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文

  在城市建设中,一支强大的队伍慢慢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他们多为青壮年,有的未婚,有的拖家带口。他们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相对闭塞的欠发达地区,流动到城市,承担起当地人们不太愿意承担的劳力。他们,被称作“外来务工人员”,俗称“农民工”。这里,我们来关注他们可爱的孩子。
  来到一个全新的大环境,孩子们首先是感到新奇,兴奋,激动。而他们住的却是租来的简单的屋子,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放学回家时父母也许还在工地上或工厂里,他们只能面对冰冷的几张木板搭出来的简易灶台。慢慢地,他们便会产生一些失落或迷茫。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们,因为面积狭小,有的还和父母挤在一个房间。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生存,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呢?在学校里受教育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一、问题调查
  (一)我校外来工子女在各班的人数及占有比例。
  我校这几年几乎每个班的流生都占到了一半左右。初三(3)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是流动学生,流生比例竟高达67.2%。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江苏苏北地区,也有一些是来自外省市的如四川、河南省等相对不发达地区。
  (二)外来工子女的生活状态
  外来工子女,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正常孩子,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他们居无定所,父母到哪里,就被迫转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住在出租房,居住条件不太理想,吃的穿的用的都很可能不及周围的同学。
  (三)外来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
  首先是环境的“软歧视”。外来工子女在城市就读,常常被另眼相看。这些歧视会出现在孩子的生活中。在学校里,有时也会遭到老师们或同学的冷眼或忽视。
  其次是孩子家庭本身具有的“硬缺陷”。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希望孩子将来靠知识来改变命运,但与之极不协调的是家庭教育不到位。外来工不仅在经济上没有雄厚的实力,在个人素养方面也普遍比较低。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软歧视和硬缺陷困境中,孩子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首先在当地孩子物质条件的优越性与自己的处境的强烈对比下,他们会感到不平等,会因此抬不起头,自卑情结油然而生。其次在学习上地区差别也非常明显,经历转学的孩子们一时无法适应当前的学习进度与强度。生活上与学习上的压力如泰山压顶,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于是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甚至可能伴随着轻微的人格分裂、性格扭曲。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早发现早预防,那么以后受害的不仅是孩子自己,还有他的家庭,甚至是他自己未来成立的家庭。
  二、问题的解决
  这里仅从学校方面来作探讨。作为一名学校里的普通心理教师,我希望能对外来工的心理教育有一些帮助,并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积极努力,为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健康作出贡献。
  (一)为外来工子女做个别咨询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都出现了偏差,这些行为的背后,自有它的成因。所以有的老师在辅导孩子时觉得“讲了很多道理,但自己也觉得苍白”。心理咨询不是做德育教育,不是讲道理。在个案咨询中,首先要对孩子表示共情和理解,使得孩子能在老师面前,完全卸下伪装,真诚面对老师。当孩子对着你倾诉,抑或是哭泣,都是对他的一种莫大的帮助。在倾诉与哭泣的过程中,他大大减轻了心中的压力。当他感觉到老师对他没有歧视,才能建立起安全感。这是行为改变的必要条件。
  (二)为一部分孩子做团体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学校里的团体辅导,针对的是那些大错误没有小错误不断的学生。一个班里,经常会有一些让老师头疼的孩子。有的甚至被誉为班里的一颗“老鼠屎”。心理老师可以通过班主任的推荐,或贴海报的方式让学生报名,把这些孩子组成一个小团队,为他们做团体辅导。这样的团队5-8人比较适宜。心理老师首先为参加者提供一种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一种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这样的一种氛围,有利于这些处于弱势的境遇相同的学生找到归属感。在团队中,他们可以接受其他成员的帮助,或给予其他人帮助。在互相帮助的同时,他们会建立起成就感和自信心,达到自我认同。
  (三)与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组成沙龙进行学术探讨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除了家庭、大众传播媒介外,学校就成为其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老师,尤其是班主任,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所以,要善待外来工子女,要给予外来工子女种种关怀,尽好老师应尽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何关心这些孩子,什么时候给予关心,这些都需要艺术与技巧。老师们普遍都认为,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就是平日里的嘘寒问暖,或是当孩子犯下错误后的批评教育,心理学上的关心绝不等同于思想教育。所以,老师们在必要的时候如果要充当心理辅导员的角色,还要学习很多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孩子的隐匿性问题,用最恰当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外来工子女关怀。
  (四)为家长提供学习心理知识的场所
  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最为独特、突出的作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方面的习得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在外来工家庭中,部分家长无暇照顾孩子,有的家长本身素质不高,导致有些孩子因此变得任性、自卑、性格孤僻,于是厌学逃学、辍学、小偷小摸、打架斗殴、上网成瘾等。学校可以为这些家长开设心理课程,让他们了解到自身的行为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的作用,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人格对孩子产生的深远影响。没有心理健康的父母,就没有心灵健康的孩子。培训课程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处理亲子关系,以及在外谋生遇到种种困难时的应对措施。
  寻寻觅觅好前途,凄凄戚戚民工屋。外来工们携家带口,拖儿带女浩浩荡荡从江北来到江南,从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的城市。想到这些为生存在艰辛着的人们,不免让人心酸。这些孩子的成长,更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关系着社会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家庭、学校、社会应携起手来,关注帮助这些外来子女。
  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德国著名心理学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所以,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运用的道路,还需要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我愿意做一个奠基的人,用自己习得的知识为外来工子女的心理健康尽一点微薄之力。

推荐访问: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