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

  摘要: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传媒在促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转型时期某些特殊原因的影响,现代传媒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人的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问题。因而,传媒需要一个理性化的发展过程,受众亦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实现传媒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协调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现代传媒;理性化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346-02
  
  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传媒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着一种相伴相生、共同促进的关系。从口语的出现到文字的发明,从印刷术的诞生到电子技术的广泛普及,传媒的每一次进步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并逐步推动着人类从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再到文明时代的变迁。19世纪末期现代媒介的诞生,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现代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促进了人的现代化进程。但另一方面,传媒又像一把“双刃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隐藏着许多不利于人的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因素。那么如何规避现代传媒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现代传媒的理性发展,实现传媒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真正意义上的相得益彰?本文将从传播学与社会学的角度,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一、现代传媒的产生、特征及人的现代化涵义
  一般认为现代传媒诞生于19世纪末期,即马克思、恩格斯所谓的“交往革命”时期。这个时期,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人类进入一场世界性的交通和通讯革命时期,传播媒介和其他各种信息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进入密集型社会性交往时代[1]。“交往革命”促进了20世纪电报、电话、广播等现代媒介的产生,并在一战、二战期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社会交往的新时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电视、电话、电脑等现代媒介在世界各地的广泛普及,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与空间距离,人类全面步入麦克卢汉预言中的“地球村”时代。
  现代传媒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标志着其现代性的逐步加强。这种现代性特征不仅包括媒介技术设备的现代性,还包括媒介社会角色的现代性、媒介经济的现代性、媒介文化的现代性、媒介运营管理以及媒介职业理念等多方面的现代性[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媒的这些现代性特征正逐步趋于成熟,并日益影响着人的现代化进程。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它是指“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它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还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2]。人的现代化理论主要源于马克斯・韦伯,他认为现代化就是“合理化”,是一种全面的理性的发展过程[3]。他指出:“现代人格表现为注重实际、追求财富的功利主义倾向,忘我奋斗、克己禁欲的严谨生活作风,精打细算、科学经营的理性行为方式。”[4]作为该理论集大成者的英格尔斯则进一步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指的是一种态度、价值观、观念、感觉方式及行为方式,可能还指那种有效参与现代社会所产生的或所要求的方式。” [5]
  从以上学者对人的现代化的解释来看,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某种认知态度、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无孔不入的现代传播媒介,无疑在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样一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传媒带来的。
  
  二、现代传媒何以促进人的现代化
  关于传媒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曾有许多学者对此做过经典研究。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尔・勒纳指出,传播具有“移情”作用。这种“移情”是指大众媒介通过信息传播,使人在突破了历史和地理环境局限,了解外部新事物后,能够“站在别人的地位来看待自己”,由原来的某种角色转换为另一种新角色,成为有着现代人格的新人[4]。传播学大师施拉姆也提出,“大众媒介的作用在于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教育民众,传播新的知识和技能,将社会关注点集中到与发展相关的信息上,提高国民参与国家与社区事务的程度,提高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值。因此,任何社会变革的最重要条件是人本身必须改变……这正是现代传播对于经济发展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所在。”[6]此外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等利用“创新扩散”理论,发现农民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自身因素与媒介接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而得出大众传播发挥着现代化催化剂作用的结论[4]。与传播学者不谋而合的是,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也认为,“人们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也是促成他们个人现代性的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至于那些职业和住地能提供与大众传播媒介充分接触的人,也能同工厂、工人一样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个人现代性水平。”[5]
  正如学者们所揭示的,置身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无不感受到传媒对我们的影响作用。由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编制的信息网,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巨大的虚拟时空中纵情驰骋。具体来说,现代传媒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来影响人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工具,通过政治、文化、思想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积极渗透,引导人们接受现代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进而促进现代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形成。传播学者赖特在关于传播的“四功能说”中曾指出,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化的功能[7]。现代传媒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陋习,让人们在一种互动的情境下,敢于接受新事物,参与社会实践,更好地实现了个人的社会化,从而也促进了个人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
  其次,为人们及时地提供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技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变化与发展。手机、电话的诞生让人们之间的语言沟通畅通无阻,而电视尤其是电脑的运用,则将人们带入一个“万花筒”的世界。它帮助人们获得最新的知识、最及时的信息和最全面的资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有利于人们以更积极的姿态参与社会竞争,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挑战。
  再次,在塑造人们现代人格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融合与统一。从城市到农村,现代传媒凭借其广范围、长距离的影响力,不仅培养起一批拥有新型知识与技能,富有高度创造性、自主性与责任感等现代人格特征的现代人,而且也倡导人们带着这些特征参与到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当前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现代化成果,在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人们的积极开拓与创新、刻苦钻研与奋斗。而在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人们自身的现代性也进一步加强。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传媒发挥着一种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之间的桥梁与催化作用,实现着两者的积极融合与统一。
  
