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原则下的汉维称呼语对比|家庭礼貌称呼歌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礼貌原则;根据礼貌原则对比分析了汉维两族称呼语中的亲属、他人、谦语和敬语,以此探讨汉维称呼语的语用差异。在汉维两个民族中既有共性,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礼貌的语用和文化价值具有差异,以求利于两个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 礼貌原则;汉维称呼语;对比
  
  语言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重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一个人话语使用是否得体,直接对他的人际交往是否顺利有直接影响。因此,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注意礼貌用语。在各种礼貌用语中,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礼貌用语。可以说,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称呼语是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 对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来说,都有其自己特定的称呼体系,这种称呼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称呼,淘汰旧的称呼。本文试对礼貌原则下的汉维称呼语予以对比。
  一、礼貌原则的阐述
  G.Leech于1983年提出了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礼貌原则,该原则包括六项准则,分别是:(1)得体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损失,尽量增加对别人的利益;(2)慷慨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加强对别人的赞扬;(3)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低,尽量多表扬别人;(4)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量贬低自己;(5)赞同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分歧,增加与别人的共识;(6)同情准则:尽量减少自己对别人的厌恶,增加对别人的同情。
  尽管这些准则在不同程度上在各种文化中都适用,但差别是极为明显的。于是中国著名学者顾曰国效法G.Leech,于1990和1992年提出和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共包括一下五项准则。
  贬己尊人原则:指对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对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
  称呼准则: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尊卑、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关系。
  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视为是懂礼貌,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语,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求同原则:这与“脸”或“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尊重对方的“面子”,力求使谈话和谐。
  德、言、行准则:旨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礼貌”的行为是对人的“称呼”或“称谓”方面,也就是以上礼貌原则中所说的“称呼准则”。“人们的称呼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题目。在每一种语言和每一个社会中,每当人们相互交往,就会出现要不要或如何称呼别人的问题。在一定的情景中,说话人所做的选择以及他们对所进行的选择意义的解释都是有系统的,不是杂乱无章的。”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来看,称呼行为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它可能是社会中权势和平等性的象征。而具体称呼的方式又取决于文化、社会、教育、信仰、年龄和性别等诸多因素。由于对“称呼”语的使用和理解不同,在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导致“称呼”失误,使交际双方产生心理距离,造成损失。
  二、汉维称呼语的对比
  1、称呼亲属
  汉语称呼亲属称谓远比维语复杂,汉语对父系和母系、直系和旁系亲属的称呼分类明确,既分辈分、血缘,又表明长幼。而维吾尔语亲属称谓既笼统又简洁,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不分明,有时长幼也不分明。如汉语中有爷爷和外公,奶奶和外婆之分,维语中则没有;汉语中有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夫之分,维语中也没有,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又如“降格称呼”在汉语中也是很普遍的。新婚夫妇一旦有了孩子,在称呼上就要降格,称呼自己的父母往往用爷爷、奶奶,(这在江浙一带很普遍)称呼自己的兄弟姐妹用伯伯、舅舅、姑姑等;称呼同事用叔叔、阿姨(在孩子在场的情况下)。一句话,降到孩子的角度去称呼他人。这种降格称呼现象也是遵守了贬己尊人准则。另外,“哥哥”、“姐姐”等都可用作称呼语(比说者大即尊),但“弟弟”、“妹妹”却一般不用作称呼语(比说者小便有些不尊),一般直接叫名字。维语中一般没有此用法。
  维吾尔语的亲属称谓,只在祖孙三代的直系血亲之间有明确的称呼。除此之外的其他有些亲属虽也有确定称谓,但一般均不使用,通常都以年龄的长幼,分别称为兄、弟、姐、妹。
  2、称呼他人
  汉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十分丰富,一般视对方的年龄、性别,以及通过衣着、言语行为推测的职业来称呼,而且习惯使用表示血亲关系的称呼语去称呼陌生人,以表示亲近,拉近彼此的距离。如,对方和自己年龄相仿,可称“大姐”、“大哥”;对方年龄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可称“阿姨”、“叔叔”;对方年龄比自己父母年龄稍大,可称“大妈、大婶”、“大伯、伯伯”;年长的,可称“爷爷”、“奶奶”。同时,按职业分来称呼对方,可称“老师”、“医生”等等,但有些职业不作直接称呼,如“裁缝”、“清洁工”、“修理工”等,一般都用“师傅”来称呼,这也是遵守了贬己尊人准则。
  维吾尔语称呼陌生人也是按照年龄层次来分,只是区分不明确。
  汉语里称呼自己认识的人,也有一定的规律。同辈人相互称呼,通常都要以对方的姓氏加上头衔或以对方的姓氏加上惯用亲属称谓的方式来称呼,如:“张书记”、“刘教授”、“李医生”、“王叔叔”、“赵奶奶”等。长辈称小辈通常以“小”加上姓氏或直接称呼名,如:李春兰,长辈常称“小李”或“春兰”。当然这种称谓方式具有普遍性,不能直接反映对方的性别、年龄、头衔等,是长辈对小辈的喜爱的直接体现。
  维吾尔族的名字一般是由本名加父命构成的,也有再加地名的情况。本名在前,父名在后。如:艾尔肯?吐尔逊,艾尔肯是本名,吐尔逊是父名。这与汉族的名字是完全不同的。在现代社会,很多汉族同志用汉语的称呼方式来称呼维吾尔族同志,如:阿布杜拉?阿布力孜,经常被人叫做“小阿”,又因他是一名教师,不少人都叫他“阿老师”。这种称呼方式符合汉语的习惯,但对于维吾尔族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但由于维吾尔族同志长期和汉族同志一起学习、工作,加之这种称呼既简单又上口的缘故,这种称呼方式逐渐被维吾尔族所接受。
  除此之外,汉语中常以“老”称人所表达出的是对对方的尊重。对德高望重的老人,人们常称“王老”、“张老先生”,对同辈年长者亲切地称“老李”、“老大姐”。这种直接以“老”来称老年人符合汉文化的礼貌原则。但维语中则没有这种用法。
  3、谦称和敬称
  汉维语中,都存在敬称。汉语中第二人称的通称“你”,但对长辈或是为了表示尊重时,称“您”。维语的用法也是如此,第二人称的通称“sain”,敬称则用“ siz”。
  汉语中,为了表示谦恭,说话一方通常会使用大量谦词来称呼自己,而用敬语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敬语在汉语表达中十分常见。例如,称对方的意见为“高见”,称自己的看法为“愚见”;称别人的著作为“大作”,称自己的著作为“拙作”;称别人的儿子、女儿为“令郎”、“千金”,称自己的儿子、女儿为“犬子”、“小女”等等。而在现代交际中,还经常使用“您贵姓?”“免贵姓王。”的对答。这种用法在维吾尔语中是不存在的。
  而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中,宗教人士常常是人们尊重的对象。因此,人们常会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加上“阿訇 ”、“毛拉”等,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这种称谓,在汉语中对德高望重的佛教高僧称大德或大师,道教称为道长或仙长。
  三、结语
  通过对汉维两个民族的称呼语的比较,发现两个民族在称呼语上确实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因此在交往过程中,要以礼貌原则为基础,尽量减少由于称呼语的误用而引起的误解。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沙吾提?帕万.试论亲属称谓之“文化差异”—英、汉、维亲属称谓对比[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2.
  [4] 古丽扎尔?吾守尔.维汉交际语称呼对比[J].语言与翻译,2004.3.

推荐访问:礼貌 称呼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