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理论 重庆统战文化的理论品质及前进方向

  摘要: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统战文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景线,其实质是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存在。重庆统战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品格。它以“三项活动”、“唱红打黑”为推手,动员群众、上下一心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缩差共富。重庆统战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缩差共富”的统战民生文化,促进统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成全国统战文化历史名城。
  关键词:重庆;统战文化;理论品质;前进方向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1-0068-0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鲜明主题,就是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道路,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可以说文化建设的春天已经到来,文化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从现在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推动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离不开统战文化的繁荣昌盛。
  一、文化与统战文化的界定
  (一)文化与统战文化
  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体现着人的尺度和人的发展程度。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向心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包括凝聚力、文化认同以及价值同化等在内的无形力量。文化强国作为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突出亮点,体现了党中央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统战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单元,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风景线。具体而言,我们所指称的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于统战体系和统战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包括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宗教和睦文化、阶层和谐文化、工商奉献文化、海内外同胞联谊文化等内容。繁荣统战文化能够充分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与文化力量,更好地发挥统战作用,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
  (二)统战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精神实质
  当代统战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凝聚人心共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追求,追求的目标是政通人和,实现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从这个意义上讲,统战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浓厚的时代性。统战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和衷共济;文化理念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思想主题是团结联合。尽管不同党派、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有着不同利益;不同宗教有着不同信仰;海外华侨华人有着不同国籍;非公人士有着不同经营理念;但只要他们爱国,拥护社会主义,就尊重他们、包容他们,允许他们存在并发展。因此,统战文化还具有巨大的包容性。统战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基本内容是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工作方法是团结、帮助、教育、引导;这就要求统战文化还必须具有先进性,是一种先进文化;只有先进文化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人民群众的愿望,才能争取人心,去引导人、教育人、团结人,凝聚力量。所以,统战文化的核心价值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
  统战文化的实质是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存在。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统战文化的灵魂是共同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理想信念就是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面旗帜的统领下,实现多党合作、民族团结、宗教和睦、阶层互助、海内外同胞归心的统战格局。第二,统战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这个共同价值观就是“和”。“和”的价值取向是所有统一战线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第三,统战文化的历史基因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是“诸子百家,兼容并蓄,四海一家”。第四,统战文化的形式是和而不同。没有同,就构不成统一战线;没有异,就不需要统一战线。既要承认多元的社会存在,尊重差异性;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旗帜,这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
  二、重庆统战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理论品质
  统战文化是个动态的历史过程,重庆统战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内容和独特的文化品格。
  (一)和衷共济的多党合作文化
  多党合作文化是重庆统战文化的重要内容。重庆是4个民主党派的发祥地和政治协商的得名地,积淀了丰富的统战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历史留给重庆的宝贵精神财富。重庆丰富的统战文化既是我们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重庆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结晶,更是重庆城市文化的灿烂瑰宝。重庆统战文化形成的历史界碑,无题地标在了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那一段风雨如磐的历史印刻了重庆多党合作文化的历史标徽。多党合作文化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民族同一战线的革命实践中以及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在反对独裁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重庆红岩村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是南方局领导统战工作的大本营,是重庆统战文化的发祥地。因此,这一文化形态又称红岩文化,它与井冈山文化、长征文化、延安文化并称中国四大革命文化。其革命性的品质属性表现为:目标坚定、担当大义的坚定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多党合作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反对独裁专制的伟大时代的风貌写照,是党的民主思想、民主作风、民主精神光辉的历史符号和历史标志。
