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密集症与“劳伦斯魔咒”_中国摩天大楼最密集

  就在武汉宣布准备拔高原高606米的绿地中心,打造“中国第一高楼”的消息爆出后不久,长沙市又公布了将兴建世界第一高楼“天空城市”的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有87%在中国,目前我国在建摩天大楼的总数已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已经拥有摩天大楼的总量。预计未来3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封顶。
  对后发的中国而言,摩天大楼曾是许多人心中现代化的符号和象征,尤其在经济趋缓的形势下,建造摩天大楼似乎能唤起经济信心。但是,刚刚过去的投资热潮带来负面后果尚未解除,新一轮的摩天大楼热怎能不叫人心有忌惮?
  德国经济学家劳伦斯曾提出“经济魔咒”,即在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
  摩天大楼就是当年的“铁公基”
  陈及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各地疯建摩天大楼,是现今追求政绩、相互攀比的体现,他们希望通过城市的建设,制造热点带来“眼球经济”,并借此提升城市形象,但实际上城市的实力和发展水平,不必要通过建摩天大楼来体现。
  可以很清楚的是,这些项目都是在政府的某种暗示、授意,以及土地、税收政策的引导支持下,房地产市场开发商以自己的名义去启动的。我国的城市规划很严格,各个城市的建筑标高有详细的规划,比如北京二环以内不准建高楼,城市规划的高度是86米,但现在北京CBD出现了几百米的楼,包括国贸3期已经超过规划了,没有政府的同意,这些高楼是不可能兴建的。
  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这些大楼的建造成本和未来经营管理成本非常昂贵,做这种超乎当前实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楼未必能够取得好的回报,而且极大可能会给它带来极高的风险。除了北上广深属于经济发展中心,经济的活跃度和开放性,对一两座摩天大楼或许有实际需求,一般的省会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纷纷建摩天大楼实际上是政府推手在主导。经济实力的大小、城市竞争力高低与高楼没有必然联系,这就是一个面子工程,相反,它的风险很高,如果不能够及时租出去,资金肯定会断裂。
  诚如德国经济学家劳伦斯所言,兴建摩天大楼与经济衰退之间有某种关联性。一般在经济活跃、流动性过剩、融资成本很低的时候,很多企业、开发商会对一个项目有很好的发展预期,有很多的高楼大厦在这个期间建立起来。经济过热的下一步就是紧缩,这时会面临房屋难以出售的尴尬,经济就会下行。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可以验证这一点,当融资成本很低、资金获得条件很宽松,也恰恰是政府鼓励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时刻,催生了房地产泡沫,毕竟房地产可以带动非常多的行业,包括建材、家电、钢铁等连锁反应。世界各国往往会通过房地产刺激去拉动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但是一旦失控或出乎管理者的预期,就会造成长期的低迷以及信贷的高风险。
  二、三线城市寄希望于通过建摩天大楼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后往往会成为一种负担,摩天大楼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去纷纷盖摩天大楼,反而会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财政税收的负担。
  以美国为例,纽约是全球经济活动的中心,地价很高,所以拿到一块地,肯定会通过不断加高楼的高度,去增加建筑物的面积,这与经济发展和土地的极度稀缺是联系在一起的。但美国的其他城市,就很少像纽约一样建那么多摩天大楼,从经济实力来说,它们盖多少楼都没有问题,但是从客观需求和投资回报来说,高楼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城市热岛效应。在我国很多人以为经济的发展和活跃程度,与楼的高低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也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手段,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好坏,以及基础设施的好坏,与摩天大楼的高度也没有联系,这是他们的一种错误理解。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摩天大楼出现资金断裂,最后还是会要银行和财政买单,因为这种巨额投入肯定需要取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并且在土地出让上有优惠政策,这实际上也就是财政上的优惠,诱导开发商去做这些项目。从经济发展和财政公平角度看,它的优惠本身也是对公共财政权力的滥用,税收上的减免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会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当许多二、三线城市都要建摩天大楼的时候,就必定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
