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儿时:我们是什么儿时

  我戴上了红领巾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就读于右安门外西三条小学。因为我刻苦用功,每次考试都是双百,二年级时被发展为第一批少先队员。  记得是六一节前一周的一天,班主任许月平老师宣布第一批少先队员名单时全班鸦雀无声,听到我的名字,我高兴得直想跳起来,一心盼着赶紧下课好把这个喜讯告诉妈妈。终于放学的铃声响了,我三步并作两步一溜小跑回到家,一进门就把这消息告诉了妈妈。
  举行人队仪式那天,我早早来到学校。仪式开始了,大队辅导员宣布宣誓开始,所有新队员举起右手握拳宣誓……谁知戴上红领巾3年后“文革”开始了,从此我再也没有参加过队日活动。
  去年的六一节,北京城市服务广播《老年之友》组织了队日活动,我穿起花裙子、白衬衫,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和一群老年朋友、节目听众重温了当年少先队员的日子。
  广播情缘从童年开始
  从我记事开始,广播就伴随我一起成长。儿时的《小喇叭》、《宝葫芦的秘密》等内容我至今仍清晰记得。那时我家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收音机,俗称“话匣子”。
  那时候,每天中午和晚上,哥哥、姐姐总会定时扭开那硕大的黄色旋钮,隔上很长时间,“话匣”才能发出声响(电子管需要预热)。讲故事的老爷爷好像认识我似的,专拣我喜欢的讲,也说些我想知道的事。它如此的神奇让我吃惊,那时我曾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进去一回,也讲些我知道的故事。
  我曾缠着父亲问:人是怎么进去的?声音是怎么出来的?父亲的回答难令我满意。家里没人时,我偷偷地拆卸过它,打开后盖发现里面净是些圆圆、方方的零件,由铁丝串在一起。就是这些东西发出的声响?一度我又曾恐惧它。当兄姐再开启旋钮时,我便会逃之夭夭躲进厨房,但耳朵很不配合,仍魔鬼般地被它吸附着,被它牢牢牵扯着。
  记忆中这台话匣子放在父亲特意为它打制的架托上,无意中它成了我家花猫躲避“迫害”的栖息地。我常常把家里的花猫想象成秦桧式的奸臣而虐待它,每当它奋力挣脱五花大绑,三蹿两跳,准往那儿跑。于是我就用东西扔它。花猫跳开时,话匣子应声落地……父亲下班回来,铁青了脸,说来世隆,重新插上电源,等上片刻,话匣子仍旧能发出声响,只是声音有些嘶哑,我听着不舒服,上前一掌,声音顿时变得洪亮。
  “文革”结束后不久,时值中年的父亲因病去世,我家那台伤痕累累的收音机便渐渐湮没于灰尘之中。哥哥迫于家中生计,早早参加了工作。当第一次发工资时,便买回一台晶体管收音机,捧给辛勤操劳的母亲。每天清晨,母亲打开收音机,让我聆听国内外大事。晚上,我也能从收音机里得到很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我结婚后,听广播的习惯还一直保留着,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我就更加关注儿童广播了。一次,我在收听儿童教育节目时,与主持人进行了电话连线,谈了我的见解。过后主持人邀我做了一期直播节目。当我随主持人走过持枪的警卫进入直播机房,头戴耳机、面对麦克、环视各式各样的控制柜时,心想这就是儿时想象的话匣子里的人住的地方。那一刻我仿佛又穿越时空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我家那台老式收音机旁。晚上,哥哥打来电话,询问我在电台直播的感受,又提起家里那台话匣子,感慨地说:“若父亲在天有灵,能听到你在电台里的声音,一定会感到欣慰。”
  如今,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当年的话匣子早已被集成电路所代替。人们不仅可以在家收听广播,手机、电脑、汽车里,通过各种方式都能够听到广播。但我还是钟情收音机,在劳累一天之后,躺在沙发上,塞上耳机,倾听自己所喜爱的节目,享受着广播给我带来的轻松和快乐,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专写“小人书”的书法家——父亲董立言
  父亲董立言一生专攻书法,特别是他写的小楷字堪称出神入化,当时就较有名气。北京市领导邓拓经常来我家,父亲有幸被赏识,解放初期即被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辑。今天50岁以上的人,小时候看的《鸡毛信》、《水浒》等连环画的文字,都出自父亲的手笔。
  那个时期连环画的特点,就是在人物的嘴边画一个圆圈,把人物的对话写在里边。解放初期,由于是铅字印刷,圆圈中的对白不好排版,所以必须得手写。既然如此,干脆下面的解说文字也一并用手写了,这样更具艺术性。于是工整娟秀的小楷字就派上了用场。我父亲一直干了十多年“小人书”,直到1963年调入荣宝斋做书画鉴定师为止。
  儿子被我吓哭了
  这是一张我导演出来的“生活趣味照”,拍摄时间为1963年国庆节前后,地点在我老伴儿当时工作的建筑工程部大楼门前。
  孩子两三岁到六七岁上小学前是最可爱、最好玩的时候,也是一般家庭拍摄照片最多的时候,我们也不例外。当时我们的两个孩子在建工部大楼前的花丛中欢蹦乱跳,玩得兴高采烈。我拍了几张照片,觉得类似的照片太多了,干篇一律很单调,于是突发奇想,拍一张孩子哭的照片。我先是逗儿子,叫他“哭一个”,小家伙玩得正高兴,怎么逗他都只笑不哭。我灵机一动,捡了一根树干做棍子,挥舞着装作要打他,一边呵斥道:“快哭!”孩子被吓蒙了。终于捂着眼睛哭了,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后来我向亲友展示这张照片时,得到的赞誉和谴责各占一半。

推荐访问: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