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警务处副处长大吗 [精益求精:浅析几处翻译]

  摘 要:翻译永无止境,需要精益求精。本文从文化、联系上下文等多方面分析《英语世界》2002年上半年合订本中六个翻译案例,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文化 尊重原文 语法
  
  中国翻译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翻译实践或理论构造都有发展。虽然当代翻译兴盛,但其中也夹杂了一些不精当的作品,在一些知名书刊中,也有些作品仍旧因为作者不够细心或不做推理而存在误译。笔者碰巧借读了《英语世界》2002年上半年的合订本,发现其中某些中英文对照有些不妥之处。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做一探讨。
  1)Weeks of transatlantic detective work followed before the California-based camera collector received the news that left him stunned.The woman was his wife Jacqueline’s aunt in a picture taken fifty years ago,and one of the boys,her cousin.(Para4,P8,Issue5/2002)
  Translation:……原来照片上的女子正是他妻子杰奎琳的姨母……(Para.4,P9)
  按文章所述,罗格夫特夫人(即“他妻子”)的父亲比利・�利是温妮・巴姆勃的哥哥,这里,“照片上的女人”就是温妮・巴姆勃。按中国传统,这里“aunt”应该译为“姑姑”,懂英语的人都知道aunt在汉语中有很多对应词,如舅妈、姨姨、姑姑、婶婶、伯母,因为中国古代男尊女卑,长幼有序,这种文化体现在语言上,就有了复杂的称谓。语言与文化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任何语言都存在人类文化活动的痕迹。所以在阅读中或翻译中都应注意,如果译者够细心,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2)An official of the Stratford Blue company said there were no hard-and-fast rules about who was ordered off and who wasn’t: “its left to the discretion and good sense of the conductor.”He added cautiously,“there have been no complaints yet.”(Para.6,P96,Issue 1/202)
  Translation:斯特拉特福・布鲁公司的一位官员说,公交车没有硬性规定哪些乘客该下车,哪些乘客该留在车里。他慎重地说:“全凭乘务员的判断和理解,好在至今还没有人为此抱怨过。”(same with the above)
  建议翻译:斯特拉特福・布鲁公司的一位领导说,公交车没有硬性规定哪些乘客该下车,哪些乘客该留在车里。“全凭乘务员的判断和理解。”他慎重地加了一句,“好在至今还没有人抱怨过。”
  显而易见,译者将He added cautiously“他慎重地加了一句”,简单地译为“他慎重地说”,而且将此“官员”的两句话合为一句。这种翻译方法是不妥当的。他没有尊重原文,更将原文的含义消去了一截。此“官员”前一句话客观讲述了在汽车因路况开不动时,到底谁该下车全由乘务员判断,而后面他所加的一句话,指出了乘客的高度文明和乘务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口气中含有赞誉。原译文将两句合为一句,淡化了这种语气,一带而过。(另外“官员”应改为“领导”,因为中国企业内的人士,无论职位多高,都不称其为官员。)
  译者之所以将之简单处理,是因为这里有技术难题。中文没有英文这样主句带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间接引用,然后转入直接引用,中间还能够用冒号连接。译者作上述处理也动了脑筋,但不够完善。笔者认为推荐译文尊重原文且将作者的意思传达得非常彻底。
  3)3.Needless to say,my daughter wore makeup---discreetly---from then on.Her whole face seemed to light up,not only from the touch of blush,but from the sense of freedom she had pried out of her mother.(Para14,P17,Issue 5/2002)
  Translation:不用说,我女儿从那时候起化妆非常谨慎。那淡淡的一抹红,以及从妈妈那里获得的随意感,似乎使她的脸增色不少。(same with the above)
  推荐翻译:不用说,我女儿从那时候起开始化妆――不过很谨慎……
  如上翻译存在的问题仍是过于简单化。这句话的难译之处在于两个破折号,译者忽略掉破折号,绕过了这个难点,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安东尼,法国翻译家、作家,在其《法国翻译规则》中提到:“如果不能充分解释说明增译是正确合理的话,就什么都不要加。”那么同样,我们也不能随便删掉东西,如果无法自圆其说的话。后一个破折号可以去掉,因为汉语语法中,时间状语放在前面,而且两个破折号的作用在于强调“discreatly”,不是“from then on”。前一个破折号不能去掉,作者要强调母女的双赢结果(女儿化妆不当,妈妈坚决反对其化妆,通过信件沟通,女儿表示化妆有益,她可以学习如何化好妆,妈妈同意了),“Needless to say ,my daughter wore makeup”,表示女儿得到了她急切期盼的自由,而后加的“discreetly”则显示妈妈的胜利,她给女儿上了一课,即化妆要得当,否则不会增益美色反而丑化了自己。
