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着玩着就长大]我们玩着玩着就长大了

     长期从事儿童心理治疗的专家都会有这个发现——孩子不会去评价其他孩子,但他们之间会互相影响,然后尽可能地接纳对方。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向孩子们学习,在游戏的世界里感受纯净和真实,真实地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孩子。
  第三讲 与孩子一起玩的艺术之:倾听
  有一出生就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玩的孩子吗? 应该不会有。因为心理学的客体理论告诉我们:人一出生就在以各种方式为自己寻找可以依恋的客体,而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父母当然是他们的第一依恋对象。表达依恋之情的媒介之一就是“一起玩”。
  一个冬天的早上,天气很冷,还有些风。我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对母女,女儿看上去3、4岁的样子,母亲着装整齐,从她们简单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妈妈是要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儿园,然后赶着去上班。从妈妈急匆匆的脚步上判断,她的时间并不充裕。可孩子是很难有时间概念的,这个小女孩拉着妈妈的手,边走边给妈妈讲故事,听的出来,这个故事似乎没有什么太多的逻辑性,显然是孩子自己编的,但孩子讲得很投入,时不时的还抬头望一望妈妈的脸。我注意到妈妈虽然脚步依然匆匆,但还是听得很认真,而且也时不时的微笑着看看孩子,孩子于是讲得更投入了,声音也逐渐大了起来。
  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耐心的母亲。
  对每一个上班族来说都是很匆忙的早上,带着孩子赶路的这位母亲却注意到孩子此时有讲故事的欲望,于是,她在认真听的同时,还用微笑和眼神鼓励着孩子,使孩子的创造力在此时得以充分的展现。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父母对孩子的倾听开始的。而倾听的实现源于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当下感受的尊重。
  有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说的话没有什么意义,有时还听不懂孩子说什么,于是经常不等孩子把话说完,就会粗暴的回应说:“你在乱说什么呢!我忙着呢,你自己玩去。”简单一句话,可能打碎的是孩子迸发出的想象力和内心深处对爱的召唤。时间长了,孩子会失去和人交往的兴趣,而回到独处的世界里去。
  倾听还体现在和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会边玩边和父母讲他(她)正在玩的是什么?这个小猫在干什么?那个小狗为什么在哭?此时有些父母通常嘴里敷衍着:“哦,哦,好的”而眼睛里却看着手里的书或者手机什么的。这时的孩子不会认为你在听,他们会觉得父母对他(她)们的话是不重视的,进而慢慢的就会认为,大多数的人都是不重视我的,我不值得被尊重。
  写到这里,小小的总结一下,父母怎样做到倾听呢?首先,要想到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要以一颗努力去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心去倾听。其次,孩子需要父母真诚的倾听。这里包括对孩子说话时,我们投以专注的眼神、鼓励的微笑和语言的回应。
  谈到语言的回应,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倾听就仅仅是听,不要提供任何指导和说教。有些父母认为表示对孩子的重视就是不仅要听,还要给孩子以帮助。比如我就看到有的家长,在孩子玩时,总对孩子说:“这样不对,这样怎么行呢?应该这样……”胳膊扭不过大腿,不会反抗的孩子就会在父母的“教育”下学会了顺从,在顺从中失去了自我意识发展的机会,出现心理发育停滞。
  好的倾听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用心,好的倾听可以让孩子有亲近我们的愿望。而倾听又是无处不在的,正像文章开头讲到的那位母亲,在急匆匆的上班路上,耐下心来的几分钟倾听,同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于那对母女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因为,接下来,小女孩又有了新的想法,而妈妈面对小女孩的变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下期接着谈。
  倾听小练习
  小孩子用语言表达完整的意思的能力是有限的。
  孩子往往会把一大堆的想法集中为一句话来表达,这就很考验我们家长的智慧了。
  您能从孩子貌似简单的话里听出更多的内容吗?
  比如:当孩子每接触一件玩具时,都问家长:“这是怎么玩的?”孩子的这句话里表达了什么呢?可能的意思是:
  A、孩子对自己信心不足
  B、对其他人过分的依赖
  C、缺乏安全感
  下面这些话可能家长经常听到,却从未深究,现在,请您尝试着动脑筋思考,孩子想要传达什么信息。这个所谓信息没有标准答案,会因人因事因地而不同,但我相信,您思考得越多,就越能深入理解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
  孩子对家长说:“我想我的布娃娃来到这里玩?”
  孩子画了一张画,问家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孩子在你忙工作时,忽然
  问你:“还有多久?”

推荐访问:玩着 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