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诗翰曼香】 踏花归去马蹄香

  进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   名篇佳作,面对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   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学习呢?      一、浅吟低诵感音韵
  
  诗歌,在古代作为一种可写、可诵、可
  歌的文学样式,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
  独特的音乐美。它有相应的韵律,平上去入
  四个音调,按照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方式
  组合起来,便如乐谱一样给人们展示了一
  首首或婉转悠扬、或凄美感人、或雄浑壮阔
  的乐曲。因此,学会有感情的诵读故事是学
  好古典诗歌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
  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或听读、或范
  读、或领读、或齐读。初步朗读,读准诗的节
  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诵读全诗,做到停顿
  正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
  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
  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
  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
  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欣赏古诗的角色。
  当然,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应进行
  科学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
  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真正体现诗
  句朗读中的音乐美。它包括纠正学生的读
  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
  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则有利于体会古诗
  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歌抑扬顿挫、跌宕
  起伏的节奏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
  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
  深感动,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
  文的感受。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
  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想象绘画图
  
  我国很多古诗可以说是“诗中有画”,
  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
  画。因此,在进行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
  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加以
  联想和想象,体会古典诗歌的画面美。如
  《过故人庄》,作者描绘了一幅农村恬静优
  美的田园图。我们应引导学生在感知诗歌
  诗情画意的审美享受中,想象故人庄环境
  的恬静秀丽,农人劳动的乐趣,田家生活的
  安逸。又如《江雪》作者以及其洗练的文笔,
  勾画出一幅渔翁汉江垂钓图。我们应引导
  学生体味作者把“江”“雪”与“渔翁”有机联
  系在一起,动静相称,虚实结合,使整个画
  面浑然一体的美感。再如《敕勒歌》,作者以
  雄浑的气势,勾画了一幅阴山脚下美丽富
  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图。因此,在诵读
  之前,教师应当用多媒体呈现优美的图画,
  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演绎,使学生在诵读之
  前加大想象,进入如诗如画的精神空间,并
  在这种空间里诵读,会加深学生的审美印
  象。我们应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景物特点、宏
  观勾勒、动静结合描绘的写法,想象北国草
  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三、深入理解品内涵
  
  “诗缘情”“诗言志”,喜怒哀乐,诗之情
  也。在进行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
  生提高思想认识、身心修养、文化品位和审
  美情趣,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古典诗歌的思
  想美。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类
  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歌,让学生对祖国
  的山山水水充满激情,使学生对祖国广袤、
  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河山的深厚感情,学习使人积极进取蓬勃
  向上的精神,让如诗如画的祖国壮丽山川
  在学生的胸中激荡;读文天祥的《过零丁
  洋》,就应让学生学习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豪
  迈的气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
  就该让学生了解作者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
  气节;学习《送元二使安西》《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则引
  导学生如何珍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学习
  《过华清宫》《石壕吏》《涉江》等,就应激起
  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假恶丑的憎恶之
  情。因此,针对不同思想的诗歌,教师应设
  计不同的诵读方式和诵读情境,使学生真
  正体味诗中大意。
  
  四、鉴赏品味悟意境
  
  古典诗歌是云烟的精华。它凝练精辟、
  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留给
  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如“春风又绿江南
  岸”中的“绿”,“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
  等精妙含蓄的词语永远值得学生去揣摩、
  体味。而更多诗句则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精
  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激励人们
  乐观开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寓
  意顽强拼搏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还有表达英雄气概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
  鬼雄”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
  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的精神食粮。
  学生通过诵读这些古诗,可以修身养性,砥
  砺品格,通过诵读,体会文人墨客的激情,
  体味边关将士的悲凉,体味愁肠千结的缠
  绵恋情,体味忠肝义胆的诚臣气节;诵读可
  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真
  正的课堂必须有真情的诵读。这样不仅增
  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形成他们健
  全的人格。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让学生
  的心灵在对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
  美的领悟中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熟读精
  背中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
  熏陶,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推荐访问:古诗 千年 翰曼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