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感悟 [和谐社会建构者的素质内核研究]

  摘 要: 任何社会都是人的集合体。社会始终是通过人的社会角色作用改造、影响社会的。社会角色作用的成功取决于人的素质。而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者素质的内核。本文从学理、思想、道德等层面对和谐进行分析。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素质 建构者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将和谐社会的特征表述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探析和谐社会构建者的素质内核,对和谐社会建设者的素质内涵进行界定,很有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与人的素质
  和谐社会是人类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共进的客观要求,是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谐社会是按照一定的范式发生相互联系,从而能和谐、均衡、健康地生活的共同体,是一种走向高度和谐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是一个高度和谐、社会冲突能被良性消化的社会,是社会里各种因子、部分都处于统一、共存的社会状态。自从有了人类,世界便被人所主宰,人通过科学技术、工具应用来影响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伴随社会发展, 人类自身也逐步成长, 人与社会相互影响、互为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由人来决定。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素质即其所表现的质量和发展水平对形成和谐社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
  和谐社会构建者的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一般认为, 它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 包括身体心理、文化科学和思想道德三个方面。这是从基础、智力和伦理三个层面进行划分的。基础层包括体能、情感、技能和能力;智力层包括信息、知识和智慧;伦理层次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和道德观 。[3]素质中身体素质和文化、科学、工具色彩的成分更多一些,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是过多的工具色彩造成的。由此,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和约束就很有必要。素质是自身的内在之物,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条件下,经过环境熏陶、教育培养和自身活动的历练,日积月累形成起来的基本稳定的内在品质。这种内在品质是由多种心理品质所组成的一种综合的结构, 是关于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之间和谐发展的结构。素质是有着深厚文化含量的理念, 它沉淀着历史文化价值, 体现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并与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融为一体。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时代创新中, 素质吸纳一切先进文明, 扔弃过时内容, 升华文化内涵。[4]和谐社会的素质内核主要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而和谐就是和谐社会构建者素质的内在本质。
  二、和谐――和谐社会构建者的素质内核
  当人陷入危机,影响到人的生存发展时,人的理性特质就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理性使人异于动物,更使人类掌握、拥有社会进化、适应、改造的能力。当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时,人从不甘心居于被动地位。人调动主观能动性通过利用不断革新、勇于进取的探索精神脱离困境。理性是生命内在价值和文化外在存在的融和与统一。理性的本质是对旧思想文化的扬弃,明辨与超越,是人解决各种客观问题,追求新的文化理想的法宝。而超越性的理性在当下就表现为――和谐。
  在学理层面,“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谐”二字的本意指音乐的合拍、禾苗的成长。《中庸》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都是“和谐”的引申义,即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而相互协调。和谐的内涵有两层意义:一是协调一致、井然有序;二是和而不同,事物对立统一。协调一致、井然有序是静态的看待事物的内部差异性,从而达到平衡;和而不同则是从更高的动态的层面来讲,是在系统论的层面在事物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对系统差异性部分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动态的平衡。在思想认识层面上,和谐是在有机系统的互动运动中获得动态平衡。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互动共生、共同演进、协调运作的过程。在道德层面,和谐强调自然的价值。自然界的一切因子都有存在的价值,包括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对人具有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即作为人的工具和资源为人所利用的价值;内在价值是生命和自然界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存在的特定目的和存在意义。自然价值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人的生存发展同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生物及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息息相关,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必须兼顾整个自然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在自然允许的范围之内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必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自觉维护自然界的整体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遏制人与自然的截然对立,将人类从失衡的自然生态中解救出来。和谐虽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但不过于张扬人的主体性,因而在根本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三、结语
  和谐正是和谐社会构建者的素质内核。和谐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平等地对待生命,道德地改造自然。和谐包含着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和谐是对旧有文化的批判和扬弃,要求人们超越自我甚至牺牲自我,从世俗、短浅的价值目标中解脱出来,改变当前的困境,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05-2-20.
  [2]陈慧青.和谐社会的根基诉求:个体素质,[J].煤炭高等教育,2007. 1.
  [3]程星.细读美国大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4]李满苗,张和仕.大学素质教育论纲[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1:139.

推荐访问:建构 和谐社会 内核 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