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 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是如何制定的

  摘 要:本文以学习者中心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制订。作者建议,高职院校在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时,以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的学习需求信息为依据,同时搜集英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认识,为参与制定教学大纲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使英语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形成理想的,同时也是可以实现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需求分析理论 大纲 以学生为中心
  
  1.引言
  
  1985年至2003年的18年间,由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99年开始实施的教学大纲修订本)一直是指导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文件。然而,2004年1月由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指出,“全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等”都不尽相同,同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教育部提出,“各高等学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科学性是指学校的教学大纲应建立在“需求分析”与“条件分析”基础之上,采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估和教学管理符合语言教学规律,体现先进的教学思想,并做到切实可行。系统性是指教学大纲应包含“教学目的”、“教学安排”、“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内容。个性化是指教学大纲应充分考虑到学校的个性和学科的个性,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提供空间(王守仁,2004)。这样,制定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便落到了各高等学校的肩上。在这个文件的指导下,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总体教学规划,并在此规划的指导下制定各课程的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一直参照《大学英语本科教学大纲》三级的要求来组织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这对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在短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把本科大纲中规定的三级作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与现在高职人才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为它不完全是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制订的,不能体现出高职的特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制订现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时,未能重视“需求分析”,造成大学英语教学很难达到现行大纲中提出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大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往往流于形式。另外,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描述不尽详细,要求不完善。因此,制定符合我校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2.理论依据
  
  2.1学习者中心理论
  这种观点强调学习者个体的需要、兴趣、经验、发展意识、自我反思、批判性思维、学习策略等,强调应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非使学习者适应课程。进步主义教育的鼻祖杜威是这种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杜威认为,没有建构就没有知识的增长,所谓“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意义、产生知识。所以,学习成果有赖于学习者的主动介入和丰富的教育环境的提供。因此,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为中心”并不一定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权威作用而转向“学生说了算”。“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意义是关注“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情感”并强调学生“亲自使用外语“,而这正是70年代以来兴起的沉默法、暗示法、群体语言学习法等教学法共同的特征。
  这种观点对外语课程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方面,受其影响,出现了重视学习者及其学习过程的外语课程设计模式,即布林、坎德林的过程大纲和珀雷波的程序大纲及任务型教学中采用的任务大纲。这些课程模式强调外语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关注学习者的差异、学习策略和学习者的自我指导性和自主性;强调通过用外语来学外语,而不是通过学外语来达到运用外语的目的;它首先关心的不是预先组织课程内容,而是创造能激发学习者自然语言发展潜力的环境和过程。同时,它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参与。如,过程大纲将学习者视为决策者,并让他们参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中的决策活动;程序大纲和任务大纲则强调课程内容与学习者经验之间的联系,关注和体验学习活动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这种观点还重视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例如不再将阅读和听的过程看作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期望与作者和讲话者相互作用的过程。
  2.2 需求分析理论
  自Richterich(1972)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以来,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中已经二、三十年了。它最初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后来也逐步应用于学术英语和普通用途英语以及EFL的教学中。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分析的视角不同,加之不同情景下需求所包含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对于“需求”的定义,专家们的观点可谓是众说纷纭。
  1)Berwick (1989:52)对于何为“需求”曾提出过一个简单通俗的定义,他把它称为“目前的局势和期待的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把需求看作“欠缺与不足”,即学习者自身所缺乏或感到缺乏的东西。
  2)需求是“外语学习者要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要做的事情” (Widdowson, 1981:2)。这是一种以学习过程为导向的需求定义,它涉及到外语学习中行为的转变及学习的手段。对学习者而言,需求可看作是学习者自身的需求,即他们自己希望从外语课堂中获取什么。对教师而言,需求分析是要弄清楚语言学习者的需求,掌握学习者为何学习语言,需要学习语言的哪些方面及掌握到何种程度;
  3) 需求可以被看作是外语使用者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所认为是外语学习中有必要或者说是最好应该掌握的内容(Mountford, 1981)。
  需求分析包括教学活动开始前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客观信息(如外语学习者的个人情况,学习目的和目前的外语水平)和主观信息(如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的数据的收集(Brindley, 2000)。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弄清楚学生指望得到什么和他们的实际情况,换句话说,就是了解他们已经有了什么、还缺乏什么、期望什么、必须学什么,从而有目的并且有效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需求分析属于实证调查与研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
  
  3.实施建议
  
  在英语中,教学大纲有curriculum和syllabus之分,前者常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总和,是教学的总体规划,而后者则常指属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它的主要成份应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Tyler, 1949)。本文侧重从后者探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
  1.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和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学习困难调查、学习偏爱调查、教材基本评价、课内外教与学的情况等。教师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及对教学大纲的认识、课程设置的调查、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策略等。
  2.根据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五方面,设计制定符合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3.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学校还有必要对教学行政管理者和社会等反映出来的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有清楚的了解,同时也必须对与本校大学英语教学相关的各种条件,如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学习者状况和教学管理状况等加以认真分析。
  
  参考文献:
  [1] Berwick,R.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 Brindley, G.Needs analysis[A]. In M. Byram(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ondon: Routledge.2000.
  [3] Brown, J. D.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5.
  [4] 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5] Mountford, A.The what, the why and the way[A]. In Aupelf/Goeth Institute/ British Council,1981,(1): 19-34.
  [6] Munby,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7] Tyler, 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1949.
  [8] Williams, M. & R. 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9] Widdowson, H. G.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and V. Hanzedi (eds.).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 New York: Newsbury House.1981.
  [10] 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11]邵永真.《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期.
  [12] 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

推荐访问:教学大纲 高职 大学英语 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