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独立学院考试改革的思考:独立学院改革

  摘要:考试改革的出发点是创造出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环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当前考试改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考试的形式、内容及考试技术方面的改革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考试观念的更新,考试指导思想是否能满足21世纪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考试制度;考试改革;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考试本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但现实中,却被当成了追求的目的,相反,学生的发展倒成了争取考试合格的手段;考试本来要表现人的智力、能力,反变成人们发展智力、能力是为了取得考试的高分数。考试成了高悬于学生头上的图腾。考试过程中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都变成了分数关系。考试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制性力量,学生失去了自身的学习动力。最终学生把考试视为自己的对立面,把自己看成被分数奴役的人。因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不复习,考试过关靠作弊,这种现象在重点高校中已屡见不鲜(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的网上评论),在独立学院中就更为普遍。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轻松学习、轻松考试,考试必须改革。我校从建校以来,一直实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成功素质教育也呼唤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辩证地看,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鼓励创新、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而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高等院校的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
   考试的目的不仅仅是测量,必须注重其本身的教育性。考试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建构学生“全面自由发展 ”的环境,体现在学生个性的培养等几个方面。
   1. 考试应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避免学生只会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甚至只会按照教师规定 的思路解决问题。
  2. 在学生达到基本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而不是为争取所谓“全优”,造成平均发展,要使学生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加速其成才过程。
   3. 考试应鼓励学生具有超脱书本的创造精神。
  4. 考试应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正视学生的个性是考试设计的出发点,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是考试的根本意义所在。考试的最终目的 是使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人的先天的和后天的潜在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从长远的观点看,考能力的导向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整体发展。中国的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获取知识 为核心,“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全面发展的目的要求教育在传授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能力。
  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出发,对于考试具体技术问题的改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例如,考试中是否应该加入主观性强的题目,尤其是没有严格答案的探究性题目,目前的主导意见是否定的。许多研究证实,这类题目 误差之大令人难以接受。然而,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是因为探究性题目测试内 容广泛,鼓励创造性和批判思维等高级能力的培养,更为可贵的是它能促使教学观和学习观转向现代社会的需要。
  考试对于人的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指导教育发展方向的同时,也限定了考试的方向。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不仅仅是求其宏观指导意义,也是具体改革实践的依据。尤其在当前,我国的经济、文化正飞速地发展、变革,人们的教育观、 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以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作为考试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有其现实意义,也有着长远的历史意义 。
  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的考试制度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但纵观当前高校的考试制度及方法还存在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
  (1)在考试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至死记硬背、突出应付考试的方面上,“抱住一本书,包打天下”。
  (2)在考试方式上:“重考试、轻考查”;“重期末、轻平时”。平时放松要求,期末考试一卷定乾坤;不分课程主次,一律采用期末考试,使学生平时松松垮垮,期末穷于应付。
  (3)在考试形式上:“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其它”。不分课程性质、特点,采用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基本上延续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形式。
  (4)在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上:“重分数、轻素质”;“重全面、轻个性”。在对学生学业的考核与评价上,基本上还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并且评优、推荐、选拔,以至毕业的最重要依据。因此大学生仍然是以争高分或保毕业为根本目标。平均使用力量,个性特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二、高校考试改革的途径和思路
  
