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基于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立场,审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历层次偏低、发展速度缓慢、科技资源投入不足、淡化师范教育倾向严重等,其改革举措主要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找准目标定位、积极加强德育工作、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等。
  关键词:高等师范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46-02
  
  邓小平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重视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他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1]68他还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1]49-50邓小平同志认为,高等师范教育在教育事业中处于工作母机地位,“不办好高等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1]69。早在1977年,他就高屋建瓴地指出:“师范教育要办好。”[1]69作为科教兴国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办好高等师范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是高等师范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发展时期,高等师范教育由以规模数量发展为主要特征进入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学科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然而,我们应看到,高等师范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学历层次偏低
  众所周知,二战后,“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受教育年限成了各发达国家师范教育的重点。美国、法国、日本、英国等国相继将原先的师范教育体系纳入了高等教育系统,将基础教育的师资学历规格提高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目前,不少欧洲国家也正在实施这种改革”[2]。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学师资不仅法定学历的要求比较低,即“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11条)而且,我国中学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也偏低,且增长缓慢,据调查统计,1994―2004年,我国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从63.84%、53.38%提高到93.75%、79.59%,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考虑到这些学历合格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在职函授为主要形式的途径完成的,故这并不必然代表教师的教学水平的相应提高。因为,函授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拿张文凭”。中学教师学历合格率的这种现状,反映了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以本科为本”的现实,其学历层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明显偏低。
  
  2.发展速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高校招生并轨制度改革以来,高校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这期间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却显得相对滞后。据调查统计,1993―2002年,我国师范院校占全国高校的比例从23.56%下降到14.54%,师范生占全国高校学生的比例从22.30%下降到17.1%,师范院校专任教师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的比例从19.30%下降到17.00%,师范院校正、副教授占全国高校正、副教授的比例从16.3%下降到15.7%。这几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最近十年,师范院校的发展速度,相对其他普通高校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科技资源投入不足
  我国师范院校大多是省属院校,许多省份由于省属高校多,财政负担重,社会发展其他方面所需资金多,故对高等师范教育的科技资源投入相对薄弱。而社会上其他支持办学的企业、团体及个人,大都趋于支持理工科院校,对高等师范教育,则少有支持。另外,师范院校通常重视教学、管理,而在科研方面比较薄弱,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少。据调查统计,2002年,在分类别高校的科技经费和科技人力各项指标中,师范院校不仅比综合大学低,而且比理工、农林、医药院校都明显的偏低。这充分说明师范院校在科技资源的投入方面还十分不够。
  
  4.淡化师范教育倾向严重
  首先,一些师范院校,纷纷开办非师范专业,而且这些专业逐步成了更受社会关注和欢迎的专业,从而产生在师范院校内部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
  其次,一部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并入或发展为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常常是原来的师范教育被实质性削弱,致使在综合性大学内部产生淡化师范教育的倾向[3]。
  
  二、对策与建议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4],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师范教育要办好,就要在“三个面向”的指导下锐意改革,找到解决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1.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作为大事来抓。”[1]95政府领导要充分重视高等师范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经济腾飞的战略地位,真正地把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之中,要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增加对高等师范教育的投入;通过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手段消除一切阻碍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因素和问题,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找准目标定位
  由定向型封闭式(即由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单一模式)向非定向型开放式(即由大学培养师资的模式)的教师教育体制转变是世界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我国的高校合并调整,正好在一定意义上适应了这一趋势的要求。因此,师范院校的发展,必然有一个分流的过程,即现有的师范院校,或转制为综合大学或并入综合大学,或改制为职业技术学院等[5]。这就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师范院校,应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以求得科学发展。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其“十五”发展规则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实现北京师范大学向以教育科学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转型,为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有特色、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6]
  
  3.积极加强德育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104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同时,未来社会将是信息社会,它在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有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是一种基础性的能力,而它的实质是“人与人相处之道”的道德问题[7]。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办好高等师范教育的思想保证。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要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现状,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其次,要坚持开好“三个课堂”,以政治理论课为第一课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第二课堂,以业余党校等为第三课堂。再次,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培养优秀学生加入党组织,加强和提高学生党员的政治素质,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想方设法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
  
  4.充分重视科研工作
  首先,要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重点大学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1]423他还指出:“高等院校,特别是重点高等院校,应当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1]53学校在建设方针上,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全新观念。高等师范教育能不能出成果,其数量质量如何,关键在于科研搞得如何,出多少“大师级”的科研人才。其次,要增加对科研的投入,引导教师热爱科研,保证教师专心科研。一要做好科研的后勤服务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做好后勤保证工作,为科学技术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1]98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改善科研工作者的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等。二要增加科研的资金投入,从数量上要保证科研的需求,使科研工作顺利完成;从质量上要保证资金投入重点学科,以激励机制实现以点带面。三要,以建设重点学科为阵地,以发挥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学科体现了一个学科在全国同类学科中的突出地位,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标志。同时,师范院校的学科发展不够平衡,人文社会科学具有一定优势,自然科学还比较薄弱。
  据调查统计,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国家三大奖和高校十大科技发展项目,师范院校相当薄弱,仅占1%~2%左右,而以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综合测评的全国重点学科、“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师范院校相对薄弱,占4%~7%左右。但在以人文社会科学为指标的“跨世纪的优秀人才”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的测评中,师范院校则具有相当实力,占14%~17%左右,这与师范院校在全国高校中的格局相当。高等师范教育的科研现状,决定其在科研方面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为基础。
  “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振兴教育,师资先行”。高等师范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推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必将促进高等师范教育自身的完善,从而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22.
  [3]谭志松.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5):104-10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5]张金福.高师院校分流的现状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1(5):47-49.
  [6]钟秉林.师范大学转型与高师教育走向[EB/OL].http://www.省略/20011025/3006616.shtml,2005-04-26.
  [7]何克抗.迎接21世纪对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挑战[EB/OL].http://www.省略/20010823/207975.shtml,2005-06-07.
  〔责任编辑:邹芳启〕

推荐访问:师范教育 对策