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执行力低下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执行力问题的成因包括

  执行力是execution这个英文单词转译过来的,用中国文化来解读就是贯彻落实的力度。对学校来说执行力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制度要求、计划部署、领导决策等贯彻落实的满意度、精确度和速度,它是学校提升,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关键;对教师而言执行力就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是教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执行力?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及见解。
  一、执行力低下的成因分析
  一是学校管理层面:
  1、领导带头作用不够。学校领导自身不能起到示范表率作用,出现问题不能检视自己,不能深入教师、学生、课堂,不能真抓实干;学校中层领导“解码”能力不强,在执行中出现偏差,甚至自身有抵触、消极情绪。
  2、制度决策不够科学。学校的制度、决策脱离学校实际,缺少针对性、可行性;制度、决策出台的程序不当,缺少程序正义;制度、决策没能凝聚全体教师的共识,教师缺少认同感;制度、决策的出台出尔反尔、朝令夕改,不够严谨……凡此种种,都会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或者消极应付,或者等待拖延。
  3、缺乏监督考核机制。在学校工作中,没有监督检查措施,或虽有监督检查但没有反馈、沟通、协调、调整,造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控;监督检查者,怕得罪人,对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照章办事,使监督检查走过场;学校的考核制度不够合理,或者激励作用不大,或者得不到教师的认同,使教师缺乏工作热情。
  4、工作要求不够明确。学校没有细致的岗位职责要求;布置工作任务时,安排不够合理,没有完善的工作程序,缺乏操作性,造成无从执行或执行偏差。
  5、没有形成执行文化。学校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教师的凝聚力不强,教师群体对提升执行力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借口”的行为准则及“无条件执行”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是教师个体层面:
  1、无事业心,无心执行。缺乏理想信念,无价值追求,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很低,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缺乏主人翁意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2、职业倦怠,应付执行。觉得教师的工作是循环往复,不能从中找到乐趣,不再精益求精;缺乏创新精神,得过且过。
  3、水平低下,无力执行。不善于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愿也不能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提升执行力的对策思考。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增强执行意识能力。
  作为一个学校领导,必须身先士卒、百折不挠,要勤政廉政、公正公平,要敢于担当、开拓创新,要锐意进取、追求完美,由此产生巨大的示范和凝聚作用,有效地激励和团结全体教师,共同实现学校的目标;学校领导还应提高“解码”能力,明确校内每一个成员的责、权、利,把每一个目标要求落实成一个个执行的动作和步骤以及细节,制订开放、透明的管理制度,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部都能得到一丝不苟的切实执行;领导班子成员要顾全大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努力。
  2、关心教师多样需求,提高教师执行能力。
  一是学校可通过疾病慰问、生日祝贺、困难补助等形式,以情感人,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有时,领导的一个招呼、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也会拉近与教师的感情,从而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建立多种培训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并开展各类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的学习。
  三是要构建教师成长的台阶,引导、激发教师的积极心态。从上课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科研、德育教育等方面设置各种荣誉、称号,有的可同上级有关部门接轨,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发展的目标方向,都有往上跨的台阶
  3、完善目标制度方案,保障战略决策正确。
  一是要经过程序。科学的程序是执行的保障,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其制订的过程应该是科学的,有的需专家论证,有的需经教代会通过,有的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的需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等;其次,其本身的执行过程应该是科学的,须有论证、确立、下令、跟进、监督、反馈等环节。
  二是要以人为本。学校在制订制度和规定时要本着这样一个原则:所有的制度和规定都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工作的,是提供方便而不是为了约束,是为了规范其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否则就是给教师头上戴了一个紧箍,也会使教师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学校的规定流于形式,得不到执行。
  三是要形成共识。要让制度方案形成的过程成为一个凝聚教师共识的过程,使其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这样教师就会有认同感,使制度方案成为教师自己的意志。
  四是要逐步完善。一项制度、一个决策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行的过程中不断修正、纠偏,逐步完善。特别是涉及到教师利益的奖励方案,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工作的优劣极难衡量,所以奖励方案更是要根据实施情况不断加以修改,以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4、落实督查考核机制,确保目标计划落实。
  一是督查制度力求做到全覆盖,并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认同。
  二是坚持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的督查办法,要让教师有适度的“紧张感”。
  三是督查过于苛刻会造成领导与教师的对立,而有所偏袒则会造成不公,要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并尽可能做到对事不对人。
  四是要有反馈、沟通。对于好的要表扬肯定,总结经验,并依据制度给予奖励;对于存在的问题要提出批评,纠正错误,并依据制度给予处罚;对于确实无法执行或暂时无条件执行的,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反思,改变其不合理的因素。
  5、积极培育执行文化,形成良好执行氛围。
  一是倡树理念。倡树理念着眼于思维定式与行为规范的养成,着力培育执行力文化氛围。要使“执行没有借口”“做事追求完美”“坚持标准”“关注细节”等等理念,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铭刻在教师的头脑中,并体现在各项具体的工作中。
  二是全面渗透。将执行文化渗透到学校组织的方方面面,转变全体教师的行为,使学校的理念、目标、制度成为教师的价值追求。
  三是坚持不懈。执行力文化的构建不是短期的事情,需要长年累月的坚持并融入到学校所有教师的精神世界中,成为一种制度化下的习惯。
  【作者单位:吴江市菀坪学校 江苏】

推荐访问:成因 执行力 对策 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