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三招遏制“开房收钱”]

  最近微博爆料,湖南高校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身为评委的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宾馆“开房收钱”。5月4日凌晨,湖南省教育厅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称该厅高度重视微博上反映湖南警察学院刘一兵教授在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中的违纪违规行为,“目前已终止刘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资格,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2012年5月6日《新京报》)
  虽然有关细节还有待主管部门进一步核实,但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所反映的情况应该并非空穴来风。记者联系到一位曾前去给刘一兵送钱的湖南高校的副教授,他描述了2012年5月2日晚的情景。该副教授说,当天到新天宾馆,刚上4楼就看到很多人等在走廊上。当时一个等着进去送钱的教师对他说,“找刘主任要一个一个来”,都进去了不好说话。事实上,职称评审的腐败现象早有耳闻。只是这次的腐败发生在高校,而刘某作为一名教授在宾馆“开房收钱”公开受贿,性质之恶劣确实骇人听闻。
  按道理说,评委名单是掌握在教育部门的手中,参评者是不可能也不应该知道评委名单的。那参评者是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知道刘一兵是评委,以至在当天晚上就排队送礼的呢?这说明,在教育部门的内部出现了“内鬼”。正是这一个或多个的“内鬼”,把属于机密性质的评委名单,泄露给了参评者。可以说,这些“内鬼”才是职称评审腐败的源头。对这些“内鬼”必须要追查,予以严惩。
  据悉,职称评审腐败现象也并非近年才有,“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已经成为了行业潜规则。一般的规矩是,给每位评委送的红包是5000元,此前是3000元,如果评不上还会退还。一位高校教师因揭露这一潜规则,受到一些同行的埋怨。一位女同行带着哭腔对他说,“你当一辈子讲师不打紧,现在评委被你折腾得调换了,我们的红包白送了,一年的辛苦白费了,你能改变什么?”职称评审腐败的后果无疑是十分严重的。在高校,职称是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肯定和认可,并且与工资、津贴、住房等联系在一起。正因为职称的重要,所以职称评审腐败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它所引发的后果,是劣币驱逐良币,使正直有才之士难以脱颖而出。
  职称评审腐败之所以存在,根在评聘工作不透明、不公开。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赞成还是反对,赞成的理由是什么,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外人并不知道,当事人更不知道,没有透明度。职称评审过程中透明度不够,给一些人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方便,也为一些评委排斥异己增加了更多的机会。其次,是监督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职称评审过程中,由于过分相信专家,对于评审专家没有切实的监督措施。每个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公正与否,全凭这些专家的道德和良心,没有一个有效的监控措施,也没有有效的事后审计制度,造成了“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
  要让职称评审腐败不再发生,至少要有这三招:一是要改革职称评审的方式,改变目前职称评审“暗箱操作”的模式,用公开、阳光和透明的程序驱散职称评审过程中的腐败;二是要加强对职称评审的监督,特别是要引进社会化监督,可以成立一个被评审人员组成的复查小组,在各个评审环节进行复查监督,而且这些人在专业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造诣,可以执行有效监督;三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对腐败的评审专家以受贿罪追究法律责任。

推荐访问:开房 收钱 遏制 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