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的名词化解析:认知语言学的几大理论

  【摘 要】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多年来, 不同学派的学者们都对其有所研究。他们从名词化的结构意义、语用功能以及句式转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名词化也被用来分析语言中的一些现象,例如名词化和不同文体的翻译,但是从深层分析名词化内在规律的并不是很多。本文就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析名词化现象,寻找名词化的认知理据。
  【关键词】名词化;认认知特点;图形背景理论;概念合成
  引 言
  名词化是人类语言中最普遍的特征之一,多年来, 不同学派的学者们对名词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做了自己的阐述。认知语言学从经验和认知的角度对名词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把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 ( 1991: 22- 50) 就名词化转换过程中的意义变化问题、迂回表达问题( periphrasis)以及模式化问题进行了专题探讨。近年来也不乏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名词化应用,本文就将从认知的角度总结分析名词化产生的深层理据。
  一、名词化
  (一)名词化定义
  名词化现象是普遍存在,就整体而言,名词化就是一种名词性成分,即非典型名词, 其可能没有单复数或数量特征。不同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对名词化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如功能语法学家 Halliday (1994:41)认为在句子中有名词功能成分,它包含子句(限定或不限定)、名词化的形容词﹑名词化的动词等等。Matthews: (1997: 244) 在《牛津语言学简明词典》中将名词化定义为任何一种词性如动词或形容词等演变而来的,能充当名词词组的名词或句法单位。Trauth & Kazzazi ( 2000: 327- 8) 认为名词化是指名词从其他词类的派生, 如动词( feeling , swearing, twiddling one’s thumbs) 或形容词( redness, the inconceivable, the good, one’s contemporaries) , 也可从名词派生( womanhood) 。根据《现代语言学词典》 ( 戴维. 斯特尔,2000: 240) 的界定, 名词化是“指从其他某个词类形成名词的过程或指从一个底层小句得出一个名词短语的派生过程”总之,名词化本身是一个过程, 这一过程不管是派生或是零转换,其结果都是出现或产生名词。
  (二) 名词化分类
  由于名词化的来源不同,名词化的情况也不止是一种形式,而且由于学派不同和研究角度和依据不同,名词化也被分为不同类型,笔者以为缪道蓉(2005,2)的分类比较合理,也比较容易理解,他把名词化概括总结为下面六类:
  第一种是由形容词转化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例如:
  1) Both sides ar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d working for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第二种是由动词或动词词组转化成名词或名词词组。此类名词化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名词化现象。例如:
  2) The decision of the U. S. Government to sell 150F- 16 aircraft to Taiwan constitutes a gross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Joint Communique of August 17, 1982.
  第三种是由介词词组转换成名词或名词词组的情况。而副词转换成名词的几乎很少, 例如:
  3) a. White wine provided the perfect accompaniment to the meal.
  b. T he meal is provided perfectly with white wine.
  第四种是用连词表示关系的情况用名词或名词词组来表示。例如:
  4) a. If you want to have this job, you should be able to drive.
  b. One of the conditions of the job is that you should be able to drive.
  第五种是小句名词化:这是经由言辞→成分→实体的一个转化过程。例如:
  5) a. That she will leave is quite obvious.
  b. Her departure e is quite obvious.
  第六种是言辞列的名词化表达。例如:
  6) a. When they will arrive at the city and why they w ill come hasn’t been made public.
  b. The time of their arrival at the city and the reason for their coming hasn’t been made public.
  二、 名词化的认知理据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倡导根据对人类心智的理解来解释语言的结构特征,其中包括音系、句法、语义等多层面的特征,以及语言使用规律。该流派认为必须从内在的认知心理过程入手来全面理解语言,把语言作为人的整体认知过程的一部分来把握。
  对于名词化这一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给出了独到的见解,Verplanck 指出,概念化导致名词化,名词化的产生和生成过程参考人脑的认知过程。下面就将列举几个认知方面的名词化依据。
  (一) 人类的认知活动特点
  名词化是一种认知的概念化和经验化,从认知角度看,名词化产生的前提首先是名词的认知特征的优势。“名词化就是名词是人们在观察和表达同一事物时注意力集中的焦点。人们的认知活动主要集中在物质、时间和性质这三个空间上,反映在语言系统中,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这三大词类。(石毓智,2000: 52)不同词类之间可以通过名词化、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实现相互转换,其中名词化现象又可以说是最常见的。人类认知空间中的物质空间与名词相对应,存在于物质空间的事物相对独立存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名词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使名词概念成为人类感知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起点以及人类经验积累和思维的基础。(王雁冰,2011,3)   从语义上看,名词化词组是多个范畴的集合,名词化结构体现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经验顺序。人们按照经验结构对其进行排序,比如从表示“ 指代”的词到表示“类别”的词,从修饰词到“中心词”。所谓“中心词”是指该词组的语义核心。
  (二)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该理论以突显原则为基础,认为图形-背景分离原则不但是空间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也是语言组织的一个基本认知原则。人们根据自己的心理体验来感知事物和事件,然后再对之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再将事物划分成图形与背景来组织语言的。图形指的是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具有完整结构的、容易引起注意的那一部分,是注意的焦点;而背景是细节模糊的,未分化的部分,是“图形”的衬托,当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外界事物和关系时,人们就会选择不同的部分作为图形和背景,反应在语言中就产生不同的语法结构。在简单的及物句中,主语为“图形”,宾语为“背景”,其他成分可以标示二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主语和宾语最为突显,而他们又主要是由表示实体语义概念的名词性成分充当的。而其他表示过程、环境、性质及关系意义的成分都不是由容易被突显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来充当的; 要使得这些成分被突显,就得把他们放在由名词或名词词组充当的主、宾语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当视角转换,需要突显和强调表示过程、环境、性质及关系意义时就出现名词化了。(王雁冰,2011,3)
