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现状及研究综述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ma/dwma201408/dwma2014081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ma/dwma201408/dwma2014081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ma/dwma201408/dwma20140817-3-l.jpg
  [摘 要]企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的使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信用证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指出了企业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风险防范缺失或者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关键词]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08-0047-06
  [作者简介]张诚(1977-),四川仪陇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结算、公司金融、企业风险;朱艳阳(1968-),湖北襄阳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金融市场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3YJC630218。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并参与国际竞争,企业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简写L/C)作为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的结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尤其是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许多国外进口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增强,愿意接受电汇(T/T)预付条款的进口企业较少;而由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外客户信用风险的不稳定性,我国出口企业一般也不愿意接收托收(D/P)付款交单条款。在这种情况下,信用证无疑是进出口双方企业可共同选择的一种较优结算方式,它有利于彼此达成购买意向性合同,这对于维护我国企业产品供应链持续运作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可以解决全球国际贸易活动中所面临的一个普遍性交易难题:由于进出口企业双方是跨国度、跨地域的,彼此所掌握的交易信用信息往往是不完全、非对称的——即双方企业无法完全了解彼此的信用与风险信息,这便造成双方在贸易过程中难以完全凭借可靠的诚信平台进行交易。企业信用证的出现与发展恰恰能够帮助解决这一全球性的资金结算难题。
  一、企业信用证结算与其风险管理现状
  (一)使用信用证结算的公司比率与频率高
  1.一份来自于英国出口研究院的第九次调查报告显示的全球使用信用证的比率如下。
  可以看出,我国所处的亚太地区使用信用证比例是43%,亚洲使用率是46%。
  表1 地区与信用证使用比率情况
  数据来源:Ninth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s Provided to Exporters, commissioned by the Institute of Exporters[1]
  2.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2006年发表在《中国外汇管理》期刊的一篇文章指出:从国际上看,15%的跨国贸易额使用信用证结算。在我国,使用信用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要占到近30%,以2005年进出口总额1.4万亿美元计算,约有4000亿美元是采用信用证结算的[2]。
  3.全球国际贸易中每年采用信用证结算的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致相当于作为中国第一大债权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总金额。在美国信用证的开立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如 JPMorgan Chase, Bank of America, Citibank, Wachovia, SunTrust, Bank of New York, US Bank, Key Bank, Wells Fargo和Comerica Bank,它们的信用证业务量占美国信用证业务总量的3/4以上,在中国信用证的结算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工商银行(ICBC)、中国建设银行(CBC)、中国银行(CB)、中国农业银行(ABC)、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其它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银行(CMBC)、浦发银行(SPDB)、中信银行(CITIC)、民生银行(CMSB)等也有较少的一些信用证结算业务。以广东欠发达地区肇庆市为例,据银行统计数据,2009年信用证结算业务共130笔,总金额达18亿美元左右,对于当地经济繁荣的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
  表2 2005—2007年全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
  数据来源:知识管理在商业银行国际信用证业务中的应用[3]
  (二)信用证风险防范管理不力,拒付现象频繁发生
  企业信用证拒付现象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运行。我国许多出口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来防范信用证风险,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致使修证现象、信用证欺诈案件层出不穷,相关诉讼案件、调解案件频繁出现,下面列举了我国及部分国家权威机构的信用证诈骗统计数据。
  1.据联合国贸法会统计,自1979年以来,平均每月有3起欺诈事件发生,大都与信用证有关,每年损失达130多亿美元[4]。自1997年以来,每年仅是信用证下的提单欺诈案件造成的损失就多达130亿美元[5]。现在世界上每年的诈骗总额约为315亿美元,其中约有一半和信用证欺诈有关[6]。美国仅在1995年就因信用证欺诈而损失了5亿多美元[7]。
  2.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外贸出口未收账款超过100亿美元,其中属恶意欺诈的拖欠款就高达60%,每年因信用证欺诈造成银行垫款达数十亿美元,因信用证欺诈被骗货、款无法估计[8]。近年来,由于对外贸易中欺诈行为不断出现,我国法院干预开证行在信用证项下付款的案件也越来越多,仅中国银行一家,就有近50个案件涉及信用证,冻结金额约6000万美元[9]。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目前涉外上诉案件中有25%与信用证交易有关[10]。
  3.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调查显示,按照香港商业罪案调查科数据, 1998年1月查处的45例信用证相关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2亿美元。这些案件涉及在香港授权机构开出的信用证不当单据,并使用这些不当单据议付信用证。

推荐访问:信用证 结算 综述 现状及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