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背后的精英团队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jwa/djwa201401/djwa201401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jwa/djwa201401/djwa20140110-2-l.jpg
  “嫦娥三号”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月球车),也是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是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关键任务,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嫦娥三号”探测器突破了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探测通信与遥控操作、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2013年12月,“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了背后的精英团队。
  “嫦娥三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志向高远 上天揽月
  孙泽洲,1970年生,辽宁沈阳人,现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
  1992年,刚刚从南京航空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孙泽洲,怀着一腔热血,来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孙泽洲感慨地说:“小时候听老师讲起院士、科学家们的事迹,特别佩服他们,崇拜他们。没想到长大后,自己能够有幸和院士、科学家们一起奋斗,就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光荣。”与光荣的使命感同生的,是压力和挑战。压力和挑战没有让他畏缩,反而化为源源动力,让他干劲十足,从不懈怠。
  1999年,孙泽洲被委任为资源1号02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分管测控和载荷,参与了卫星在巴西的测试,并负责飞控工作。2002年,他开始参与“嫦娥”的前期论证,负责星载测控论证工作。2004年,“嫦娥”研制队伍正式成立,孙泽洲被任命为副总设计师。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当“嫦娥三号”成功着陆,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孙泽洲激动得流下泪水。
  (摘自《足迹与风采》钱 钰/文)
  四个月球“守望者”
  在“嫦娥三号”探访“月宫”期间,这些为其牵引指路的科技工作者们是当仁不让的功臣。
  吴风雷:“金牌博士”情牵“嫦娥”
  北京中心总体室副主任吴风雷曾以最高分获得国际空间大学硕士学位,他是北京飞控中心的“金牌博士”。屡建奇功的他而今又担负起“嫦娥三号”测控通信指挥部飞控组秘书长的重任。
  两年“嫦娥”时光,让吴风雷的生活进入这样的状态:基本无双休日,通常每晚12点才回家。遇到问题常常超过深夜1点。有一次他11点就加完班,竟让家人惊喜万分。
  “选择了航天事业,等于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吴风雷说。开弓没有回头箭,犹如飞控一样,整个过程不可逆转,只有起飞、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深空……
  李立春:为月球车画“地图”
  北京飞控中心李立春博士是为月球车画“地图”的人。研究航天器视觉导航的李立春一毕业就主动请缨承担了这项重任,成为“嫦娥三号”任务“巡视器探测遥控操作软件”副主任设计师。
  月球车对月面的地形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如果不能给它准备一份准确的“地图”,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李立春要在10多分钟内,完成对十余组图像的分析处理,并且要快速还原出月貌,对图像处理软件的可靠性、实时性和自动化程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韩松涛:“深空测量魔术手”
  中国卫星发射总部的会议室内,一场无声的较量正在进行。这是深空测量数据测试现场,来自国内外的十多名专家正通过分析比对选出最优的结果,这将直接关系到“嫦娥三号”任务的测定轨精度。最终,北京飞控中心的处理数据分析结果以精度最高、误差最小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韩松涛博士笑了,但其中艰辛,只有他最清楚。海量数据在他的手中神奇地被分解,为此,同事们给他取了个很时尚的别名——“深空测量魔术手”。
  王保丰:给月球车造“眼睛”
  “视觉定位”被誉为月球车的“眼睛”,直接决定着月面环境信息能否第一时间传到地面,为科研人员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此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具备这种技术,在我国一直属于空白。这块难啃的“硬骨头”落在了视觉导航研究学科带头人——王保丰博士肩上。
  王保丰从学习国外巡视勘察方面的成功经验入手,资料看了厚厚一摞,笔记写了足足10万多字。他一次次撰写方案,又一次次推倒重来。“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月球车的‘眼睛’是探索太空的基础”。他在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段话。
  (摘自《科技日报》)
  “嫦娥”团队中的“铁娘子”
  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是个典型的“女汉子”。她1990年大学毕业,毕业一周年结婚,毕业两周年生孩子,生完孩子,就一直很忙。由于太忙,顾不上孩子,张玉花觉得心有愧疚:“现在小孩已经大三了,选专业的时候,他说绝对不搞航天,说你那哪叫生活,你们整天不回家。航天人很多都是合格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但很少有是合格的儿子,合格的爸爸,合格的妈妈。”
  张玉花表示:“航天是摔出来的,往往有技术认识没到位的地方,每一次归零实际上是特别苦的,但回过头来想想,一定要干自己的事情,苦实际上是锻炼队伍的一次机会,你每次解决一个问题,就认识到了一个问题,以后不会再犯。”
  对于自己承担的产品,张玉花感觉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要不满意就不敢拿出来了。”
  低温加注系统工程师何艳曾扎在山沟里的勤务站氮氧中队,一干就是10年。在这10年里,何艳啃书本、写论文,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曾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科技人才。调到总体技术部后,何艳又变成了新人。她学文书、跟现场,很快从低温供气的“门外汉”变成独立上岗的系统工程师,至今已独立执行16次试验任务。
  西昌发射中心试验技术部电测设备室副主任符菊梅说:“在任务面前没有性别之分,女航天人更要有担当的责任和勇气。”符菊梅的女儿长到14岁,每年只能在暑假时才能来到西昌,见上母亲一面。“以前孩子小,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少联系她,因为越是联系得多,感情就越深,我就越难过。”
  岗位上飒爽干练的“花木兰”,生活中也是柔情似水的妻子与母亲。符菊梅说:“也曾经有过犹豫,想过放弃,但还是舍不得。能从事自己热爱的航天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是一种幸福。”

推荐访问:嫦娥 团队 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