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织物的经纱上浆】经纱上浆

  经纱上浆是纺织加工过程中一道不可缺少的工序,也是极为复杂和关键的工序。浆纱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织造效率的高低和产品质量的优劣。   1 色织布浆纱的特点及要求
  色织布生产中经纱是先经过染色后再上浆,纱线经过煮、漂、染色、皂洗加工后,结构变松散,亲水性增加,有利于浆液的渗透,但同时纱线受到机械损伤,强力降低,强力不匀率增加,断裂伸长和耐磨性变差,毛羽增加。因此,上浆的目的应增加纱线强力,贴伏毛羽,增加纱线耐磨性,同时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
  色织生产对浆纱工序要求还体现在:(1)多数色织厂生产时都采用经轴染色,经轴染色会对经纱进入浆槽前的预烘温度和烘干率有要求;(2)色织物浆纱过程中要求各种色纱排列要均匀有序,色纱不能褪色和沾色。因此,浆槽温度不宜太高,在保证浆液流动性及渗透性的前提下,浆槽温度偏低为宜;(3)色织条格布颜色较多,一般在浆纱时需要排花,排花过程中纱线在烘燥区的时间较长,浆纱回潮不宜过低,否则,干分绞阻力增加,浆膜易破碎剥落;(4)色织条格布通常有多种颜色,根据产品花色要求,两个浆槽内经纱根数有时会差异较大,这给均匀上浆、纱线张力控制、烘筒温度控制等带来较大难度;(5)色织物的后整理加工工艺比普通印染织物柔和,要求浆料退浆容易,使织物手感柔软、服用性能优良。
  2 色织物上浆工艺实践
  在制订色织品种的上浆工艺时,应针对色织物的浆纱要求,结合不同原料、不同纱线结构特点、不同织物组织,以及企业生产设备技术特征、织物织造特点等,制订符合生产要求的上浆工艺。
  2.1 高支高密纯棉色织府绸的上浆
  织物规格:JC 7.3 tex × 7.3 tex 645.7 × 370 根/10 cm(JC 80S × 80S 164 × 94)。
  高支高密府绸由于纱号细,单纱强力较低,因而要求上浆时应有一个合适的上浆率,以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和纱线强力;织物经密大,织造时易开口不清,纱线粘连,使布机断经增加,影响布面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浆纱应贴伏毛羽;织物紧度高,总经根数多,织造过程中经纱摩擦和缠绕增加,因而浆纱浆膜和耐磨性应好;此外,经松式络筒和倒筒后的纱线有害毛羽增加约 400%。因而上浆的主要目的应增大纱线强力,贴伏毛羽,减小纱线摩擦。
  浆料配方:选用环保绿色浆料马铃薯酯化淀粉PR - Su和CP-L浆料为主的浆料配方,PR - Su浆料具有较好的粘着力和耐磨性,浆液粘度低,流动性、渗透性好,可减少二次毛羽,同时易降解,易退浆,是绿色环保浆料。浆料配方:PR - Su 37 kg,CP - L 37 kg,变性淀粉 37 kg,KT 6 kg,YL 1 kg。
  设备:祖克S432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工艺参数:浆槽含固量 15.2%,浆液粘度 9 s,温度 95 ℃,车速 60 m/min,上浆率 17%,回潮率 8.5%,压浆力 16 kN。对于深色品种,浆槽温度可适当降低,避免纱线掉色。经上浆后,纱线增强率 20.5%,减伸率 8.2%,毛羽(3 mm以上)降低率 70%,纱线伸长率 0.9%。
  2.2 纯棉紧密纺色织布的上浆
  紧密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形式。与传统纺纱方式相比,纤维受力均匀,抱合紧密,几乎没有纤维的内外转移。故紧密纺纱身光洁,毛羽很少,强力高,伸长小,纱线条干均匀,成纱结构及成纱质量很高,主要生产高支纱线。与环锭纺织物相比,紧密纺织物手感柔软、悬垂性优良、光泽度好、穿着舒适,是高档的色织面料。随着色织衬衫面料的轻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色织原料选用紧密纺纱线,以提高产品档次。
  紧密纺纱是纤维在平行、整齐的状态下加捻,纤维伸直度高,排列整齐,结构紧密,耐磨性比同规格环锭纱高15% ~ 20%,所以上浆要求降低,可节约浆料。紧密纺纱线捻系数比环锭纺纱高,纤维间的抱合更紧密,纤维内部空隙较小,故浆纱时的吸浆能力较差。紧密纺纱线毛羽减少,纱线张力稍松弛易造成扭结。紧密纺纱线的上浆工艺也与普通环锭纺纱不同,处理不好,易产生干分绞困难,纱线撞筘,断头增加,影响织物质量及织机效率。综上,紧密纺织物上浆时其浆纱工艺应适当调整,以适应紧密纺纱织造的特殊要求。
