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庐山军官训练团名单

  从1933年至1937年,蒋介石曾在江西庐山多次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它的全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匪军军官训练团”,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数以千计的国民党中下级军官在庐山比较系统地接受了军事理论和政工的培训。凡是参加集训并经考核合格的军官,蒋介石亲自颁发结业文凭,赠送“军人魂”短剑一把,并附蒋介石本人亲自签名的像片一张,以示恩宠,不少军官都以参加庐山军官训练团为荣。“庐山军官训练团”一时在中国军界中声名鹊起。
  设立庐山军官训练团最先源于德国前陆军上将汉斯·冯·塞克特的建议。1933年塞克特来到中国访问考察,6月30日他向国民政府提交了《致蒋介石元帅的备忘录》,在备忘录中塞克特将其思想同他认为蒋介石可以接受的主张巧妙地结合起来,其主要框架是,(1)军队为“统治权力的基础”;(2)一支军队的威力在于素质上的优良;(3)一支军队的价值取决于其军官团的价值。他还认为,中国根本的问题在于军队太多而精锐部队却太少,部队急需改造,有十个师就足矣。中国应该首先建立一支新式忠诚军队的“核心”,该核心用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日后一旦需要,它能迅速扩展,同时它仍保持其作为一支精锐突击队的特性。塞氏实际上是建议蒋介石应该能效仿德国建立军官团的做法,逐步淘汰不合格的军官,挑选出素质优秀并有发展潜力的军官,通过训练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作战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合格的并听命自己的军队。现任德国驻华军事总顾问魏采尔提出《整顿中国陆军意见书》,也建议设置高级军事训练班,专收旅长以上军官学习新式用兵。
  对当时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不满是蒋介石决心设立庐山军官训练团的直接原因。在经历过几次“围剿”失败后,特别是第四次剿共失利后,蒋介石曾哀叹,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痛。蒋介石对军队的战斗力发出质疑,尤其对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军官素质表示了担忧,清楚地意识到国民党军队中下级军官的素质相当差与剿共成败关系极大。他说:“军队的素质不好,训练不精,军纪风纪难以维持,这样专就自己种种不好的情形想起来的时候,结果当然是要心悸胆怯,以为如果我们勇猛冲出和土匪打起来,一定没有什么把握。既然如此,那我们还不如守在这里保全实力,将来再讲。官长既生出这种心理,那末上行下效,结果,一般士兵自然格外的怕土匪,格外没有勇气,格外不能打仗!所以古人所讲的‘只有不可战之将,而无不可战之兵’。所以我们做参谋长、高级将领的各级官长知道这句话的意义,现在我们带了这许多兵而不能消灭这一个区区的赤匪!甚至使士气还要一天天消沉下去,我们不能不负责!不能不十分惭愧!现在我们应当很坦白地承认:我们之所以不能剿灭赤匪并不是兵不打仗,也不是军队没有力量,而实在是我们一般官长自己胆怯、气馁,天天怕自己没有力量不敢和土匪来打!”因此,蒋介石着手提出要对国民党军队的中下级军官进行培训,计划“我们军队里自排而连而营以至于军,是一个最有系统的组织,一定要加以严格的训练,而训练不单是每天出操上课便了,一定要在出操上课之外,更要注意考察,一方面教练他们增进部下的学术能力体格等,一方面随时随地要用种种方法,将他们的履历环境——尤其是家庭状况——他们的学术、能力、性质、品行、思想等等,都要亲自考察明白”。可以看出,蒋介石创立庐山军官训练团最初的用意在于通过训练才能重振军官的精神,完成剿共的任务。
  塞克特等人的建议和蒋介石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国民政府很快就在中央军校和陆军大学设立将官训练班,专门培训高级军官。1933 年7月,蒋介石又在江西庐山开办了“庐山军官训练团”,以陈诚为团长,并任用大批德国顾问约100多人授课,对国民党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官们进行强化培训。训练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即专门对付中共领导的红军,蒋介石特意强调,“此次训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消灭赤匪,所以一切的设施,皆要以赤匪为对象。因此,在这个训练期间,一切训练的方式,动作以及各种战术,统统要适合剿匪战术的需要,统统要针对土匪的实际情形与匪区的实地的地形来作想定并实施训练,使得受训练的一般军官,不是仅仅了解战术上几个名词,知道一些空疏的理论而已。所以我们这次训练,并不在乎学理高深,战术新奇,而是专要就现时实地剿匪战事所最适用的东西,拿来实地演习熟练,并于实地演习之中来讲评证明。总之,我们这次训练的方式是要从勤苦的演习中,研究实用的动作,训练必需用的技能。这就是此次军官训练一个要旨,希望大家格外注意。”蒋介石对举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寄予厚望,他对军官们提出,“今天在庐山召集我们剿匪各军各师的官长开始训练,我们要从此奠定一个新的伟大的基础,来完成剿匪的工作,并尽到大家革命的责任。我们以后能不能剿清赤匪,与整个革命的成败,党国的存亡,以至各个人的生死,统统都看这次训练能不能发生效力。”他亲自坐镇庐山,制订训练大纲,颁发他本人撰写的《剿匪手本》、《剿匪要旨》、《剿匪成败与国家存亡》等必读教材,要求军官认真研读,在这些材料中蒋氏反复向受训军官们灌输剿共和忠于领袖的思想,并详解其针对红军和苏区制定的新战略战术。
