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金州”:科学发展谱新曲_水墨金州

  “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科学发展的道路。只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黔西南州以“五种精神”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涌现出一个个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亮点。
  
  2009年3月,正当全国“两会”召开和黔西南州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一部被中宣部誉为“寻求科学发展的史诗”的20集电栅连续剧《绝地逢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此剧以黔西南州贞丰县小花江村为原型,讲述了山区农民在石漠化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发展绿色经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真实故事,被评论家称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写照”和“新农村戏”的代表作。
  与此同时,一场关于《绝地逢生》的大讨论在黔西南州引起热议。黔西南州委书记陈敏如此评价,《绝地逢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教材,体现了黔西南州的“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一致、奋起直追、富民升位的黔西南精神;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麻山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务求必胜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顽强拼搏精神;“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实干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黔西南州委高度重视该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功能,把《绝地逢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并以该剧播映为契机,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他们牢牢锁定“科学发展、促进跨越”主题,以州委书记陈敏提出的“只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精神,突出实践特色,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涌现比一个个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的新亮点。
  
  优化三个环境
  强力推进跨越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黔西南州委经过充分讨论认为,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目标,必须优化发展、生态、勤政廉政三个环境。优化发展环境,是实现富民兴州战略部署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优化生态环境,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业兴”和谐黔西南的需要。优化勤政廉政环境,是为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的需要。
  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黔西南州采取了召开座谈会、组织专题讨论、收集查阅资料、分析查找问题、发放征求意见表等一系列形式,共征求到经济社会发展、保民生、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322个(条)。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各县市、顶效开发区和州直部门征集到调研课题498个,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遴选出40个重大课题。广泛征求各地各部门的意见,召开课题咨询会,最终确定涉及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党的建设等方面的23个课题作为黔西南州重点调研课题。各参学部门紧密结合实际,精心选好重点调研课题,“一部门一课题”,领导带头,紧紧围绕影响和制约黔西南州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扩内需、保增长”、“发展与保护”、民生问题等,深入开展调研。
  据不完全统计,黔西南州共开展大讨论960多场次、160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大讨论,形成了人人为黔西南州发展献良策的大讨论热潮。与此同时,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州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还邀请了中科院院士、我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和省建设厅总规划师朱靖华先生到黔西南州作辅导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发展意识。
  
  “四轮驱动”牵出系列“组合拳”
  
  近年来,黔西南州抢抓发展机遇,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的发展意识,在工业、农业、旅游业和项目建设等方面频频挥出一系列“组合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们乘势而上,继续强化推进,使全州经济发展方式得到逐步转变。
  工业拉动。工业经济被喻为拉动黔西南姒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也是实现全州“富民升位”的强力引擎。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黔西南州着重建设电力、矿产、农产、建材、制药、旅游等6大产业及科技型、环保型、效益型企业,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目前,黔西南州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3个,总资产137.8亿元。2008年,黔西南州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6.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17.7%,煤炭、电力、卷烟、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
  农业增效。为积极引导农民走现代农业道路,黔西南州着眼于培育一批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农特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意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培育一批农特产品销售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培育一批农特产品经济合作中介组织;培育一批适宜本地种植、养殖、加工,顺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五个培育”工作,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前,全州已有省、州、县(市)三级龙头企业60家,建成8大优质农产基地326.89万亩,涌现了277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就为财政提供税金2亿多元。
  项目牵引。对于经济总量较小的黔西南州而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无疑是全州经济工作的“牛鼻子”。黔西南州把化“危”为“机”作为调研的重要课题。深入企业,力促生产资源整合,协调银企对话,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利用黔西南资源富集的优势,主要领导率队赴深圳、东莞等地科学招商引资,签订27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资金达86.4亿元。眼下,黔西南州重大项目建设喜讯频传:继汕昆高速贵州段进入实质性动工阶段后,兴义至晴隆高速公路将于8月底前开工建设;120万千瓦的兴义火电厂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开工建设的“通行证”;惠泽黔西南州6个县(市)90余万农民的盘江灌区工程亦将开工;在中央新增的1000亿元投资中,黔西南州争取到2.6亿元,484个重点项目得到落地。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密集实施,强有力地拉动了黔西南州经济的增长。
  旅游富民。旅游业成为黔西南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富民产业。近年来,黔西南州将旅游、文化与体育捆绑,提出特色文化增强旅游底蕴,借体育赛辜搭台,“吆喝”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旅游业勃兴之路。随着“山水长卷水墨金州”旅游外宣品牌的推出,全州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红色旅游、自然遗产、度假胜地等6大旅游板块逐步包装到位,黔西南州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
  
  创新载体,不断将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不吃完祖宗饭,不砸碎后代碗;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小圈子’不利科学发展,‘大团结’推进强市富民。”“站得高,就要望得远,当领导,就要有远谋。”……
  这些朴实的“顺口溜”,读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黔西南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专门编发了60条“顺口溜”,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推向深入。
  在兴义市,类似这样的科学发展观“顺口溜”涉及该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内容和建议。此外,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这些“顺口溜”,该市已将其全部内容上传到“兴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供群众查阅。
  “科学发展促进步,脱贫致富有门路;养了猪牛种了树,百姓生活天天富。”贞幸县的老百姓用布依山歌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当地布依族人民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走出贫穷困境、建设富民之乡”主题,结合山歌与当地布依族人民生活习俗息息相关的实际,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自编成布依山歌,寓教于乐,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的坚定信念。
  “千人上讲台,万人齐参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纷纷登上讲台,积极为金州发展献计献策”,这是黔西南州开展“金州发展论坛”学习活动的真实景象。通过千人上讲台结合州情和工作实际的论谈,全州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
  此外,黔西南州将《绝地逢生》作为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颇具启示意义。正如州委书记陈敏所说:“‘欠发达、欠开发’是我们的基本州情,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符合自己科学发展的道路。只要科学发展,绝地也能逢生。”

推荐访问:水墨 科学 发展 “水墨金州”:科学发展谱新曲 水墨金州科学发展谱新曲 水墨金州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