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东北地区文化经济互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fshs/fshs201802/fshs20180220-1-l.jpg
  【摘要】文章着重论述了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各个阶段所起的重要影响及东北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演变、更替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论证了东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通过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创新,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打造地区经济优势的桥头堡,推动和构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并有效地实施“一路一带”的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文化经济互动 区域合作 东北地区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交往,共同劳动,共同进行生产实践的表现形态的总和。东北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持色。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东北民族文化呈现出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特点,而以游猎文化为基本形态。东北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流动性等特点与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稳定性、保守性有着明显的差别。这种带有游牧、渔猎的文化特点使其具有朴实、刚毅、率直、豁达并注重实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通过长期与外来文化,特别是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更增添了新的活力。这种文化力既是东北经济实现振兴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也是打造地区优势、构建区域合作的思想动力。
  东北地区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三省山水相连,浑然一体,地理环境独特。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各个民族或从事畜牧或渔猎劳动,或从事农耕生产,共同创造了华夏文明。从古至今,在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多次的大规模移民及其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形成了目前东北地域的多元文化,即以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殖民文化、创业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融合作为显著特征。
  东北各民族及其文化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古代起,东北地区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典型地区。远在古代,东胡族人和肃慎族人的后裔一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这五个民族,都把白山黑水作为他们的发祥地,入主中原,或者统治中国的半壁江山,或者建立起大统一的政权,时间长达九百年之久。如鲜卑人从大兴安岭北段的森林中走出,向西进入呼伦贝尔草原,又辗转进入匈奴故地,然后长驱直下,占领黄河南北,建立了北魏王朝。另外,契丹人建立起辽朝,女真人建立起金朝。一代英雄成吉思汗的祖先,以额尔古纳河的密林作为起点向西部遷移,渡过呼伦湖,进入蒙古高原。由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后代的积极经营,建立起大统一的王朝一元朝。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祖先一满族,也曾在长白山地过着渔猎生活。这几个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了区域性的政权或全国性的政权,其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其他少数民族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长久以来,东北地区的各族人们,用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汗水,对华夏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丰富了华夏文明。因此东北地区各民族及其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东北地区经济模式的历史演变
  古代东北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半农业型经济。自古以来,东北地区就生活着众多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形态。众多的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从肃慎到早期女真等族,逐渐形成了以渔猎为主的经济形态。在东北地区的西部和西北部,辽阔的草原更加适合畜牧业的生产和劳作。几千年以来,东胡、鲜卑、乌桓、契丹等少数族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迁徙”,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畜牧经济形态。东北地区中部是纵贯南北、连成一片的三江、松嫩和辽河三大平原,以汉族为核心的农民,加上夫余高丽等少数民族,他们在东北这片沃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因此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这种猎、牧、农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造就了多种民族与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社会形态。
  近现代东北半农业型经济向农业型经济转变。从17世纪末开始到19世纪末期,大批流民涌入,开始了他们大量拓荒、进行农业生产的生活。在清军入关占据中原的初期,东北地区的总人口不过百万,大部分集中生活在东北的南部。在17世纪末,清朝通过镇压各地的反叛及西南地区以吴三桂为首的藩王叛乱,并将反叛被俘的大批官兵及家属发配到东北边疆。另外,有无数持有不同政见、不同看法及不同思想的人在清朝“文字狱”的迫害下被作为政治犯发配到寒冷荒凉的东北边疆地区从事劳役。
  总之,先后有数十万汉族人被发配到今天黑龙江以北的齐齐哈尔、吉林的长白山及内蒙古一带原渔猎、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区,随着这些中原人的到来,农耕文化逐渐被扩展到东北地区的东、北、西部等地区。
  清朝中期以来,由于中原地区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再加上以白莲教为首的各种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等因素,中原人口,特别是汉族农民冒死出关,越过柳条边,进入东北开荒种地。这不仅扩大了垦荒面积而且也为当地的满蒙贵族们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增加,不仅改变了东北地区原有的生产结构,也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传统社会结构。这使东北地区从南到北,从草原牧场到山区丘陵都形成了农业开垦区。随着中原汉族人口逐渐的增加,东北地区的人口构成己由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变成了汉族为主体的地区。
  由于受到寒冷气候的局限,东北地区一年只能种收一茬庄稼。初始阶段主要种植传统农作物即小麦、谷子。明末清初,东北地区开始种植由北美传入的玉米和马铃薯。这两种农作物很适合东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其既耐旱,又抗倒伏,非常适宜在平原和丘陵等地耕种并且产量很高。此后这两种作物逐渐成为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进而取代了渔、猎、游牧的支配地位,促进了东北地区由渔、猎、游牧半农耕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转变。
  由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转变。百年来的东北史,特别是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的东北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华民族反对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和残酷压迫的英勇斗争史。清朝末年,日俄等帝国主义列强接续入侵东北,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此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以东北地区的丰富资源为其掠夺目的,开矿、筑路、伐木及建厂并抓捕中原汉族流民做苦役资助其侵略战争。随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的大中城市随之形成。这一时期,东北以屈辱的方式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奴役,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强权下东北地区逐步走上了殖民地工业化和殖民地城市化的道路,从一个以中原移民为主的嵌入型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社会。

推荐访问:东北地区 互动 经济合作 推动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