这些都造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内容流于形式,没能内化于心,知行脱节。
  3.道德与法治教育方式不完善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学生今后成长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从目前初中学校的教学体系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还欠缺,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思想还在左右着放学,学生始终是被动地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还不够多元化,充分运用新技术、社会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新时期多元化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要将新时期的时代特点与初中学生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方式,重视课堂教学与社会资源的运用,创新使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
  随着新教材的使用,教师要更新教学知识体系,将更多新时期的法治知识融入其中,针对学生权利意识淡薄的问题,加强学生公民权利知识的学习,还有宪法知识以及国家法治体系中基本职能机关的相关知识学习。以创新活跃课堂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发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法治主题交流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新形式的课内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出发,运用贴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引导学生课堂上在真实的情景中实现自我思考,提升课内教学效果。
  2.广泛运用社会资源,巩固和强化学生法治思维
  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广泛运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法治教育的作用和效果,直观了解我国的法治体系。定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接触学校各类选举活动,听取社会组织的法治知识大讲堂,与律师事务所对接开展法律咨询,比如“小小律师进律所”以及审判旁听等多元化课外教学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强化初中学生的法治思维。
  3.将新技术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
  时代发展产生的新技术应该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新技术融入法治教育中,以更趣味的方式进行教学,能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法治教育要在网络情景下展开,利用符合初中学生接受特点的法律网站和法律栏目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引入国外法律资源,开展法治对比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微信、抖音等APP,分享给学生法律知识和生活案例,扩充学生法治知识面,提升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
  4.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班级法治环境
  营造良好健康的校园环境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道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知行合一的重要抓手。将新技术运用于课内课外实践教学,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法治知识,让学生在和谐健康的校园法治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法治思维,构建校园和班级法治文化,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在学习和娱乐两方面,更好地受到校园法治文化的熏陶,对校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以及违反校纪的情况,要创新引导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反思和学习中,进行法治思考和自我反思,从而强化他们的法治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文吉.初中生的公民法治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6(15).

推荐访问:势在必行 法治 道德 初中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