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尘泥中开花的女科学家


  他们心有精诚,手有精艺。
  他们技高胆大,巧夺天工。
  他们守护经典,攻坚创新。
  他们练技修心,兼济天下。
  他们来自不同行业,用极致追求,书写新时代匠人精神。
  系列专题——
  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国工匠。
  在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实验室,研究员于淑娟从实验原料里铲起一小勺烧结烟气除尘灰,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搅拌、浸出、过滤、蒸发、结晶……5个小时,除了和同事言简意赅的数据报告,她没说过一句题外话,连脸上的表情都很少变化。如果说一线技工练的是动功,那在实验室里埋头实验的技术员研习的便是静功。可能是身体把所有的动力都集中到了大脑,所以于淑娟的肢体动作很少,只要能精准地完成实验,其他的动作都被省略了。
  将一勺尘土翻来覆去,像在大海捞针一样寻找废料中的最后一丝价值,这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工作,于淑娟却乐在其中。“科研课题也是一种‘生命’,多花时间了解它,陪伴它,并包容它犯错,只有这样,它才能健康发展,成为一个造福人類的好项目。”能做一件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对于淑娟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1988年,于淑娟从包头钢铁学院(现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选择进入鞍钢工作,成为鞍钢钢铁研究所的基层研究员。
  刚开始工作,于淑娟被安排到9号高炉实习。在那个还没有手机和微信的年代,单靠口口相传,“厂里来了个女大学生”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她很快成了厂里的名人。有些工友甚至特意到车间里,想看看“钢厂里的女大学生”究竟是个啥样人。不过,于淑娟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并没有什么惊喜,“一个做事认真的女工友”,仅此而已。但随着相处的日子久了,大家渐渐发现,于淑娟是一个很耐看的人。
  工厂工作对于一个女大学生来说,最难的就是放下自己大学生的架子,于淑娟就是这样一个愿意从头开始的女生。和大多数新来的工友一样,她每天早早到单位扫地打水,提前记录好各种仪表数据,等师傅来了,再认真记下各种异常的处理方法。尽管平时话很少,但一碰到工作难点,她就会变成厂里提问最多的人,而且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半年实习结束时,她不仅能够与老师傅们一起论道专业,还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独到见解,这让工友们对她刮目相看。
  随着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逐渐增强,鞍钢越来越重视科研技术人员参与到生产中。工作两年后,于淑娟开始独立负责“齐大山混合精矿烧结试验研究”科研项目;工作第五年,她负责球团黏结剂的研究,为鞍钢开展的国家级项目——“富氧大喷吹”技术提供优质原料。
  那段时间,于淑娟每天有16个小时是定格在实验室里的。一次又一次地取样,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历经近3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达到预期效果,项目荣获省科技进步奖。这是于淑娟获得的第一个省级奖励,也是这份小确幸,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扎根研究岗位的决心。
  接下来,从烧结、炼铁再到炼钢等一个个作业现场,于淑娟将每一个科研项目都做到了极致,自身也成长为钢铁研究院原料方面的科研骨干。伴随着一项项创新成果,荣誉也接踵而至——于淑娟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并先后荣获鞍钢技术拔尖人才、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个人等称号。
  荣誉多了,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在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于淑娟一边观察着正在做试验的仪器,一边说:“现在国家提倡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企业需要循环发展、挖潜增效,固废资源的有效利用就是我们的责任。”
  不过,对于黑色钢铁冶金企业来说,要实现“绿色”谈何容易。
  和大多科研人员一样,于淑娟的战场在实验室里,她知道,只有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中,自己的奋斗才有价值。“其实做研究工作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枯燥,和很多艺术家一样,我们也需要采风和灵感,不过,能激发我们科研欲望的素材都取自生产。”
  过去,鞍钢堆放固体废弃物的料场晴天烟尘四起,雨天泥泞不堪。眼看着这些冶金废料白白丢弃,于淑娟觉得十分可惜。顺应鞍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要求,于淑娟踏上变废为宝的“绿色征程”,打算用自己的研究,画出一幅黑色冶金的绿色画卷。
  2005年,于淑娟将自己的科研目标锁定在钢铁生产各个工序产生的含铁尘泥上。这是一种含铁量较少的钢铁生产衍生物,因为提取成本高,曾经作为生产废料处理。这些年出于环保考虑,国外多采用转底炉、竖炉设备在泥里淘金,但这么做投资大、运行成本高;而国内大多数钢铁企业处理就显得简单粗暴了很多,直接将尘泥堆放或外排,代价是资源浪费的同时,还要支付昂贵的环保处理费用。于淑娟的理想是找到第三种方法,用她的话讲,就是要炼出一门“点泥成金”的手段。
  伟大的科研成果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研究历程却近乎相同,都是在研究者的希望与失望中交替前进。于淑娟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尽管站在实验台边,心却像坐在过山车上。
  2007年3月,鞍山一场50年不遇的大风雪将很多人拦在了家门口。那天,恰巧是于淑娟和钢厂约定做工业试验的日子。“这么大的雪,科研小组不会来了吧?”在炼钢车间,科研人员往往会给人留下弱不禁风的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在大家准备将试验改期时,于淑娟带着课题组成员一身雪花推门而进。原来,她惦记着今天的实验,凌晨4点多便起身准备,看见窗外的暴雪,刚过5点就从家出发,到单位后又带着课题组成员顶着寒风徒步一个多小时,按照约定时间赶到钢厂。“脚上的鞋袜都冻在了一起,一路上心里想的就是赶快到高炉旁。”于淑娟回忆道。
  进了厂,于淑娟和同事不约而同的往高炉靠拢,2000摄氏度的高炉就像太阳一样,瞬间化解了一路的寒意。暖和之后,工友们的心情也变好了,纷纷夸赞这是鞍山最美的一场雪。“我们的努力,就是为了让钢铁生产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这片纯洁的山水。” 于淑娟的话就像高炉一样,把热量辐射到每个人身上。

推荐访问:开花 科学家 钢铁 尘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