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路径】 全国高职院校排名2018

  摘要: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实现专业学习和提升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路径包括: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职业素养;立足现有课程资源,开展职业通识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必要性;路径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我国现有高等职业学校数1071所、在校生数达到9648059人,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专门化、技能化、工具化”的实用主义日趋盛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职业素质的培养,使高职学生缺少了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重视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职业通识教育,就成为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高职学生要具备“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结构,要具备“一专多能”的适应能力,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迁移能力。因此,我们在开展专业教育的时候,要开拓视野,要交给学生多种能力和知识,任何一种专业技能都很难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幸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也产生了多变性,变得更加不确定,单一的专业技能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教育者传授给学生的绝不是“一技之长”,而是“成长技巧”,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就业奠定基础。而这种“成长技巧”就是要通过职业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实现专业学习和提升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转变成为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教育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在高度重视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的提升,把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在专业学习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素质,在职业素养培养中要形成有助于专业学习的人文学科知识及技能。高职学生缺乏系统而有效的职业素养,对于社会和学生个人而言都是一种失败,只有专业学习和职业素养结合起来,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才能为高职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职业通识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加强职业通识教育就是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人格健全的人,其次才是所在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人的全面发展和完美人格的形成,需要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在开展专业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加强职业通识教育就势在必然。
  二、医学类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通识教育的具体路径
  1.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职业素养。由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很多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比较强调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就是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中也是更多地关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就业率,对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关注比较少,或者是要求也不高。加强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现在很多高职教育都是工科教育,更应该强调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如果仅懂理工,缺失人文,缺少职业素养,那就只能成为“匠”,难以成为“师”。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可以渗透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实现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相互融合。
  2.立足现有课程资源,开展职业通识教育。由于现在的高职教育实行的都是三年制教学形式,而且还要预留至少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因此,在两年半的时段里要完成几十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是难上加难,何况还要在每学期里安排一定量的实习任务,所以说现在的高职院校能够把正常的教学任务完成就不错了,哪还有时间开展必要的职业通识教育,只能好好利用足现有的课程资源,从这些资源中发挥好职业通识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语文等现有通识课程的职业素养教育功能,在与专业教学时数不矛盾的情况下,把这些课程的职业素养教育功能全部提炼出来,让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应当兼具科学人文双重品质,而人文底蕴是构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人文底蕴是否厚实充足造成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下文野之分。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不确定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将他们的求知天地,被迫局限在“狭隘”的学业训练和技能培训之中,忽视了科学思想、科学信仰、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准则的传授,忽视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学生缺乏“多维营养”,造成了人文底蕴和职业素养的欠缺。要想弥补这些人文底蕴和职业素养的欠缺,仅仅靠一些“文化快餐”是无法奏效的,必须制定一系列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完整的学校文化教育,并用这种教育去唤起学生改造和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使其在获知知识的时候能够得到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的熏陶,在高雅的人文教育和职业通识教育中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现代高职院校不可能无视这样重要的在文化经营中的导向性任务,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传承文明”的层面上,还要履行起传播和创造新文化以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慧玲,孟玉.略论以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竞争力[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2] 李润民.云南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特点研究[J].经营管
  理者,2008,(17).
  [3] 庄丽丽,刘楚佳.通识教育与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J].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推荐访问:必要性 路径 医学类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