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减速换挡更加注重运行质量


  “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进入“新常态”后,行业发展速度开始由高速向中速换挡减速。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及汇率变化、国内棉花质量下降、综合成本不断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呈现出了继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第三次负增长的态势。这些变化会不会影响我们“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的完成?“十二五”期间,纺织服装行业的主要成就有哪些?行业发展又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本刊记者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进行了专访。
  新常态下行业运行平稳
  《中国纺织》:“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呈现出了哪些主要特点?
  王天凯:回顾“十二五”以来的发展,我国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变化是行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其特点是发展压力加大、增长动力转换增速、调整持续深入、运行基本平稳。具体地说,行业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向中速逐步减速换挡,多数经济指标由两位数降至个位数,下行趋势与压力明显;与此同时,行业的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提升和创新驱动对产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建立跨国产业链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经显现,体现出行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在转型升级中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纺织》:纺织行业在“十二五”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王天凯:“十二五”时期,中国纺织工业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下,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从经济运行到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规模效益平稳增长。“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估计在9%左右,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预计在12.0%。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工业系统中均处于较好水平。
  2015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预计为2920亿美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6.6%,与“十二五”规划目标3000亿美元略有差距。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由2010年的34.1%增长到2014年的37.4%,增长3.3个百分点。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二五”以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用纺织品作为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作用进一步发挥,服装、家纺、产业用纤维加工量比重由2010年51:29:20调整为46.8:28.6:24.6,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10.6%。化纤在全国纤维加工量中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化纤产量占世界的比重提高7.7个百分点。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继续推进,中西部地区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比重由2010年的16.8%上升到2015年1~9月的22.2%,其中新疆是新的投资热点。纺织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骨干企业加快投入建设在周边国家的制造基地,逐步开始向发达国家产业链高端领域发展。
  创新驱动得到体现。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进步并得到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广泛应用,企业重视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并取得成效,全行业有1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50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是“十一五”末的3.4倍。品牌创建工作有效推进,全行业品牌意识大幅提高,全产业链品牌体系正在形成,行业性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与品牌价值评价制度初步建立,高速增长的纺织服装电子商务扩大了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总体来说,“十二五”期间,行业科技进步主要体现在关键技术、材料、装备等方面,我国纺织装备制造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在不断提升,化纤新纤维材料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绿色发展取得进展。“十二五”时期,大量节能降耗减排新技术获得了广泛推广和应用,棉纺、化纤、印染等各行业都有一批先进技术,在节能节水和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高到30%以上。再利用纤维年产量达到60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9.6%提高到12%以上。“旧衣零抛弃”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促进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
  事实回击“垮台”论调
  《中国纺织》:“十二五”期间,行业发展还存在哪些瓶颈和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王天凯:“十二五”以来,纺织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困扰行业发展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国内外棉花差价依然较大,国内棉花质量下降,超千万吨的国储棉和进口棉配额管制阻碍棉花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部分行业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设备利用率低,产品库存高,资金周转困难;用工成本持续上升,纺织企业人均工资是越南的2~3倍,孟加拉的5倍以上;科技资源分散尚未形成集成创新能力,研发投入相对不足,创新型人才仍然缺乏;纺织企业在适应日趋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下面临技术、管理和资金压力。
  《中国纺织》:2015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保持多年中高速增长的纺织出口,今年很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您又如何判断今年全年的行业经济运行形势?
  王天凯:“十二五”期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世界经济与贸易增长恢复缓慢,今年行业的出口形势非常严峻。虽然行业整体运行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投资的增长表现比较正常,但行业出口出现了持续负增长的局面,可能暂时还无法扭转这种局面。1~10月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同比下降5.4%,比今年上半年降幅又扩大2.5个百分点,而且是量价齐跌。这是继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第三次出口负增长。基本成因与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欧元和日元大幅贬值、国内产能向外转移带动贸易转移、原料价格走低带动出口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有关。未来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除以上因素外,还将受到全球区域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影响,不过,如果行业能够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保持出口适度增长的目标还是极有可能的。
  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形成的正向对冲下,2015年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基本平稳运行的大局不会改变,预计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为6.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约5%,利润总额增长8%左右,但出口负增长基本已成定局,预计同比下降约5%。
  《中国纺织》:目前,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一些经济学家和国外研究机构开始唱衰中国纺织,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王天凯: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行业增长速度慢一点没有关系。中国纺织工业具有这么大的产业规模,这么大的生产总量,还要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没有必要。当前,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一下行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转型升级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配置提高、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目前,许多经济学家或国外机构都在对中国纺织进行静态分析,并在分析后作出了行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较为悲观的结论。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仅用静态的理论去分析是不科学的。十几年以前,人民币处于升值起步阶段的时候,经济学界包括企业自身测算的结果是,如果人民币升值5%的话,全行业就会亏损,纺织业就要面临倒闭的风险。但是我们人民币升值了多少?我们倒闭了没有?当初加入WTO的时候,好多企业说,按照WTO规则,纺织行业会面临“垮台”的风险,但结果是,我们非但没有“垮台”,相反,发展更好了。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还是比较大的,摆脱行业目前的发展困境,还要在改革、创新等动态因素方面多下功夫。
  从中国纺织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无论行业发展多么困难,给点阳光就会灿烂。我们相信,这次转型升级过程中会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成长起来,经过优胜劣汰后,整个纺织工业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推荐访问:换挡 经济增长 减速 更加注重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