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分型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荨麻疹162例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18-02  【摘要】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临床特征是皮肤瘙痒,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少数病例亦可有水肿性红斑。中医辨证常分为四型: 风寒袭表型,风热互结型,气血两虚型,湿热中阻型。治疗以解肌透疹,清热解毒兼祛湿,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
  【关键词】荨麻疹 中医辨证分型 治疗
  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16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95例,女性67例,风寒袭表型75例,风热互结型12例,气血两虚型34例,湿热中阻型41例,病程最短者1月,最常者15年,
  2 治疗方法:
  2.1 风寒袭表型:证见风团色白,遇冷或风吹而发,得温则减或退,口不渴,舌薄白,脉浮紧或浮缓,治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取方桂枝汤加减 荆芥10g 防风15g 蝉蜕10g 桂枝15 g 白芍10 g 威灵仙10g 白鲜皮15g 生姜5 g 大枣3枚 甘草10g 方中桂枝以解肌,合白芍以益阴;姜枣相合调和营卫;威灵仙,白鲜皮祛风止痒。本方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所以尤怡《金匮心典》中引徐彬氏之说,“桂枝汤,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全方祛风散寒则营卫通行,加之通络行滞,则气血运行复常,痒证风团可消失。
  2,2 风热互结型:证见风团色红,遇热则发或加重,得冷则减或退,夏季多发或加重,起退迅速,游走不定,按之有焮热感,兼有发热,口渴,咽喉红肿,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取方消风散加减 荆芥10g 防风10g 僵蚕10 g 蝉蜕10 g 川芎10g 薄荷10 g 陈皮10g 生地10 g 金银花,黄芩各10g 丹皮10 g 甘草10 g 牛蒡子10g 此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诱发。以上四味药,表散作用较强。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苓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调和诸药 。
  2,3 气血两虚型:证见反复发作,疹色淡如肤色,缠绵数年,精神疲乏,舌淡苔白,脉濡细或沉细,治宜祛风养血,益气固表,补肝益肾,取方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加减 生地30g 白芍15 g 甘草10 g 川芎10g 白鲜皮15g 黄芪30g 白术10g 当归 10 g 防风 6g 。本方以当归补血,活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白芍敛阴养血;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防风祛风御邪;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养血祛风止痒,益气固表,共奏凯旋之歌。
  2,4 湿热中阻型:证见感受湿热之邪,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取方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当归10g 桂枝10g 赤芍15g 川芎.桃仁、红花各10g 丹皮、紫草各15g 定风丹20g 白藓皮15g 炙草10g 鲜生姜10片 枣3枚。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而疗死肌,为风热疮毒、皮肤痒疹特效药。
  3 疗效标准
  痊愈 风团消失,临床体征消失
  显效 风团消退70%以上,皮肤偶有瘙痒
  有效 风团消退30%以上,但消退后又复发或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症状减轻
  无效 风团及瘙痒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服药15天为一疗程,3个病程后统计疗效,风寒袭表型:痊愈43 例 显效 17 例 有效12例 无效3例 风热互结型:痊愈7例 显效3例 有效3 例 无效3例 气血两虚型: 痊愈 24 例 显效4例 有效3 例 无效3例 湿热蕴藏型: 痊愈32例 显效6例 有效1例 无效1例 总治愈率65.43 %,总有效率 94.59%。
  5 体会
  《诸病源候论》说:“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疹”。本病的成因离不开一个“风”字,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皮肤病虽在皮肤肤节,却内连脏腑,并与情志变动、气血失和息息相关。一切皮肤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体气血失调,“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诸多外因趁虚袭人而致病。则治疗之道,首当着眼于整体,从调理五脏气血人手。见皮治皮,永无愈期。但就其致病有虚实之分,实证以风寒风热为主,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皮毛腠理之间,风寒型以深秋或冬季更为多见,湿热型更以长夏多见,这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及地气的升降有着密切的关系,虚证以气血两虚为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之本需后天之本的不断充养,才能源泉不竭,后天之精需先天之精的不断温煦,才能生化无穷,肾虚禀赋不足,脾虚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乏源均导致机体气血不足,肌肤皮毛失养,营卫不固,外邪趁虚而入则发为本病。
  我们要重点掌握本病的辨证施治,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决定扶正与祛邪的正确运用,针对主要主要矛盾施治,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在上述思辨求因的基础上对于实证当以祛邪为主,风寒袭表者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为主,风热互结者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主,方以消风散加减,治风先治血,血行引风自灭。”中医学“风”字,包罗万象,可统括一切痒痛难忍、顽麻不仁、风瘙隐疹、白驳风(即今之白癜风)、顽癣湿疹、皮肤角化等皮肤病以及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等内风为患。可通调营卫,气血双补,使病变局部气血充盈,肌肤四末得养则病愈,实足治疗皮科的基本大法。对于虚证以补益为主,气血两虚者以四物汤和玉屏风散加减,湿热中阻型则以清热祛湿,调养脾胃为主,方中桃红四物合桂枝汤,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定风丹(首乌、蒺藜对药)滋养肝肾,乌须发,定眩晕,养血驱风止痒;丹皮、紫草凉血解毒;白藓皮苦咸寒,入肺与大肠、脾与胃四经,功能清湿热。经治病例,由于过用升散燥湿之剂,有个别病例出现燥化、伤阴之弊,此亦"见病治病"之过。以桃红四物汤凉血活血,养血润燥,可免此。反复不愈多有“风”“湿”之邪作祟,羌活能祛风胜湿,珍珠母含有较高的碳酸钙,钾,碘等多种无机盐类,对于加快本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在发病期间病人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床单被褥要清洁,室内保持安静。 应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损增加,瘙痒加剧。

推荐访问:辨证 荨麻疹 治疗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