  我们认为,考试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树立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现代考试观念
  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独立学院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摒弃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做法,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而不是教育目标自身。
  (二)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过去课程考核中, 主要是采取终结式考核, 这样期末考试是总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而期末考试往往是书面闭卷形式,给学生造成了很大压力。为此,我们在《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这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期末考试作为唯一考试模式的做法,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检查,实行月考制,即每讲完一个月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及时总结、复习,然后完成一份30分钟的开卷考试。教师对每份答卷批改后进行讲评,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以月考取代作业,可以将学生从疲于应付作业的繁重压力下解放出来,腾出时间有利于学生进行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布置作业,要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比方,数学、计算机、化学、英语等课程,以多做作业去掌握知识为合适,而生物类课程,如分子生物学,以月考形式更合适。实验课包括基础性的单个实验和综合性的开放性试验,考察形式以完成实验报告和综合性小论文为主,期末考试采取口试形式。这些改革措施,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生物工程专业2007、2008届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结果就可证明。生物工程专业2007届考取研究生3名,2008届考取研究生20名。就业率达到97%以上,就业竞争力也具一定优势,生物工程专业0402班熊振宇同学应聘江西省林科院,同时应聘的有北京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只录用一名,熊振宇同学被录用。
  (三)改革考试内容,确立考试的能力导向
  考试内容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份。它主要用来检查学生的学业状况,正确合理的考核,不仅有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自我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还是学校校长、教学部门指导教学、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此外考试还是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都离不开考试,它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不可低估。文革中,考试评分制度被取消,所造成的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下降的严重局面大家还记忆犹新。所以我们要纠正应试教育的倾向,并不是否定考试本身。而是应当深入剖析当前考试制度及方法,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制度。
  (四)高校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1)考试方法的多样化
  专业课或跨学科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发展中的科学,则应提倡实行开卷考试或写小论文,总结报告等形式;
  (2)考试命题的科学化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为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体现在命题上,考什么和怎样考对学生起着“指挥棒”的作用。
  (3)学生学业评价的综合化
  在考试制度改革中,要着力于建立一个科学、公平的学生学业的评价体系,改变仅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传统做法,才可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作出全面的综合评价,除了对考试成绩采用积点法或加权平均法外,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比重,并对学生的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突出才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冒尖”显示其聪明才干。
  
  三、关于中国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评价绝不能“一卷定终身”,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本质。然而,看一看我们的教学方式,就会发现,几乎到处都是“单一标准”和“整齐划一”,人才的多样化、人才成长模式的多样化与管理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标准化形成鲜明的反差。我们喜欢强调“全面发展”,而往往忽视或没有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喜欢说“塑造学生”,按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塑造学生”,而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和环境;我们喜欢统一学生的思维,喜欢制造“标准答案”,而不喜欢甚至不容忍学生对我们的观点提出批评。所有这些不仅印刻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而且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管理和培养模式中,体现在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即考试中。这些思想和制度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着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要想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使这个“指挥棒”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指挥”功能,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
  (一)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念,为培养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
  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观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更强调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1. 树立考试不是为了获得学期成绩,而是作为前期学习效果的总结的观念。
  2. 树立考试不是一门课程的教学结束,而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观念。
  3. 建立考试后的信息反馈机制。
  (二)明确考试目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
  1. 考试目标应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要想人才多样化,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要尊重人的个性。理想的考试应对每一位学生都设计考试标准和模式,适应每位学生素质的发展。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缺乏个性,千人一面,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2. 考试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考试目标应以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它对教学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考试诊断教学问题,反馈教学信息,检测教学效果,从而调节教学双方向教学目标迈进。
   (三)针对课程特点,丰富考试形式
   要按照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科学的考试方式。
  (1)闭卷考试;(2)开卷考试,重点不在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记忆,而在于考核被试者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包括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3)口试,最大特点是应试者在提问范围和所创设的考试环境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自由抒发见解,可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口试对应试者学识的广度与深度、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反应能力、想像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均能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观察和检测;(4)成果性考试,如综合文献调研报告、设计项目训练、作品展示等,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科研能力,同时能有效考查学生查阅资料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操作合作考试,能够较好地考核学生涉及动作技能领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测试手段;(6)计算机及网上考试,不但可以用于对学生认知领域的考核,还可以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开放教育的今天,应大力开发和利用这种考试方法。
  以上关于考试改革的初步设想,还有待于实践和时间的验证和逐步完善。

推荐访问:独立学院 思考 改革 对独立学院考试改革的思考 独立学院改革 2017年独立学院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