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中华黄河坛_解读中华黄河坛

  在黄河坛的建设中,宁夏坚持“金石文质,深厚文蕴,明晰文脉,清新文风”十六字诀,出“作品”不出“产品”,出“精品”不出“劣品”,出“神圣品”不出“庸俗品”,以确立黄河坛的历史地位、文化品位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韵味。黄河坛究竟能否堪此“大任”?黄河坛总设计、项目总监冯钦铎教授向我们一一解读。
  
  5条线凸显黄河文明
  说起黄河坛的文化内涵,冯钦铎认为“绕不开黄河”。“黄河令人骄傲,是因为在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中,像黄河这样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续了5000年历史的,是唯一的。世界上其他大河,无论是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还是著名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它们或被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拥有,但时间太短;或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文明,往往是不延续的;或者已历经多次兴衰。而黄河流域孕育的民族,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
  据冯钦铎介绍,黄河坛在规划布局上贯穿了5条文化线,即黄河5000年传统文化线、感恩母亲河文化线、宁夏历史与文化线、中国青铜艺术展示线、中国传统园林文化建筑线。“以黄河5000年文化线来讲,上下5000年文化要在这里集大成,所以说黄河坛的3条大道很重要。碑林大道有历代古圣先贤对黄河的赞扬、歌颂;农耕大道以24节气为主,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文华大道是经典文化,以《四书五经》《山海经》《水经注》《黄帝内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为主,是朝代文脉,展现了历朝历代的传承关系。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重现农耕文化
  走在连接思恩区和礼恩区的农耕大道,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分列道路两旁的“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冯钦铎说:“别小看这些图腾柱上的农耕图,可是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费了很大劲,集众人之心血的力作。”据介绍,这24幅农耕图是历史上没有的。擅长年画的李洛玉老先生承担了二十四节气图的绘制工作。刚接手这项任务时,他整整伏案工作了3个多月,才完成其中的8幅。李洛玉说:“太难了,没有任何史料可循,完全要靠自己挖掘组织,实在不知从何下笔。”为此,参与中华黄河坛设计的专家学者专门召开座谈会,组织了一批民俗、历史、雕塑、年画等各方面专家,为二十四节气寻找对应的画面。“专家们一头扎进浩瀚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寻找农耕文化的根基,生动形象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浮雕图才得以展示在观众面前。”
  
  两坊凸显“宁夏元素”
  从黄河坛设计之初,就不断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在宁夏建黄河坛,又如何突出宁夏元素呢?冯钦铎说:“现在,我交上了一份不敢说最满意但很有诚意的答卷。”礼恩坊就采用了宁夏独有的西夏建筑风格,融入人像石碑座、妙音鸟等西夏文化符号。
  此外,在突出“回族建筑风格”上,专家学者们颇费了一番苦心。“回族建筑采用的主要符号是‘拱’。‘拱’虽然不是回族建筑所独有,却是回族建筑普遍具备的一个特征。”感恩坊独特的穹顶建筑风格,空灵剔透,一眼看去就能确定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加之感恩牌楼内联:天有情天下黄河圣水积穴富宁夏,地有义地上金沙紫气堆山聚宝阁;外联:黄龙和吟清音绕梁三千日荡气回肠回汉吉祥庆有余,金牛雄哞雅韵转山八万年开怀舒心华夏福寿祝无疆。宁夏元素一目了然。
  有人将感恩牌楼称作回族建筑。冯钦铎认为并不妥帖,“准确地理解,宁夏回汉儿女都受黄河母亲的恩泽,用回汉儿女共同感恩的方式表达,是对的。就文化而言,黄河文化不光是回汉的,而是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共同的。因此,这个以回族符号为主的牌楼应该代表着中华56个民族共同感恩母亲河”。
  
  一条连接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
  “黄河坛将改变宁夏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和内陆开放等诸多格局。”冯钦铎斩钉截铁地给出这样的论断。
  “黄河坛这条纽带,连接着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在冯钦铎看来,其纽带作用是任何平台都代替不了的。以文化视角观之,中华黄河坛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彰显母亲河海纳百川、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精神。她的建成,对改变宁夏文化格局、提升整个黄河流域文化品位具有深刻意义;以旅游视角观之,有了文化的旅游,犹如被注入“魂魄”。中华黄河坛的建成,为海内外华人搭建了一个交流的纽带。以教育视角观之,博大精深的文化汪洋对每一个参观者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教育,通过参观者的口口相传,黄河文化必定能走得更远;以内陆开放角度观之,依托中华黄河坛,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夏儿女云集宁夏、关注宁夏、支持宁夏,通过他们的带动,宁夏将进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以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观之,乘黄河金岸建设的东风,宁夏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荐访问:黄河 中华 解读 解读中华黄河坛 解读黄河答案 解读黄河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