  2008年的刺激政策应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就是滥用财政政策去制造泡沫式的需求,最后经济活动下行会更加剧烈。今天中国经济局面昭示了一点,就是不要滥用财政货币政策,把我们宝贵的的资源投放到没有效益、占用空间,还制造污染的工程上去。今天的摩天大楼与2008年的“铁公基”项目的性质是一样的,也许是刺激经济的一种行为。重新开启摩天大楼的热潮,或者是希望通过这种巨额投入去拉动低迷的房地产业,继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些许活力,但是要提防这是一种更大泡沫的躁动。
  本报记者 徐伟 实习生 成云 采访整理
  警惕“高楼浮夸风”
  郭巍青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样一个建摩天大楼的风潮,在我看来是很荒谬的,它反映出二、三线城市在竞争中想要迎头赶上,跨越式发展的心态。采用这种方式赶超,在公共财政上的花费巨大,而且投资和回报难以匹配,整个投资可能并不合理。建筑专家早就说过,摩天大楼会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社会要求维持的系统带来很多问题,摩天大楼与二、三线城市实力根本就不匹配。之所以有这么多城市不约而同地形成建摩天大楼的想法,其实是犯了重复投资的老毛病,大家在竞争上高度统一,而不是充分发挥多样性,找准自己的定位,利用自身特色来竞争。
  现在大家都来抢建摩天大楼,与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地区到处建机场、港口是一回事,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根本就不管本地的实际情况,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政府这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他要在自己任期内做出“看得见”的成绩,有明显的社会显示度,这里头蕴藏了巨大的浪费。
  2008年的投资都流到哪些地方,是很值得深究的,相当一部分钱被用来进行恶性竞争,拿了钱就赶紧找专家画张图纸、建大楼。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各地的竞争手段非常单一,如果所有城市都靠建全国第一、世界第一高楼来作为城市形象的卖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那么这种发展思路和视野就显得狭隘了。   建设高楼肯定可以拉动基础设施建设,会有一定的噱头,但是这种比高、比快的竞争方式,有人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作了总结—有些国家喜欢追求最高、最大、最强,它反映在工程项目建设上的大一统、威权主义,这是他们的审美观念。苏联就是这样,所有东西都要做到号称“世界第一”,在外观上做得规模极为巨大,比如大水坝、大广场、大楼等,反映了一种很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心理。这种建设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留下很大的后患,比如像长沙这样的城市,能否负担得起世界第一高楼的巨额建设和维护费用,就很值得忧虑。迪拜之所以能建世界第一高楼,是因为它拥有石油美元,是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财力非同一般,但是长沙的财力、地位和眼光,与世界第一高楼恐怕不相匹配。第一高楼固然可以带来荣耀,但是最后只怕会落下一个求虚名、造活罪的局面,建摩天大楼所需要的便利供应以及整个维持系统,它们不一定能承受得了。
  特别是摩天大楼建成以后,要如何才能回收成本,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租最高档的写字楼,必须是非常有实力的大公司,并且是处在业务扩张期,它的市场预期非常好,这个时候需要显示自己的品牌。但是二、三线城市能够吸引到的最有实力的大公司本来就有限,再加上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能有实力和信心去租高档写字楼的比较少。“劳伦斯魔咒”说建摩天大楼可能是经济过热的信号,这是在敲响一个警钟,决策者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些问题,考虑到人家建高楼的时候的一些教训。作为后发国家,本来我们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看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从而吸取它们的教训。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是,在摩天大楼盖起来之后,就算能够吸引投资,发展出一些比较高端的产业,但是摩天大楼会带来城市的两级分化。
