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思想来源]先进工作者

  【摘要】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灵魂。新闻工作者首先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作品才能有思想。工作、生活、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伟大人物的经典论述等都是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 新闻 思想 来源
  
  新闻作品必须反映一定的思想。有没有思想是人们常用来评价新闻作品的标准之一。有人将一篇新闻作品比喻为一栋房子是很有道理的。水泥、钢筋、砖瓦只是素材,严密精巧的设计则是思想,拥有再多、再好的水泥、钢筋、砖瓦而没有设计是盖不出房子的。再说,建筑材料基本上相同,为什么盖出来的房子不同呢?这就是设计能力不同造成的。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正如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一样,是通过长期观察、思考积累起来的。高明的新闻工作者常常能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或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发掘出不寻常的新闻来,这正是因为他平时积累了不寻常的思想。那么,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从哪里来呢?
  
  一是从工作实践中来
  
  笔者曾写过一篇题为《教育对经济的人才效益》的文章,具体记叙了姜堰市张沐中学与姜堰市丝毯厂联合举办工艺美术班,使丝毯厂获得大发展的情况,在当年的江苏好新闻评选中获二等奖。文章之所以能获奖,笔者以为,就在于文章较好地回答了当时办职业教育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这两个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尽管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思路集中体现在一个典型的身上,但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却是来自之前几年工作中的积累。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暑假,在招生工作中有两件事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苏北某中学一初三女生,历经两年拼搏,指望能考取小中专(当年小中专能使农村孩子跳“农”门,所以很热门),结果榜上无名,她经不起家长、社会的冷眼,一气之下服毒自杀;二是苏北某长途汽车站一工作人员,儿子高考仅因一分之差未能入围,这位工作人员气得当众给儿子一记耳光,这位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尽管当时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但这两件事还是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育要去向何处?普通教育怎样才能走出困境?
  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兴起,给问题的解决做了理论上的设计,萦绕在笔者心中的问题也似乎可以解决了,然而,一位职业学校校长的经历又引起了笔者另一番思考。一次,一位职业学校的校长告诉笔者,他们的职业班办得比较早,当时,看到苏南一带花木行情看好,就创办了花卉班,开始还算顺利,可一年下来问题就来了。一是经费紧张,带大家到公园去看一看,门票钱都无着落;二是不少人担心学成后无法就业而中途辍学,50个人的班到毕业时只剩下20多人。为解决这20多人的工作,校长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用尽各种方法。当最后一个学生落实好,校长也由于过度劳累病倒了,学校的花卉班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听了这番介绍,笔者就开始思考:普教要走出困境就要办职教,而办职教经费从哪儿来,培养出来的人往哪儿去呢?
  当张沐中学这个典型出现时,笔者正是带着几年中积累起来的这些思考去审视它的。与张沐中学同处一乡的有一丝毯厂,该厂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厂里的生产技术在全省同行业中是领先的,但由于设计力量不足,长期以来产值一直在百万元左右徘徊,厂领导下决心要培养出自己的设计人员,打破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而当时的张沐中学正陷在应试教育的困境之中,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校长随即上门去洽谈,很快就达成协议:张沐中学、姜堰丝毯厂联合举办工艺美术班,培养丝毯设计人员,学员由张沐中学在应届毕业生中招收,按照丝毯厂的要求培养,所需经费全部由工厂承担,学员学成后全部到工厂就业。张沐中学先后为姜堰丝毯厂培养出百余名设计人员,工厂随着设计能力的增强,产值很快由百万元跃升到3000多万元,学校也因此获得了生机和发展。长期在笔者头脑里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文章发表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常常琢磨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个案例,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些思想观念:“聪明与不聪明之间的距离其实不大。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把绝大多数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才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家长把子女送进学校,最看重的是学会做人,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其次才是学习一技之长,走上社会能自食其力。”“每一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抛弃一名后进生,对一个学校而言只是千分之一或几千分之一的损失,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损失。所以,教育要对每一个家庭负责,要让人人成功,让人人有所发展。”……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后,笔者经常用从事教育工作时积累的这些思想去审视被采访对象,并不断迸发出新的思想的火花。正是在这些思想的引领下,笔者的《长风吹云帆,破浪正有时――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附设初中构建和谐校园纪实》《风雨过后是彩虹――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改革发展纪实》等文章先后见诸《人民教育》,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从生活中来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关键在于要做有心人。一次,与过去一帮学生聚会,大家海阔天空,东扯西拉……有个学生突然讲了这么一句:“蒋老师,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教师的课上得怎样,教学水平如何,会逐渐在我们心中被淡化,而弥久愈香的就是教师的道德文章,教师的道德形象甚至会伴随学生一生……”这一番话在笔者听来犹如流星划过夜空,眼前顿时一亮。当时,笔者正在采写江都市丁伙中学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篇文章,其中有一部分是学校如何抓教师的师德建设的,正苦于缺少能提升该校做法的思想理念。这个学生的这番话经过提炼成了这篇文章的一个思想支柱。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江苏省江都市丁伙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纪实》一文在《人民教育》刊出后,该校校长甚为激动,他说,我们就是这样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的,实际也是这么做的,就是没有能够很好地表述出来,你可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生活中有许多像这样充满哲理的格言、警句,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思想,用这些思想去审视我们的采访对象都可能产生提纲挈领的效果。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用这个理念审视姜堰市仲院初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仲院初中是一所地处两县交界处的乡镇初中,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一直是当地的一面旗帜,声名远播。原因就在于该校特别善于使用教师,给每个教师合适于他的岗位,用该校校长的话说,就是“会弹钢琴的就让他弹钢琴;会跳芭蕾的就让他跳芭蕾”,所有教师的“长处”就汇聚成了学校的“优势”。以这一理念统领形成的《教坛自有后来人――江苏姜堰市仲院初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纪事》一文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的肯定,并配发评论《树与叶》。
  一次,在常州市花园中学采访,这所学校在常州地区可谓是初中教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校长在向笔者介绍该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时,介绍了许多他们是如何关心教师的诸如“油盐柴米”之类的事例,很生动,这堆材料如何处理呢?笔者在反复琢磨材料的过程中头脑里突然迸出一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成功在于细节”的格言,笔者突然联想,花园中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之所以能如此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关注到了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以“成功在于细节”这一思想统领这一部分的材料也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三是从党的方针政策和伟大人物的经典论述中来
  