  发源于重庆的多党合作文化,不仅在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也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后,多党合作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特点是:共产党领导,民主党合作;共产党执政,民主党参政。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伟大的创造性。它的创造性在于:无论是共产党,还是民主党派,他们既有党派利益,又有国家利益;既有个人利益,又有民族利益。一方面,他们要追求个人利益、党派利益;另一方面,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他们共同的追求。这样的合作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性,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二)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
  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是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大批的统战人士齐聚山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统战文化资源。救亡图存、促进民族团结、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主题。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为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民抗战的实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抗战文化,它是当时重庆统战文化的主流文化。当时中国几乎所有顶尖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都荟萃重庆,明确提出了“抗战、团结、民主”为文艺创作的三大目标,创作出一大批艺术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陈白尘的《大地回春》和阳翰笙的《天国春秋》等。重庆是抗战文化的的“富矿区”。如沙坪坝区郭沫若旧居、张治中旧居,南岸区空军抗战纪念园、抗战历史博物馆、苏联大使馆和渝中区中苏文化协会遗址、国民参政会旧址等。位于今天重庆市渝中区天官府8号旧址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后改为文化工作委员会)对抗战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城乡统筹的社会和谐文化
  重庆统战文化以其独特的政治魅力和文化魅力,在重庆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促进重庆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近几年来,重庆围绕胡锦涛“314”总体部署和专门为重庆出台的国发3号文件,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先试中形成了具有重庆特色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其外延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
  1.以共同的理想信念聚魂。重庆的“唱红”是把毛泽东思想和中特理论,也包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世界上的精神文明,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3200万重庆人民的终极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确实是改革开放30年的难题。重庆的“唱红”,主要包括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因为以前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离群众的生活有距离,而“唱读讲传”就是一场重庆人民的“新生活运动”。“唱读讲传”文化既是红色文化,又是大众文化。从本质上说,它是聚精凝神的文化,所以也是一种统战文化。
  2.以团结和谐的干群关系聚人。重庆创新的“三项活动”(包括党员干部“大下访”、“三进三同”、“结穷亲”),成为沟通干群感情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许多党员干部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生活方式,确实离普通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很远。很多的官员整天被“轮子”、“盘子”、“裙子”转得迷失方向。“大下访”、“结穷亲”、“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化解了基层矛盾,密切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争取了最广大的同盟军共同致力于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丰富了重庆统战文化的内涵。
  3.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聚力。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有原罪,需要清算。说重庆“打黑”打击的黑社会头目,多为民营企业家,因此认为重庆“打黑”是在“清算原罪”,打击民营经济。其实重庆打击的黑色民营企业家,是极少数,扶持的是绝大多数。重庆的民营经济发展有充足的“阳光”、“空气”、“土壤”。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重庆出台20条工商政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统计显示,2010年,重庆市非公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9%以上,民营企业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当然,重庆的外资经济也发展迅猛,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位列西部第一。重庆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并驾齐驱,这与重庆和谐的工商企业文化作为支撑是密不可分的。
  多党合作文化、民族团结文化、社会和谐文化共同构成了重庆统战文化的基本内涵。以“三项活动”、“唱红打黑”为推手,动员群众、上下一心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来统筹城乡发展,来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这就是新时期重庆统战文化的理论品质,是对传统统战文化的弘扬和深化。
  三、重庆统战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发展“缩差共富”的统战民生文化,提升统战文化软实力
  “五个重庆”建设――“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其实是一项系统的民生工程,它与“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民生十条”、“缩差共富十二条”等一起作为一种政治理念和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重庆民生文化的闪光品牌和亮丽风景。这些重大决策和措施,既赋予重庆统战文化新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民生导向的科学发展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助推重庆发展的强大合力;又为重庆统战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统战工作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以统战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为先导的。新时期重庆统战文化建设,就是要从时代的需求出发,紧密结合当前统战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把创新的落脚点定位在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把零散的做法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把具体经验规范化,把创新研究成果总结提炼成新时期具有重庆特色的统战文化。
