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人生的悲剧精品:虚荣说人生是

  摘 要: 莫泊桑的《项链》描绘了一场虚荣人生的悲剧,从思想内容上讲,它有着深刻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可以把它当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幅风俗画来欣赏,可以把它当做一面历史的镜子来看待,特别是主人公的那条可悲的、图慕虚荣的人生歧路的教训足可让世人深思,引为鉴戒;从艺术价值上讲,它艺术构思巧妙而新颖,剪裁精细得体,细节描写出色,结尾诱发想象。它深刻地警示读者,只有靠艰苦奋斗,不慕虚荣,才能实现幸福理想,开创美好未来。
  关键词: 莫泊桑 小说《项链》 虚荣 悲剧
  《项链》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反映虚荣人生悲剧的精品”。它写的是一个醉心奢华、图慕虚荣的小职员妻子(玛蒂尔德),一心为出席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而不惜去一位贵妇人朋友那里借来项链佩戴,虽然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却不料将项链丢失,为赔偿失物而历尽了十年辛酸的故事。通过这个少妇的悲剧,讽刺了她那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更谴责了那个金钱至上、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项链》这篇小说在思想上能给我们许多深远的有益启示,在艺术上也有许多很值得认真学习的地方,以下分别加以分析。
  一、《项链》的思想意义解析
  (一)一幅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画
  小说发表于1884年,当时正是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这时,社会的阶级矛盾激化,各种人际关系日趋恶性演变。莫泊桑对这社会的黑暗深有感触,这令他不安。所以,他的作品,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急剧腐朽,特别是世态炎凉、人情虚伪,都给予入木三分的有力鞭挞。一篇《项链》,通过玛蒂尔德的悲剧,谴责了那个金钱至上、贫富分化、贵贱相隔、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法国社会生活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呈现小资产者虚荣心的一面镜子
  在这面镜子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小资产者图虚荣、爱幻想的劣根性。玛蒂尔德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由于“她没有陪嫁的资产”,因此“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有钱而出众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尽管“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法国社会的婚姻是建立在“门当户对”的财势基础上的。这就注定了她不可能与上流社会的资产阶级家庭联姻。然而她又不甘心,所以天天梦想着那种奢侈豪华的生活,而眼前现实的一切自然就让她感到痛苦。“她没有漂亮衣服,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活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想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这种梦想与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她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好几天”。她的这种近乎狂颠的小“布尔乔亚”的虚荣与幻想,正是她后来人生悲剧的总根源。
  “机会”来了,命运也开始捉弄她了。玛蒂尔德的丈夫——路瓦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来一张部长举办的晚会请柬。这个晚会,在这对夫妇看来似乎是他们一生中难得有“再”的机遇,非参加不可。于是玛蒂尔德不惜动用丈夫的老底儿,剥夺丈夫的最爱,想尽办法,费尽周折对自己大行“包装”。终于在晚会上得到众人的关注,这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好景不长,当她回到家中发现借来的项链丢失时,一声尖叫后,竟呆若木鸡,顿时“吓昏了”。按理,这事本该向借给她项链的老朋友实话实说,可又是虚荣心在作祟,玛蒂尔德夫妇隐瞒了真相,不惜东拼西凑借来了三万六千金法郎,比照着记忆中原件的样子买了一串价值昂贵的钻石项链还给了朋友。三万六千金法郎,对于一个大资产者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个小职员家庭来讲则是不堪重负的灾难。他们用了十年辛酸,才终于还清了债。
  就在这个十年后,偶遇她的老朋友——那位贵妇人相见,历经生活磨难而原本漂亮的玛蒂尔德已经苍老得不能被对方认出了。宝贵的青春被金钱毁掉了,但用金钱却是无法将它买回来的。这怎能不说是热衷虚荣给她带来的悲剧呢?一条“项链”,在强烈虚荣心的驱动下,竟变成了一条毁了她青春年华和已拥有的平静“小家”舒适生活的无情“锁链”。主人公的这条可悲的人生歧路的教训难道还不深刻、还不值得代代世人牢牢铭记、引以为戒吗?