  迪拜有非常漂亮豪华的大楼,但也有本地穷人的居住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因为没有贫民窟这一说,就好像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实际上因为资源在经济循环过程中,会集中到一些大资本项目上,最终在民生普惠上的作用很有限,相反因为财富增长速度不一样,导致贫富差距被拉大。摩天大楼可以带动周边地价上涨,但是这是否会惠及到整个城市的各个阶层呢?包括一些国家的大型基建工程,比如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实际上能够被周边群众共享的作用有多大,是很值得思量的。
  摩天大楼的投资,如果真是标志着经济衰落,那么投资者要破产或者有诸如此类的其他问题,如果要赚大钱,那就可能导致两级分化,这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建了很多高楼,可能拍出来的照片会好看一些,但是社会关系可能会留下更深的隐患,或者更大的分裂。当年大跃进的时候搞浮夸风,吹高农业产量,直接后果就是大饥荒;现在搞建楼的浮夸风,直接后果真的可能会是经济衰退。
  本报记者 徐伟 实习生 成云 采访整理
  用宏观调控克服浪费
  胡刚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各地纷纷兴建摩天大楼,实际上是想借此展现城市竞争力,这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因为近几年各个城市都在强调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第三产业主要的办公地点是写字楼,摩天大楼的建设是迎合了市场的客观需求,是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现在许多二、三线城市盲目建设摩天大楼,容易形成恶性竞争,它们的GDP增速跟不上,却想通过建高楼来展现自己的实力,增加城市竞争力,以及树立市民的信心,但实际上很可能会超过了城市的经济承载力,也与城市的人口规模不相匹配,盲目建设摩天大楼并不适当。
  当然,一些城市也可能有另外的考虑,比如想通过建摩天大楼吸引投资,但是问题是,大楼建起来以后,不见得会有人愿意去租住。建设和维护摩天大楼的巨额成本,肯定都会转嫁到租户身上,那些顶级写字楼,没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是不敢去租住的。也有的城市是想借建高楼来吸引全球眼光,吸引一些跨国公司进驻,或者发展旅游产业,从而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引擎,这个也有可能,但是我仍然持怀疑态度。因为当各个城市都在争建摩天大楼的时候,那么靠摩天大楼带来的优势也就没有了,而且这种蜂拥而上会造成许多浪费,这是要防止的。市场经济有的时候会出现产能过剩,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克服种种投资冲动带来的浪费,现在国家发改委代替了原来的计委,发改委要密切关注这种现象。
  “劳伦斯魔咒”说,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这其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即当实体经济发展得好的时候,资金就会流到实体经济上去投资,而当实体经济遇到困难的时候,资金就会流到房地产行业避险。近几年,我国出口下滑以及汇率变化,实体经济生存困难,很多实体企业把资金投到房地产行业保值升值。在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房地产经济一片繁荣,但是房子建完后就不行了,因为房子建完后没人去买,空置率很高,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房地产业也难维持。
  摩天大楼无非就是商业地产,也是房地产中的一类,大建摩天大楼是一种周期变动,它反映了资金的流向。虽然中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非常紧,采取行政手段限购,但是房地产为什么还是这么热?前两天广州又出现了新的地王,就是因为现在出口受挫,实体经济不好做,资金才会流向房地产,但是现在楼建起来了,租不出去,也卖不出去,开发商就会破产,带来不稳定。尽管我认为中国经济还是会高速发展,不会像国外那样出现大的危机,因为中国市场庞大,中西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市场打开后,中国就不会出现负增长或者增长非常慢,但是出现写字楼过剩的风险还是很大,不管是民营的,还是政府主导的,所谓“打造第一高楼”都很可能成为烂尾楼。摩天大楼不仅建筑成本非常高,管理和维护成本也非常高,包括空调、电梯、水处理都是高耗能的,因为它相当于在高楼里建造另一个世界,租金必定很高,如果租不出去就可能出现资金断裂。
  至于现在广为流传的“在建摩天大楼中,二、三线城市占了80%”的说法,我认为并不奇怪。因为它定的“摩天大楼”的指标比较低,只有500英尺,合152米,现在许多地方的楼都会超过这个高度,但是如果把标准定为300米的话,那么二、三线的“摩天大楼”就会大幅减小,大部分的“摩天大楼”还是在一线城市。另一个原因是,二、三线城市地价比较便宜,所以建的高楼会比较多,但是从单个城市的高楼总数来看,二、三线城市肯定比不过一线城市。
  本报记者 徐伟 实习生 成云 采访整理

推荐访问:劳伦斯 摩天大楼 密集 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