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_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社会交往有利于幼儿的认知、积极情绪、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水平受家庭、托幼机构和幼儿自身个性等因素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宜从家庭和托幼机构等多方面入手。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方法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意向,有效地理解他人和善于同他人交际的能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主要表现为善于体察家长的喜怒心情、懂得察言观色、能识别他人的情绪变化、善于与人合作。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在与家人、同伴、老师及社会上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幼儿拥有更多知识、更大权力的成人与幼儿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比如老师与幼儿的关系、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它的主要功能是为幼儿提供安全和保护,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水平关系是指幼儿和那些与他们有相同社会权利、能力的同伴之间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幼儿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技能,交流情感、经验,等等。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不断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因素
  幼儿交往的过程具有差异性特点,有的幼儿是同伴接纳型,有的却是同伴排斥型;有的幼儿居于中心地位,有的则处于边缘地带。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家庭
  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在幼儿社会交往行为的发展过程中,父母的直接教育和社会交往行为起重要的作用,父母如果做出了社会交往行为的榜样,同时又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这样的交往的机会,就有利于幼儿进行交往。除此之外,父母也应该常带幼儿去人多的场所玩,鼓励幼儿与他人玩耍、交往。
  (二)托幼机构
  托儿所和幼儿园是幼儿最早加入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环境,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未能与幼儿建立起亲密、融洽、协调的关系,就会导致幼儿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造成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不协调。如果教师不注意爱抚、关心、尊重和认可幼儿,甚至经常冷落或惩罚幼儿,就会使幼儿产生不安全感,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孤僻、冷漠、不合群等特征。
  (三)幼儿自身因素
  1.自身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性格开朗、不易冲动和发脾气、善于交谈、敢于表现自我的幼儿,被同伴所欢迎;而容易害羞、遇事退缩、好发脾气、沉默寡言的幼儿则常会被同伴排斥和忽视。孤僻的幼儿常常是被动交往,而主动交往的总是那些性格开朗的幼儿,幼儿的性格直接影响交往能力。因此,幼儿园、家庭要为幼儿创造宽松的交往环境,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2.社会认知能力
  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社会认知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实践中,那些更多或较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交往技能的幼儿,往往也是会与他人谈话、会共同游戏的幼儿。同时,受欢迎幼儿比不受欢迎的幼儿对于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3.语言能力
  语言是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之一。语言是人类交往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时期词汇还不够丰富,语法掌握还不够全面、规范等,因此,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常常出现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导致交流受阻,同伴之间在说不清、道不明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因此,语言水平影响幼儿社会交往的发展。
  二、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1.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品质是幼儿进行交往的基础,在交往中要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别人帮助了你要说“谢谢”,给别人道歉要说“对不起”,与他人分手要说“再见”,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用“请”。要让幼儿学会分享,例如:现在很多幼儿园,幼儿过生日,家长会带上生日蛋糕一起到幼儿园,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让幼儿体会与人分享的快乐,学会与人分享。幼儿具有这些良好的品质,与人交往,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纳。
  2.注重家长的示范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常常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幼儿做好榜样。平时也要注意处理好与邻居、同事、朋友的关系,主动关心帮助他人,多带幼儿出去与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做好示范,使自己的交往行为成为幼儿的榜样。同时,家长也要创造机会,多培育幼儿与人交往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二)实施科学的托幼机构教育
  1.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交往活动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各种区角,比如“美工角、图书角、围棋角、植物角”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一起共同分享各自的看法、经验,多交流,使幼儿喜欢上与人交往,并学会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同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学习、模仿的意识。幼儿的很多行为是通过模仿学习的,这种模仿的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也可以是电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幼儿在这种丰富的环境下,才能一步步获得进步。
  2.锻炼幼儿自我处理问题的技能
  幼儿每时每刻都处于交往中,他们在交往中的表现千姿百态。在活动中发现,幼儿有因小事而争吵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先让幼儿争吵再介入解决。幼儿间争吵不是出于对别人的敌对情感所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而是对自己意见过于自信或主张不协调。越是好朋友,争吵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争吵中幼儿能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持什么态度接受别人的意见。幼儿正是在这种不断的磨合中才逐渐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3.坚持游戏在幼儿园中的主导地位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角色游戏是最被幼儿所喜爱的,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游戏角色的思想和情感。角色游戏还可以使幼儿体验成人行为,掌握社会行为规范,习得社会交往技能。在幼儿园,幼儿常玩的“过家家”,以及各种其他不同游戏角色的扮演,使幼儿懂得分工合作、分享、同情等各种积极的行为、情感,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习社会不同角色之间的交往。
  4.注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间交往同样产生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综合考虑教育目标,树立整体教育的观念,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注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幼儿能听懂、会表达。规范幼儿的发音、语法,并会正确运用语言,如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老师、向同伴求助,在同伴间产生纠纷时能主动讲出自己的想法,在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会求得别人的谅解。
  
  参考文献:
  [1]王振宇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明红主编.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喻小琴.幼儿同伴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J].幼儿教育,2006.03.
  [4]陈卫红.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2.03.

推荐访问:幼儿 社会交往 培养 论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