  三、现代传媒的缺陷及人在利用现代传媒中面临的问题
  虽然现代传媒在促进人的现代化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现行的传媒体系中也存在着某些不利于人的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问题。具体而言,有如下几方面的缺陷与问题:
  第一,传媒商业化运作中产生的“文化垃圾”不利于现代人格的培养。当传媒的良知遭遇金钱的撞击,其后所引发的是一系列有悖于伦理道德的问题,而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大众,其中青少年群体又首当其冲。不难发现,我们所熟悉的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介经常被各种各样不健康的广告信息、图像、低俗文字所充斥,“污染”了人们的视野,混淆了其视听与判断力,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最终也就难以培养起健全的现代人格。
  第二,现代传媒在某种程度上颠覆着传统文化,不利于优良的民间文化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能否定现代传媒在促进个人和社会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否定大众传播过程中“文化消解”现象的存在。而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电脑的应用在使人们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很多人逐渐遗忘了书写的习惯,不利于书法文化的发扬光大。因而,现代传媒的片面发展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有悖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规律。
  第三,某些人群存在过度依赖传媒的心理与行为,而忽视个体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这些人视电视、网络中的信息、知识为经典,而从不存在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习惯于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网络出现以后,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学术界乃至传媒界都普遍存在。于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剽窃现象蔚然成风,虚假信息四处横行,严重败坏了学术界的严谨性,损害了新闻界的公正性。其结果是不仅使其人格价值发生扭曲,也造就了一批“单向度的人”,一批不会思考,不会发挥主体能动性,只会“粘贴”、“复制”的人。从这个层面上说,不能不说是现代传媒的悲哀。
  
  四、传媒的理性化与人的现代化之协调发展
  从现代传媒的正负功能可以看出,传媒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发展,也可能阻碍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所以我们在利用现代传媒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趋利避害,促进现代传媒的理性化发展,进而实现与人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什么是理性化呢?按照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理性化”是指人与社会行为的契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专门化和制度化,它是与社会的世俗化相联系的[8]。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理性化”的过程。当前我国的传媒业中因为缺乏一种理性化的制约与规范,存在种种非理性行为,进一步说,虽然媒介技术层面已具备高度的现代性,但是媒介社会角色、媒介职业理念、媒介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现代性水平还远远不够,因而也造成了竞争当中理性化的缺失。
  那么现代传媒如何取得一种理性化的发展呢?最关键的就是要在一种合理化的价值目标下,建立起一套契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竞争机制。对此,有如下几方面的设想与建议:
  第一,媒介主体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与社会责任,重塑职业道德,恪守职业伦理,以营造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媒介应自觉承担起“社会公器”的责任,努力做好“把关人”,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与公正性,宏扬优秀文化,倡导社会正义,关注弱势群体,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杜绝低俗与媚俗,从而打造出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精品媒介文化。
  第二,传媒集团之间应开展有序竞争,使媒介经济的目标从单纯地追逐经济效益转变到注重社会效益上来。有人将传媒经济称作“眼球经济”,因为各大媒体为了追逐高额的经济利润,想方设法、不择手段地吸引受众眼球。这些媒体都忽视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也忽视了受众真正想要的东西。因为一个真正有口碑的媒体,就是要能尊重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并且永远能与社会的主旋律与时俱进。
  第三,媒介受众应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对媒介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实现与传统优良文化的积极融合。按照英格尔斯等人的观点,要成为现代人,首先就要学会学习。因而受众在接触传媒的过程中,不能对其一味地迷信与依赖,成为传媒被动的接受机器,而要学会积极吸取其有益成分为己所用,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对其进行加工处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与内容的侵扰。同时,对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学会保护与传承,并通过与现代媒介技术的积极融合对其发扬光大。
  
  五、结语
  本文在阐述现代传媒的产生、特征与人的现代化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传媒在促进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的积极功能,同时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现行传媒当中的一些不足以及人在利用现代传媒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现代传媒需要一个理性化的发展过程,而人也不能是传媒被动的接受者,只有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正确定位与处理,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终实现传媒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极为激烈的信息社会,除了传媒本身的现代性要进一步加强,每个人都要更加积极地利用现代传媒的裨益,从而更好地培养起自身的现代人格特征,并投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和谐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孙琳,樊亚平.简论现代媒介的内涵与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2007(2):228-229.
  [2]柯卫.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统一性[J].社会科学家,2007(1):9.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J].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5.
  [4]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08-210.
  [5][美]英格尔斯著,曹中德译.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美]威尔伯・施拉姆,著.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华夏出版社,1990:27.
  [7] 李彬.传播学引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陈嘉明.“现代性”与“现代化”[M]. 新华文摘,2004(4):15.

推荐访问:与人 现代化 传媒 现代传媒与人的现代化 深圳现代化影视传媒 深圳影视传媒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