  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公共富裕是新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三个差距的核心是贫富差距。其实,缩小文化差距比缩小贫富差距更为重要。作为党的统战部门,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在统战文化建设方面大有作为,利用统战文化的优势“文化民生”、“文化惠民”,服务重庆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城乡、阶层的文化差距,为城乡统筹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构建统战文化建设体系,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
  1.加强对统战文化的研究。形成覆盖全市的统战文化研究网络,成立重庆市统战文化学会,万、涪、黔三个统战文化研究中心,以及38个区县的统战文化研究小组,汇聚六方面的人才搭建五大研究团队。这6方面的人才是:统战干部队伍的人才,社会主义学院教师队伍的人才,民主党派的人才,民营企业的人才,宗教文化人士、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文化学者。五大研究队伍是:政党文化研究会,重点挖掘重庆统战历史文化,特别是多党合作的历史资源,助力重庆统战文化历史名城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苗族土家族文化研究会,重点是开发文化产品助推渝东南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宗教文化研究会,重点是整合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宗教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红岩文化研究会,重点是深化红岩文化研究,形成重庆统战文化特色,扩大重庆统战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民营企业文化协会,重点是引导、帮助民营企业家塑造企业文化。
  2.加强对统战文化的宣传。统战部门与宣传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建立沟通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把统战文化建设列入党委宣传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统战政策、统战事迹、统一战线的先进人物,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突出业绩的统战人士,要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报道,要把统战文化融合到各种文化艺术之中,创造有统一战线文化内涵的各种艺术作品。当前,要把统战文化融入“唱读讲传”活动中,以“唱读讲传”活动为载体,宣传统战文化,弘扬统战文化,扩大统战文化的影响力。
  统战部门要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如党外人士联谊活动、文艺汇演等,既宣传了党的统战政策和统战思想,又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统战文化推向基层。按照中央的要求,统战工作要逐步向基层延伸,统战文化也要向群众渗透。就是说,必须把统战文化宣传出去,推向大众,使统战文化进基层、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使统战文化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进实际。只有这样,统战工作才能取得实效,统战文化也才有生命力。
  3.开发统战文化产品,做强统战文化产业。文化既有社会属性,同时又有商品属性。要大力发展“统战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利用重庆丰富的统战文化历史资源,打造“重庆统战文化一日游”旅游品牌,将其纳入都市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扩大重庆统战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利用我市宗教文化资源,助推旅游开发,形成文化精品推向全国。梁平县打造的“佛光双桂,绚丽梁平”文化旅游产品在市内外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要借助外力在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缩差共富”等方面有所作为,积极引导、鼓励民主党派、海内外企业家助推重庆发展,协助做好引进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工作,发挥统战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民盟中央确定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为对口帮扶单位,对武陵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给予实际性支持和帮助。今后,这样的对口帮扶对子要在重庆的38个区县遍地开花。
  (三)促进统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成全国统战文化历史名城
  一是统战文化高度繁荣,统战文化研究有自己的特色,并在全国有很强的影响力。二形成一批广泛传播的统战文化艺术精品、作品和节目,而且这些作品不断涌现。三是统战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统战文化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四是统战文化人才辈出、济济一堂,涌现出一批有全国影响力的统战文化学者,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和学术风格,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五是统战文化的软实力大幅提高,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
  重庆具有建成全国统战文化名城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重庆这座具有丰富统战资源和深厚统战底蕴的城市,先后挖掘整合统战教育景点80余处,并建立起以“特园”为龙头的统战宣传教育连线和“以点带线,以线连片”的整体开发格局,形成了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寓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于参观旅游之中的良好格局。重庆是全国首个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建成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扩大了重庆作为全国首个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影响。
  重庆着力建设全国统战文化历史名城,正逢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我们要以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科学谋划,发挥优势,通过对重庆统战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形成由众多景点集群组成的重庆统一战线参观联线,同时出版一批统战文化建设丛书和影视、音像作品,建立完善“重庆统战文化遗址遗迹数据库”,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唱读讲传”统战特色文艺节目,形成重庆统战文化高地,提升城市的“软实力”,使重庆的城市文化更具特色和魅力。
  
  责任编辑:周巧生
  
  收稿日期:2011-11-08
  作者简介:曾昭盛(1966-),男,汉族,重庆梁平人,梁平县社会主义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社科理论研究。

推荐访问:统战 重庆 前进方向 重庆统战文化的理论品质及前进方向 品质好的重庆大学统战部门培训 重庆大学有什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