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你可知道“大刀歌”的原味版】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概没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这首“大刀歌”。它的学名叫“大刀进行曲”,在舞台上被一代又一代的男女演员进行形体表演。在现实生活中,要用大刀砍到鬼子们的头颅,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我们传唱这首歌的时候,早已不是冷兵器时代,在你还看不清鬼子头颅时,鬼子的机关枪早已让你不得不倒下,“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只能成为“被迫发出”的“最后的吼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刀歌”彰显的是一个落后挨打的民族仍存留着的一种不甘屈服、以命相搏的精神。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大刀歌”是八路军创作的。因为众所周知,八路军装备最差,打仗却最勇敢,而且这首歌的歌词明明白白地表达:“前面有英勇的八路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事实上,这首歌诞生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
  说起这二十九军,也是命运坎坷。它原是冯玉祥的西北军。1930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之间发生中原大战。张学良拥兵入关帮助蒋介石,冯玉祥败得一塌糊涂,散兵游勇被张学良收编,这样二十九军又成了张学良的东北军。这支队伍不仅缺乏弹药,连步枪上装配的刺刀也很紧缺。别看这刺刀体积小,工艺要求却比较高,民间一般的铁匠铺打造不出来。然而那些长柄宽刃的大刀片,却是每个铁匠都能打造的。情急之下,二十九军给每个战士都配发一把大刀,并请来武术教官,教授一种“无极刀法”。在后来与日本人战斗时,这种“无极刀法”收效奇特。日本人的刺杀技术也是非常过硬的,长枪装上刺刀,其刺杀距离明显长于大刀,但二十九军早已作过针对性的演练,待日军刺刀一伸,大刀片顺势一挡,接着一抹,恰好抹到对方的脖子,一个日本头颅刷地滚了下来。日军吃过几次亏,居然想出一个办法,给每个士兵装备一个铁围脖。这样一来,脖子是安全了,但厚重的铁围脖大大削弱了战斗灵活性。二十九军也见招拆招,砍不动脖子便换个动作砍手腕,没有拿枪的手便失去战斗力,日军照样头痛不已。
  话说1933年2月,日军侵犯热河省,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逃。3月初,日军占领热河全境,直逼长城。何应钦命令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立即开赴长城喜峰口抵御日军。二十九军来到喜峰口,几仗下来,伤亡惨重,于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注意力投向二十九军的特殊装备——大刀。要发挥大刀的优势,必须利用夜战、近战、偷袭等手段,不然根本无法接近敌人。恰好机会来了,3月10日,敌人正在休整,二十九军当机立断,组织一支敢死队,带上大刀和手榴弹,准备当晚夜袭敌营。指挥这支敢死队的是一位旅长,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抗日猛将赵登禹。就在这个夜晚,敢死队突然出现在日军帐篷周围。将士们挥舞大刀,左突右冲,连劈带刺,给敌人以极大的杀伤,并缴获大批武器。二十九军的抗敌壮举,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上海一位名叫麦新的作家,特意写了一曲《大刀进行曲》,副标题特别注明“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歌词是这样的: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
  这首歌气势夺人,很快被二十九军确立为军歌。在这首歌的鼓舞下,大刀队越战越勇。1937年7月7日,日寇借口寻找一名失踪的士兵,向卢沟桥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自卫,全面抗战正式开始。11日凌晨,二十九军大刀队与日军在铁路桥激战。集合号响,大刀队员仍不集合,四处可见举着大刀追赶日本兵的血人。经过两个小时激战,日军一个中队被全歼,大刀队大部分阵亡,铁路桥被收复。
  随着抗战的深入,“大刀歌”也被传唱得更广。为适应宣传需要,人们将“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为“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将“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为“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新中国成立后,又将“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改为“全国武装的同胞们”,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改为“前面有英勇的八路军”。

推荐访问:大刀 原味 你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