  二、《项链》的艺术价值分析
  (一)巧妙而新颖的艺术构思
  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使叙述更为有序而集中,在构思布局上又不落俗套。
  玛蒂尔德向女友借来的钻石项链,本来是假的,可借的时候女友弗莱思节夫人并不说明,归还时她也不打开看。物主的这种罩在拥尊持贵光环下的满不在乎的态度,无疑为后来点明项链是赝品埋下伏笔。事实上,由整个过程看,从项链的借用—遗失—归还,直到还清债务,整整十年时间,玛蒂尔德一直不知道借来的项链是假的,而弗莱思节夫人也“可能”一直不知道还回来的是真的,双方都“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事情的真相才被揭出。这个“十年后相遇”的艺术构思是极具匠心的。小说就是要让玛蒂尔德用十年的辛酸苦痛为自己的虚荣心惹下的祸,偿付代价,得到教训。小说之所以不急于把谜底点破,而放到十年以后,就是要让当事人和读者同时为之一惊,增强出人意料的戏剧性,从而使作品结束时产生强烈的震撼人们心灵的悲情艺术效果。
  (二)剪裁精细得体
  《项链》在剪裁上极为精当,恰到好处。凡是过去的事情,时间过程长的事情和需要比较全面介绍的地方,等等,作者都采用虚写的手法,概括地加以描述,或是几笔带过,或是补叙与作品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如玛蒂尔德夫妇的身世,为了还债而度过的十年困苦的日子,等等。而近期发生的事情,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就用实写的手法,加以重点刻画和描写,生动而形象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如写项链丢失后,突出了玛蒂尔德夫妇像遇到灭顶灾难,那种惊恐万状、愁苦不堪的情景,通过这样的实写,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这些都是那样精细、得体。
  (三)细节描写生动鲜明
  典型细节的选择与描写在《项链》中也是十分出色的。尤其是玛蒂尔德和弗莱思节夫人的三次接触(围绕着项链的“借”,“还”与“明真相”)的描写,真是妙笔生花,令人拍案叫绝。   第一次接触——借项链。当玛蒂尔德来到弗莱思节夫人家里,看到一串钻石项链时,当然,在她眼里认为那是相当昂贵的,自然立刻想借到手,但又怕人家舍不得,所以她才“迟疑而焦急地问……”,可出乎意料,朋友竟很慷慨,于是“她激动得跳起来,搂着她朋友的脖子,狂热地吻了又吻”。
  第二次接触——还项链。这时玛蒂尔德最担心的就是女友打开盒子后发现“破绽”,引起更多的麻烦,又一个出乎意料,女友根本没有打开盒子看。从对方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女友似乎并不太重视这件首饰。这样写,必有作者的另一番意图,而读者自可各有自己的答案。
  第三次接触——明项链真相。十年后,在公园里与女友邂逅,作者让人出乎意料地安排了弗莱思节夫人说出了当年所借项链系赝品的真相一幕。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同时,其悲剧效果也达到了顶点。
  这三次接触,写得细腻而动人,时时牵引着读者的神经,真是精彩极了。而所有的出乎意料,又都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的情理的。在同一件事情上,作者写出了双方各自不同的态度、心理和表情,同时为下一步情节的展开埋下伏笔,从艺术效果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具体、生动的,同时又是极为深刻、回味无穷的。另外,作品中玛蒂尔德的几次幻想与憧憬,也大大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凸显了她在特定的典型环境中的特有的典型性格。所以,在读者心目中,她的命运的起伏有着极高的可信性——简直就是“真人真事”。读时,她那浓浓的“小资”情调扑面而来,而且“来”得是那么的自然,绝无半点雕琢之意,这实在是令人叹服的大手笔。
  (四)结尾诱发读者丰富想象
  《项链》结尾的处理是意料之外的,却又都在情理之中。小说读完了,可读者的思绪却依然奔腾向前,总想探究主人公今后怎么样了。莫泊桑真不愧为短篇小说的圣手。在《项链》结尾后,似乎还可以写,但他决然刹住了。他不写,却为读者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想象天地。就在读者丰富的联想里,作品释放出了极其强烈的艺术能量,增强了审美效果。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最富于魅力的,不是矛盾已获解决,而是矛盾接近解决的那一环节。就欣赏者的心理来说,正如英国学者勒律治所讲:“期待胜于惊讶。”在结尾前,作者已把玛蒂尔德这个人物的形象做足了——爱慕虚荣,追求奢华。试想,任何一种明了了真相后的再续,难道不都显得多余吗?而且这种多余恰会使原本饱满的艺术形象失色,使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最终反被损毁,也会使作品深刻的思想性的阐释变得主干淡出,重心旁移。小说读罢的想象过后,一切都是经得起读者反复玩味和挑剔的。《项链》的确像高尔基指出的那样:“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学作品。”
  之所以称《项链》是虚荣人生悲剧的精品,就是因为每每读它,我们都能在获得充分审美享受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不断地得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新的警示:虚荣要不得。
  每个人都向往成功,向往幸福,那就让我们拒绝虚荣,而以高尚的品德、坚定的信念、纯真的情感、丰富的知识、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步伐实现自己的梦想,开创人生的美好未来。这也许就是《项链》这篇不朽的佳作所给予我们的深邃的、意在言外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它在今天仍有其巨大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之所在。这样的文学精品,其艺术的生命力必然永恒。
  参考文献:
  [1]张英伦,吕同六等主编.外国名作家传.中国社会出版社,1979.
  [2]殷光熹.莫泊桑中短篇小说赏析.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3]朱维之,赵浓.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4]孙家富,张广明.文学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5]陈应祥.外国文学名著选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推荐访问:虚荣 悲剧 人生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