  庐山军官训练团所训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六项原则——“侦探”、“搜索”、“警戒”、“联络”、“掩护”、“观测”。蒋介石要求所训军官,“无论行军作战,我们剿匪‘六项原则’,即侦探、搜索、警戒、联络、掩护、观测,必须时时刻刻记在心里,时时刻刻预备齐全,检查清楚,总可以相信自己的军队有战胜的把握!第二,四大要素——“确实”、“迅速”、“整肃”、“秘密”。蒋介石特别看重“秘密”,强调“我们现在不能打胜仗,不能消灭土匪,就是因为许多事情不能秘密,自己的计划、行动,往往还没有实行,就泄露消息,被敌人知道了,这样当然不会打胜仗!所以我们鉴于以往的失败,个个人应该格外知道秘密的重要。我们要求秘密,除一切事情要机密之外,迅速和肃静又是其中必要的因素。”第三,三个口号——“受伤不退”、“被俘不屈”、“受命不辱”。蒋介石解释,“这三个口号:一个是‘受伤不退’,一个是‘被俘不屈’,一个是‘受命不辱’”。并要求,“不仅是我们各官长定要切实做到,并且要使得我们自己的部下,个个士兵都能够做到”。第四,两项要旨——“分散”、“集合”。蒋介石提出,“战术的内容虽然极其复杂巧妙,但可用两个要旨来包括一切了:一个就是分散,一个就是集合。你们学了这许多时候,打了许多大仗,应该要知道,一切战术不外乎分合二字。所以以后回去教练士兵,就是要注意这两件事情:所以对于分散与集合动作,格外要做得多,尤其做得快,要集合马上集合,要分散马上分散!愈迅速愈好!”第五,一个要诀——“服从命令”。蒋介石要求军官能“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自己以身作则,来教我们的部下,使得个个官兵都知道自己的生命就在命令里面!要保存并发扬我们的生命,只有绝对‘服从命令’,能服从命令,就可操必胜之权。”   此外针对和红军作战的战术特点,还进行了专门地培训和演练。蒋介石向受训军官提出要改变以前旧的剿共战术,明确表示,“旧的战术主取守势,而新的战术主取攻势;旧的战术多用密集队形,而新的战术侧重疏散队形;旧的战术多用纵深配备,而新的战术主重正面配备。但是我们现在剿匪,就要攻守兼重,如果说要以攻为主,还不如说以守为主。关于攻守的运用,我近来研究出两句话,即战术上要取守势即以守为攻,战略上要取攻势即以攻为守。”概括起来有三个变化,第一,战术上要以守为攻,战略上要以攻为守。第二,队形应注意密集——队形不可过于疏散。第三,配备方式以纵深为原则,不用横广配备。蒋介石寄希望这次庐山军官集训,使受训军官能熟悉中央苏区山地丘陵地形风貌的特点,提高部队山地作战的能力。同时希望能扫除军官们心中前几次剿共失利留下的阴霾,鼓舞军官的士气,以打破害怕与红军作战的心理。
  庐山军官团创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注重军官教育和训练的,它是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推行“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蒋介石改造军队的重要措施,对国民党军队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1933年7月到9月,庐山军官团共办了三期,每期约两个星期。第一期从7月18日至8月4日,共训练1900多人,第二期从8月10到8月27日结束,共训练2500余人,第三期从9月3日至9月17日,训练人数约3100多人,三期前后共受训军官约7500多人。在德国顾问的指导下,整个集训工作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如在内务、训练、休息、衣着都有明确的条例,对国民党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有重要意义,极大地促进部队作战效率的提高。同时参加培训的许多中下级军官素质也大大提高,提升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在接着的第五次剿共战役中很高见到成效。这三期的训练,虽然在短时期内不可能做到全面提高受训军官的素质,但从政治、思想和军事技能方面也使受训的军官普遍地受到教育和洗礼,通过实战训练,国民党军官的军事技能和战术知识得到明显的提高,此后一些军官能脱下将校服深入军队基层,和士兵一起吃饭,同甘共苦,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国民党军队整体战斗力和战斗精神比以前相比大大增强。在第五次“围剿”中,参与“剿共”国民党部队的许多中高级军官都亲临战斗的第一线,下级军官则常常带头向红军阵地发起冲锋。当时红军一些将领也认为国民党军队同以前不同,战斗力颇为旺盛,莫文骅回忆道,“尽管敌人在红军阵地前倒下了一大片,但后面敌人还是一股劲往前冲。”据统计,国民党北路第三路军是“围剿”的主力军,在整个第五次“围剿”的战斗中,士兵伤亡总数约10755人,但该路军伤亡军官总数则达到988人,士兵与军官伤亡之比约为1:11,远高于其他战斗部队士兵与军官之间的伤亡比,其军官的战斗精神可见一斑,庐山军官训练团的作用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袁旭东(1971-),男,汉族,江苏灌南人,淮阴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推荐访问:庐山 军官 蒋介石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