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生产力再解放从何处突破?


  30年前,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30年后,改革的关键战役又回到了农村。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做出部署,为农村改革的未来之路确立了方向。
  如果说农村生产力在前30年的改革中已得到基本释放,那么农村生产力的再解放又将从何突破呢?
  (吴 琼)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突破口 是什么?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调整城市劳动力市场,同工同酬:提高城市对于劳动力的容纳度,即使农民不将农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出去,也可以进城定居a还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过去的城乡二元体制主要是这个原因。
  
  孙大午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是个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问题。户籍制度,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平等问题。城里人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把农民甩在后面了。农民没有产权,经济上不能独立,政治上的距离也就拉得越来越大。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很多地方农民的宅基地实际上一年闲置11个半月,如果把这部分土地拿出来卖给城里人,不就是打破二元结构吗?打破二元结构,很重要的一点,农村建设用地改革。应该允许规范地进入流转。不仅在制度上,在观念上,我都不同意“农民工”这个称谓,应改为“新市民”。
  
  农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界定可否成为农民融资的渠道?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农村耕地不像建筑用地,就这么七八亩地,抵押出去能值多少钱?小规模农户又能有多大融资需求。可能拖拉机都不需要。农村金融其实是我们忽视了它的需求,待经营规模扩大以后,农民融资需求才会增加。
  
  孙大午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如果这能成为农民的资产,不仅可以做贷款抵押,还可以转让,资产就上升为资本,金融就搞活了。我们通过农民的称呼把他们固定在了土地上,实际上农民也是公民,有权利处置属于自己的财产,实现效益最大化。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土地不是次贷,本身是最好的资产和抵押品。农民的小额贷款目前在做,今后应该是资金实力强的企业机构到农村投资经营。关键还是把土地权利明确。现在地方政府一方面不允许乡下人进来,另一方面不允许城里人出去购买他们的产权房,不就是“围城”吗?
  
  各地相继出台的土地制度探索之举,会否成为未来改革的方向?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承包给农民的地都是多少年前讨论过的,拍卖它干什么?要办市场都是批量交易,但土地是一对一的买卖,每块土地是不一样的。种植环境也不能搞股份制。地方政府给农民自由就行了,愿意转就转,不愿意转就不转。
  
  孙大午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村官行为,还是应先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至于走合作化、集体化还是专业化,那是农民自己的事。宜工则工,宜牧则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地只能解决温饱,不仅要允许农民在地里种庄稼,还要允许“种企业”。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这些都是有益的探索。用不用改宪法?其实不用,可以考虑将农民土地权利变为股份制组成公司。所有权不能转让,股权转让就可以了。耕地与宅基地的所有者不是国家,而是农民集体,因此还是集体所有制,只不过是集体中的个体和股东变了。
  
  农民“拿土地换身份”、“拿土地换社保”是否合理?
  
  党国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逼农民拿土地换社保,不换就不给社保了?把人家土地征了自然要给人家社保,我的意思是将来即使不征农民的地,也要给人家社保。
  
  孙大午 河北大午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这个愿望很好,但只能代表一部分人。如果农民愿意成为种植大户,或者将土地转换后就地搞二、三产业,何必将土地换成身份呢?农民不傻,广大偏远地区的他才不会这么换呢。农民土地很值钱,社保没几个钱。
  
  孟晓苏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理事长
  这就是“农民拿着地票进城”的办法,我管这个叫“经营国土”。但是要看跟谁换,是换给集体经济组织。交给政府的则是地票、建设用地指标。至于大田更不能交给政府。农村一亩地,城市一套房。“用土地换社保”是因为城里人没有土地。

推荐访问:生产力 中国农村 解放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