  党的方针、政策,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新闻工作者思想的重要来源。如果新闻工作者能对党在各时期的方针政策以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烂熟于胸,当一个新闻事实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很快就能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就能揭示出它的意义,同时也能揭示它前瞻性的引导作用。
  早在1997年,常熟市中小学率先在全省联通中国网,在全省第一个以县(市)为单位实现了“校校通”。怎样报道这个新闻事实呢?仅仅报道事实的本身可以是一种写法,但这不能揭示这一新闻事实的本质内涵。笔者反复思考,想到了生产工具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产工具的进步可以引发生产关系的一系列的变革,引发人们思想观念、行走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由此,笔者将“校校通”看作是教育领域 “生产工具”颠覆性的变革,网络技术全面应用必将引发教育领域深层次的变革。于是,确立了报道的主题“网络,你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文章从互联网开通以来人们的教学方式发生的变革入手,着重写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变化:首先引发了教育教学思想的大变革;教育教学思想的变革引发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职业危机感,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新生事物,相当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掌握它,不能掌握先进的生产工具就决定了他们的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就会被淘汰,这就产生了职业危机感;人们的职业危机感又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学习进修掌握新技术的热情……更重要的是新的生产工具(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带来了教学效率的大提高,相当多的薄弱学校由此进入先进行列……大量生动的事实告诉人们,谁先掌握了这一先进技术谁就能占据教育的制高点,谁就能拥有未来。文章发表后在当年的江苏省教育类好新闻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江苏省好新闻评比中获二等奖。
  当年泰州的春兰集团在全国空调行业领先,报道春兰公司的文章铺天盖地,但对春兰公司何以能取得成功的报道却很少。根据邓小平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以及“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劳动者的素质的竞争”的理念,笔者撰写了《春兰公司春色满园》一文,着重报道了春兰公司坚持抓职工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素质的做法,揭示了春兰公司能空调行业领先的根本原因。文章在《中国教育报》第一版刊出。
  当然,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还有其他方面的来源,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曾作过科学的概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来源也不例外。毛泽东同志还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也必须经过这种反复积累的过程,这种反复积累的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所谓“滚雪球”就是新闻工作者把采访第一个采访对象形成的思考带给第二个采访对象并形成新的思考;接着把采访第二个采访对象形成的思考再带给第三个采访对象再一次形成新的思考……如此这般,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也就越来越丰富,这样才能始终跟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引领时代前进的步伐,新闻作品才能永远闪烁着时代的光辉。
  例如,对“教师”这一群体的认识笔者就经历了这样一个“滚雪球”的过程。最初,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所谓“红烛精神”,即“照亮他人,毁灭自己”的精神。因此,写教师必须突出“奉献精神”,在笔者的笔下就曾出现过“敢为人先”的章志辉、“无声写辉煌”的杜明玉、“创业奉献,永不停歇”的陈普山等“奉献”的典型。在接下来的采访中,笔者自问:是不是每一个教师在照亮他人的时候就必须毁灭自己呢?研究生活中的许多名教师生活发展的轨迹,发现他们在照亮他人的时候并没有毁灭自己,而是在不断走向成功,因为他们成长得比他们的学生还快。于是,据此笔者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在奉献自己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自身的专业成长,自身成长得不比学生快的老师就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接下来,在笔者的笔下就出现了“‘魅力四射的教师群体’――姜堰市第二中学教师群像”等典型,“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念在多篇文章中体现。在采访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李镇西之后,这一思想理念又发生了变化,即“教师要成为一轮太阳,在照亮他人的同时还要不断走向成功,与事业同辉煌”。在采访常州花园中学时笔者就提出了“学校发展我成长;学校辉煌我成功”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业界的肯定。
  实践表明,新闻工作者的思想犹如一个取景框,满眼都是风景没有取景框就撷取不到最美的风景;为什么有人身在宝山不识宝,就是因为没有思想,不知道“宝”的标准。新闻界的一位前辈曾这样说过,一个记者如果只能依赖于事实本身的重要程度来决定自己所写稿件的好坏,那么,他将是事实的奴隶,把自己的成功押在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到的事件上,十有八九要吃亏。一个真正的想有所作为的记者必须要有思想,这样才能走向新闻的自由王国。由此可见,注意、善于积累思想对于做好新闻工作是很重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教育报刊社)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新闻工作者 来源 思想 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思想来源 对新闻工作者思想的探析 新闻消息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