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七年级数学优化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整个数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数学作业存在很多问题,如机械重复、作业形式单、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题等等。因此,教师应运用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数学作业更科学。下面,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谈些做法。
  一、作业形式“自助餐”化
  作业的类型要多样化,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书面作业与非书面作业,提倡采用实验操作、研究学习、社会实践调查、阅读感悟等多种作业形式。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寻求作业形式的多样化,由传统的教师布置作业发展成为让学生选择作业。
  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后,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1.色子的各面分别写着数字1、2、3、4、5、6,掷一下色子,使得“6”朝上的可能性是( )。口袋里有3个黄球和2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是黄球的概率是( )。
  2.写一篇学习本节内容后的数学日记。
  3.写一首学习本节内容后的数学诗歌。
  4.制作跟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报。
  5.估计自己班级所有同学一个月内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自己的估计。
  (友情提醒:完成这五道题中的任意两道即可)
  这样的作业可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更深层次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巧妙设计分层作业
  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总体学习水平,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坚持因材施教,围绕学习目标设计和布置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如在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后,可以设计如下练习:52÷3=17.33……
  1.每套童装用布3米,52米布可以做童装多少套?
  2.一个水桶最多可装水3千克,要装52千克水,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水桶?
  通过同桌互说、集体讲评的方式来探讨:以上两题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否合理?该用哪种方法取近似值?这些方法与“四舍五入法”有哪些不同?
  3.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根据这个算式自编一些不同的题目,在小组内解答。
  这样的作业既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交流合作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和交流的机会,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把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成“活”知识,满足不同层次学习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作业内容贴近实际
  作业的内容与要求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出发,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要有适当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教学“找规律”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课前,老师调查过我们班的××同学,她和她的爸爸都是属鼠的,今年她和她的爸爸可能各是多少岁呢?这样的作业充分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到“找规律”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作业题型新、活、奇、趣
  作业题型要做到活、新、趣、奇,把多种丰富的知识融于一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
  1.玩游戏石头、剪刀、布,让学生体验游戏中的百分数。
  2.猜百分数 。
  百战百胜( ) 十拿九稳( )
  百里挑一( ) 百花齐放( )
  这样的练习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获得知识。
  五、作业要质高而量精
  教师应对作业题进行认真的筛选,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及充满时代感的作业,力求少而精,做到质高而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如在教学“解方程”后,教师设计如下练习。
  1.解下列方程。
  3.5×2= 4.2+x 13.25-x=0.43 16.9÷x=0. 3
  x+13=33 3-5x=80 6.7x-60.3=6.7
  2.自己根据所学的例题编两道方程并解方程。
  (友情提醒:这个星期共做这八道题,如果八道题都对了,下个星期就没有作业;如果有同学做错了,下个星期再增加五道题)
  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学生的时间节省下来了,教育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教师不需要搞题海战术式的练习,要努力改变机械训练学生的现状,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写作业的过程中,而不是应付式地为了完成作业。
  总而言之,教师不能让学生对写作业产生厌恶感,要让他们保持对作业的新鲜感。
  (责编 蓝 天)

推荐访问:作业 数学教学 效益 优化数学作业设计 提高数学教学效益 数学优化与提高答案 优化与提高七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