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13个国审水稻新品种(一)】 2018年新审水稻新品种

  1.闽丰优330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3天。株高124.5厘米,穗长24.6厘米,结实率76.8%,千粒重29.9克。株型紧凑,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66.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6%。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25~1.50千克,株行距以20厘米×23厘米为宜,每667平方米栽插1.6万穴左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
  2.天两优616 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1.4天。株高123.8厘米,穗长24.6厘米,结实率80.7%,千粒重27.2克。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41.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0%。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2~1.5千克,每667平方米栽插1.5万~1.7万穴、7万~8万基本苗为宜。
  3.泸优980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4天。株高126.7厘米,穗长25.3厘米,每穗总粒数171.9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9.2克。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68.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7%。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0千克,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叶龄4.5~5.5叶适时移栽,一般栽插规格26.7厘米×16.7厘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每667平方米基本苗数6万苗以上。
  4.Ⅱ优371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7天。株高123.1厘米,穗长24.3厘米,每穗总粒数151.6粒,结实率87.3%,千粒重28.6克。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77.6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7%。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1.0千克,每667平方米栽插1.5万~1.8万穴,每穴栽插1~2粒种子苗。
  5.Y两优9918 湖南天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0.8天。株高122.7厘米,穗长27.9厘米,每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6.1万穗,每穗总粒数175.7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7.5克。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89.2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10.1%。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0.75~1.0千克,栽插规格20厘米×30厘米或20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2粒种子苗。
  6.汕优06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2.6天。株型适中,株高117.1厘米,每穗总粒数163.3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7.2克。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556.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3%。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栽插规格16.7厘米×26.0厘米或13.3厘米×30.0厘米,中上等肥力田块每667平方米栽插1.6万~1.8万穴,6万~6.7万基本苗。 (张杰)

推荐访问:水稻 新品种 介绍 介绍13个国审水稻新品种(一) 2017年国审水稻新品种 国审水稻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