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办学特色重在突出实践环节,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占有特殊地位,它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学术型、工程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特征。实践课程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评价进行研究,通过对实践课程质量的有效评价,发挥其导向、监督和激励等作用,促进学校及其主管部门充分重视实践课程地位,深化课程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業实践性课程;课程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并不长,是在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基础之上,综合考虑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新局势所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目前处于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专科学历层次,学制一般为三年,毕业时可以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证书。
  (二)课程
  一般而言,课程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同时还包括学习这些学科时相应的进程与安排。具体而言,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三)专业实践课程
  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下,根据职业角色要求,以经过精心教学设计的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促进良好专业实践态度的养成,注重专业实践活动完整性的教育性经验系统。
  (四)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
  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是指评价主体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依据特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影响专业实践课程质量的各种要素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的价值取向不明
  课程评价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研究历史。但是在课程评价的发展过程中,关于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一直存在较大差异,目前主要存在三大流派。首先是认为课程评价是为甄别而存在,甄别的目的是选拔“优秀”的学生。甄别的方法主要是依赖各种考试,并利用测试结果反映被试者的水平。但这种测试所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最大的缺点是片面的、固态的。首先,被试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品质很难反映出来,即使勉强能反映出来,被试者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个体,不同的时间段,其特征截然不同。其次,为了管理目的而评价,这种价值理念强调要对课程进行管理,以便最终提升课程质量。多这个角度出发,其更关注课程内容的安排是否更符合社会所需?学生学到了什么内容?有没有产生后续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进而促进教学改革。但这种价值观并不能顾及到学生的差异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由此,产生了第三种价值取向,即为个性化教育而评价,人作为单独的个体,其具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天赋、气质,因此在其受教育过程中,更应该提倡满足其个性化发展,并为之提供相适宜的教学。
  纵观这个教育界,对课程评价的价值选择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进行课程评价中就容易陷入迷茫,有得以人才选拔为主,有的注重学生发展,有的强调与社会对接。但显而易见,上述三种价值导向各有利弊,如何在这三者之中进行权衡,就成了一个难题,这也导致目前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普遍不明。
  (二)主要集中在教学评价环节
  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对专业实践性课程的评价并没有制定单独的评价方案,甚至很少提到课程评价等词汇。但是,各高职院校都普遍采用了现代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很多人,包括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普遍认为教学评价就是课程评价。但是,课程评价的内容要比教学评价广泛,教学评价只是课程评价的一个点,一个环节。诸如课程设置的目标、课程内容选择、专业实践课程群的建设、配套实训设备设施的建设都应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来。
  (三)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主体不明
  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是对专业实践课程整个建设过程的评价,而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牵涉的主体众多,有授课主体教师、课程接受主体学生、还有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同时,还有很多课程建设专家、企业专家等。虽然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到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中,但在评价过程中其却没有话语权。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的专业实践性课程评价主要以教学评价为主,除了学生,其他主体很难有几乎参与。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一)历史使命的赋予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认识到了人才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促进作用,由此展开了国际间、地区间的人才争夺战。我国也向来注重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也正基于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而全面的发展。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占了半壁江山。尤其在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下,研究型大学往往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使得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才培养更加艰难,而这些地区往往分布着大量的高等职业院校,如果其不能承担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那么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将更加被动。
  (二)办学理念的转变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等教育培养的往往是社会精英,这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高等教育的“高、精、尖”人才培养模式,也使得各院校长期定位于“高、精、尖”培养力量。但随着高考不断扩招,每年的录取人数都在创新高,这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精英教育”转变到了“普及化教育”,而这种转变必然带来办学理念的转变。各高职院校由于在高考中录取的考生学识基础较差,显然不能再和学术型高校制定相同的培养模式。尤其是国家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技能型人才后,高职院校势必要转变教学理念,从新制定适合时代特征的培养目标与手段。

推荐访问:必要性 评价体系 实践 建立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