  4)“……That was an event for her,to come out and pay her respects to her child. And when she left,she went over and kissed his cross.I hope that she was climbing out of her despair,hope every mother can come back and find their child at the Garden.”
  Translation:她能出来对她儿子表示敬意对她来说是件大事。她离去时,还走过来吻了吻她儿子坟前的十字架。我希望她正从绝望中走出来,也希望每个妈妈能够回来,在这座花园里找到她们的孩子。
  推荐翻译:能出来看望儿子对她来说是件大事。她离去时,还走过来吻了吻她儿子坟前的十字架。我希望她能从绝望中走出来,也希望每个妈妈能够回来,在这座花园里找到她们的孩子。
  查一下“to pay one’s respects to sb.”,《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第四版)》给出的解释是“to visit somebody, as a sign of respect for him.”据此,“对他儿子表示敬意”似乎正确,但看看原文上下文,孩子是由于文中的“她”生下来即抛弃而死,好心人将此弃婴尸体和其他类似情况的孩子埋到一处墓地。这些弃婴的母亲们有些到墓地来看望(这样更为精确)孩子,不该是表示敬意,孩子有何事可敬呢?这样我们在翻译时去了字典解释的一部分,“只取其to visit somebody(看望)”。
  另外,译文中物主代词“her”逐一译出,笔者认为没有必要。按照汉语语言习惯,只要不造成误解或是让人不知所云的结果,这类词均可省略不译,所以只译一个“她儿子/孩子”就可以了。第三点笔者有不同意见的翻译是“I hope she was going to climb out of despair”,我们中学时就知道有时进行时表示将来动作,如I’m going(我要走了)或I’m going to do sth.(我打算做…….),所以,译作“我希望他正从绝望中走出来”不恰当。
  5)And why simply work out on treadmill when you could be watching television and talking on a portable phone at the same time?What a feeling of satisfaction and accomplishment-three activities for the time commitment of one!(Para3,P11,Isue5/2002)
  Translation:还有,既然你可看电视的同时用移动电话通话,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的去处理那些单调的工作呢?用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去完成三项工作――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Para3,P11,Isue5/2002)
  建议翻译:还有,既然你可以在跑步机上锻炼的同时看电视并在移动电话上通话,为什么单只在跑步机上锻炼呢?用做一件活动的时间去做三件活动――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单看译文,我们会有如坠雾里的感觉,这两句话读起来根本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读英语原文,你就会发现两句有密切联系,条理更为清楚些。首先这三项活动指“watch TV,talk on a portable phone,and walk out on treadmill.”译者没注意到“simply”一词,在此它的意思是“only”。原文本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同时做三项活动,放松而享受地去做,那为什么要单独做其中一项呢?第二点是“walk out on treadmill”,work out指“锻炼”。“treadmill”指“(锻炼身体的)跑步机”。这是一种新事物,最新的《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6部分收入,无怪乎难住了译者。
  6)Indeed,they are immune even to poisons if either before or after swallowing such they drink wine,water,or anything else from these beakers.(Para.1,P50,Issue 6/2002)
  Translation:的确,凡用这种酒杯饮用水酒或其他饮料者,在吞下毒药的前后,均可免于毒药的伤害。(Para.1,P50,Issue 6/2002)
  建议翻译:事实上,无论在吞下毒药之前或之后,凡用这种酒杯饮用酒水或其他任何饮料者,甚至能免于毒药的伤害。
  此例中,译文读起来别扭,且有些让读者不明所以,分析错误的原因,是译者没有把状语从句中的状语(either before or after swallowing such)提前。
  小结;自然,翻译是项艰难的任务,不仅要精通两门语言,了解所译文章涵盖的知识,还要仔细揣摩作者的意思,认真措词造句。从大片的文章翻译中挑毛病,比翻译整篇容易得多。然而正如翻译界常说的,翻译应该是集体的项目,每位译者提出自己的见解,译作就会有所提高,渐臻于完美。
  
  参考文献:
  [1]英语世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1-6期.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浅析 精益求精 几处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