  产品规格:全棉紧密纺 60S × 60S 150 × 100 根/英寸。织物组织:平纹地小提花。
  浆纱工艺要点:(1)浆液粘度:因紧密纺纱线结构较紧密,纱线内部的空隙较环锭纺纱小,故纱线对浆液的吸附能力稍差,为了保证浆液对纱线的渗透,浆液粘度可适当降低。(2)上浆率:因紧密纺纱线耐磨性较好,毛羽少,其上浆率可相对降低。但粘度和浓度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浆液被覆不足,浆膜完整度差。(3)为减小浆纱的伸长,浆槽和湿区的张力要适当小些。(4)中压力:压力大易于浆料的渗透,但因粘度已降低,浆液渗透较好,不需采用太大压力,适中压力即可。
  采用无PVA的环保上浆工艺。因紧密纱纤维平行度高、结构紧密,选用低粘型PR - Su和CP - L浆料,降低浆液的粘度,利于浆液对紧密纱的渗透。浆液配方:PR - Su 37.5 kg,CP � L 12.5 kg,TB225 60 kg,渗透剂 0.24 L,蜡片 1 kg。
  浆纱设备:祖克S432型双浆槽浆纱机。浆纱工艺参数:浆液含固率 11.5% ± 0.5%,浆液温度(95 ± l)℃,浆液粘度(7.5±0.5)s(3号漏斗,水值 3.8 s)。第一压浆辊压力(靠近轴架处) 10.5 kN,第二压浆辊压力(靠近烘房处)7 kN。锡林温度:第一预烘烘筒温度 120 ℃,第二预烘烘筒温度,合并烘筒温度 95 ℃。浆纱机车速 55 ~ 60 m/min,上浆率 13% ± 1%;回潮率 5% ~ 6%,伸长率在 1% 以内。经上浆后,纱线增强率 49%,减伸率 17%,毛羽(3 mm以上)降低率 70%,纱线伸长率 0.9%。
  2.3 纯棉轻薄强捻双绉面料的上浆
  纯棉轻薄双绉织物是近年流行的色织品种,具有立体感强、悬垂性好等特点,兼具棉织物的吸湿透气和麻纱面料的质感,是高档的色织夏季面料。其形成机理是将强捻度的经、纬纱在一定张力、温湿度条件下“暂时定形”,经、纬纱交织成坯布,经后整理热及碱液的作用,强捻纱暂时定形被破坏,强捻纱解捻,产生收缩,在织物上经、纬向形成立体感强的不规则皱纹。
  轻薄双绉面料通常采用特细号纱线,采用较小的经纬密度配置。经、纬均采用Z捻纱和S捻纱间隔排列。因纱线细、密度小,纱疵容易暴露在布面,故纱线原料选用质量优良的紧密纺强捻纱。织物规格:JC 80S × JC 80S 90 × 64,织物组织为平纹地小提花。
  因经纱强力低,毛羽少,上浆主要目的是增大强力、提高耐磨性。强捻经纱在浆纱过程中,受到热湿作用使纱线退捻产生横向移动,在烘筒处形成束状,使干分绞阻力加大,产生断头,车头纱线撞筘。因此,从利于分纱的角度,不宜选用浆膜强度较大的PVA浆料,而选用性能优良的变性淀粉浆料。同时,双绉面料在后整理加工时,易退浆的织物起绉效果比不易退浆的化学浆料要好,故选用退浆容易的淀粉浆或水溶性浆料。
  浆纱工艺要点:在保证浆膜的成膜性及织造顺利的条件下,上浆率偏小掌握;改变浆纱工艺路线,减少纱线的浸润长度和伸长;烘筒单层卷绕,以减少纱线的横动位移及弹性损失;适当加大压浆力,保正浆液的渗透;适当减小经轴退绕张力,增加湿区张力和烘筒张力,减少纱线的横动,保持纱线弹性。
  浆料配方:CD - DF515C 62.5 kg,SD - OS 25 kg,CD - 52 7 kg,AD - 2 15 kg,JSL - 2 50 kg。浆纱机型:贝宁格浆纱机。浆纱工艺参数:含固率 15%(调浆体积 800 L),浆槽温度 95 ℃,浆液粘度 8 s,烘筒温度 95 ~ 100 ℃,压浆辊压力 10 ~ 13 kN,退绕张力 300 N,喂入张力 200 N,卷取张力 1 200 N,托纱张力 1 800 N,浆纱机车速 40 ~ 45 m/min。上浆率 13% ± 1%,回潮率 7% ± 1%。经纱上浆后,纱线增强率 21.5%,减伸率 14.5%,伸长率在 1% 以内。
  3 色织上浆的预湿上浆工艺应用
  预湿上浆是近年推行的上浆新技术,对提高浆纱质量及节约用浆量有很大优势,采用预加湿工艺可比传统浆纱机节省浆料 1/3。
  越来越多的色织厂采用经轴染色,色织染色经轴实行预湿上浆工艺,上浆率显著降低,浆料成本降低;减少了脱水、烘干、倒筒工序,节省了人力、物力;染色经轴只需经预湿槽,无需再次加湿,节省了能源。此外,采用预湿上浆工艺对染色经轴上浆还可避免色纱褪色和色纱强力的损伤。因此,预湿上浆是一种较理想的染色经轴上浆方法,能以较低的上浆成本达到织造对经纱上浆的要求。
  参考文献(略)

推荐访问:经纱 上浆 色织 色织物的经纱上浆 经纱上浆 经纱上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