  (三)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继承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以家族相似性范畴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原型范畴由原型和边缘构成,原型是该范畴中的典型性成员,边缘由该范畴中的非典型性成员构成;该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具有不明确性,范畴成员之间地位不平等,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具有等级差异,原型范畴显示出家族相似结构,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其观点可以被简单概括为:范畴由原型、其它成员及边界三个要素组成,范畴成员具有原型性、范畴边界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及范畴结构具有向心性。
  名词化现象发生的基础就是各语法范畴成员之间的连续性。在语法范畴中,语法是一个有意义的连续体,语法范畴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各个范畴成员之间存在家族相似性的特点,这使得各范畴的成员间能够进行转换,边缘成员是语法范畴成员联系的纽带,(吴颖,2010,(2):51-53)名词范畴与其他语法范畴的联系成为名词化产生的一种潜势。
  在语义与认知层面上,名词除了可以表示事物外,还可以表示过程或动作,这类名词同样具有动词范畴的原型特征,属于临界词,具有多重属性。同样,形容词名词化的过程是一个从典型的形容词过渡到名词的过程,形容词词性成分的转变是逐渐由强到弱直至消失的过程,其意义也逐渐从表示某个典型性状过渡到事物指称的过程。
  动词的名词化的演变过程往往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并非只体现过程的两极,非此即彼,动作的主客体意义、时体意义等是逐步被名词化的。(张权, 2001, 6)
  (四)概念合成理论
  G. Fauconnier 和 M. Turner 在1994 年提出并逐步完善的概念合成理论,简言之,概念整合就是把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结合起来的一系列认知活动。具体而言,概念整合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本单位,根据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包、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操作过程,建立四个抽象空间: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输入空间I (input space I)、输入空间II (input space II)、整合空间 (blending space)等四个空间,每个心理空间只是一个临时结构,它的存在依赖于某个或某些特定的或相关的更广泛、更固定的知识结构。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概念合成的认知途径理解名词化后的各类词的意义。经过名词化,原词类的语义、语法功能以及语用效果都发生着变化,从功能上看实现了句法功能的转换; 从语义角度来讲,是一种语义融合,是一个认知过程,体现着“概念的合成”。
  概念合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形式合成来体现的。能够体现概念合成的语言结构很多, 从语素到句子。名词化结构是一种概念合成的体现形式, 属于词语范畴。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名词化体现着概念的心理加工过程,概念合成理论能够解释这种心理过程。在认知名词化结构时,人们首先建立两个输入心理空间, 即原词类的原始概念意义和名词化后由语内语境所赋予的句法概念意义,然后在合成空间对来自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的相关概念意义进行合成, 最后上升到类属空间, 形成了名词化的语义、语法、语用框架, 完成了整个认知过程。
  三、 结论
  不同流派虽对名词化现象都有所研究,但是各自的观点并非一致, 对名词化现象的研究也是在不断深入和系统化。通过对各语言流派学者们对名词化问题研究的内容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他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名词化的结构变化或转换以及意义变化,对名词化的深层依据的探讨并不是很多。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名词化现象出现的依据: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看,首先语法范畴的连续性和名词的认知特征是名词化的产生的前提;我们可以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概念合成理论以及图形-背景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名词化现象。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探索名词化的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名词化这一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法现象。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2]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3] Matthews, P. H. (ed.). 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4] Quirk, Randolph, Sidney Greenbuam, Geoffrey Leech and Jan Svartvik.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M]. London: Longman, 1985.
  [5] Trauth, G. P. & K. Kazzazi,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L anguage and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6] 戴维. 克里斯特尔编. 沈家煊译. 现代语言学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7] 缪道蓉,英语名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8]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52.
  [9] 王雁冰,英语名词化现象及其认知研究,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年6 月,58
  [10] 吴颖. 试论名词化语法隐喻的认知基础[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 2) : 51-53.
  [11] 张 权,英语动词名词化的认知结构分析[J].外国语,2001,(6).

推荐访问:视角 认知 化解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